中国宁波网讯不久前,宁波市工商局商品质量流动检测车对路林市场的商品进行抽检时发现,市场内一副食品经营部经营的粉白糖二氧化硫含量超标。根据该经营户提供的这批粉白糖的来源,工商部门迅速对加工企业进行追查,避免了对消费者可能造成的伤害。
这是我市实施商品准入制带来的一个新变化。有关部门公布的食品安全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市累计对1538个市场的372784批次食品进行了抽检,蔬菜、水果、豆制品、粮食及其他类食品总体合格率达到98.82%,水产品总体合格率为93%。
准入制:把好商品进货关
和全国许多城市一样,我市的食品安全也曾频频告急,送检的蔬菜30%左右存在着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的问题,甲醛水产品、注水牛肉、黑心豆腐等让市民胆战心惊。
为最大限度地从源头上防止假冒伪劣商品进入流通环节,去年5月,市工商局下发《流通领域食品质量专项整治方案》,对105家商场、超市以及4家食品批发市场实行商品准入制。在具体操作中,主要有索证、记账、建档、配卡4个环节。市场经营户对生产厂家或销售商的任何商品都要求提供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和产品检测报告的复印件;市场要求经营户记好进货台账和销售台账;市场则建立档案室,把所有商品的经营状况和相关资料建档归案;同时,由市场制作商品索证审验卡,上面写明商品名称、规格、存档资料、经营者姓名、摊位号、监督电话、发卡单位和发卡日期等内容。
经过半年的努力,实施商品准入制的105家商场、超市90%以上的食品抽查达标;路林、二号桥、慈溪周巷、宁海百家等4家实行商品准入制的市场,市场经营户备案数、食品备案数以及商品索证齐全率均达到95%以上。从今年起,工商部门对蔬菜、水产、粮油、熟食批发市场逐步实行全面的商品准入制。
商品准入制的实施,坚决地把没有“身份”的地下工厂生产的产品挡在了流通大门之外。
点面结合抓菜场食品安全
菜场经营的食品主要包括水产、蔬菜、腌制品、豆制品、粮制品、副食品等,这些商品除来自批发市场外,还有不少是农户自产自销的。如何保证散装食品的质量安全?我市有关部门采取了点面结合的方法。
每天清早开市前,现有的78个菜市场农残快速检测点前,都会有经营户主动要求送检,市场工作人员随后会将检测结果公布在菜场门口的公告栏上,给买菜的市民提个醒,哪些食品是安全的可放心购买,哪些有农残超标不要购买。除了贸易部门牵头的检测点外,工商部门还配备了13辆食品安全检测车,55个检测箱,专门在各菜场、批发市场巡检,形成由检测点、检测车、检测箱、检测中心组成的“四位一体”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
目前,甬港、联丰等部分菜场还率先探索建立了全面的商品准入制。甬港菜场为每类商品的经营户建立了档案,包括经营户基本资料、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每天的进货单,如果是自产自销的经营户,菜场要求其提供种植(养殖)地的村级证明,并进行备案。联丰菜场对副食品建立了“索证备案卡”。
“放心店”让农民放心消费
在食品安全最薄弱的农村,工商部门通过建立“放心店”,使商品准入制向纵深发展。在鄞州古林镇施家村,一家名叫“东升”的小店是我市首批以小超市形式出现的“放心店”之一,该店的墙上悬挂着店家向消费者的承诺书:严把商品进货关,坚决杜绝“三无”商品;建立进货台账并接受工商部门检查。目前,全市已挂牌的农村“放心店”有447家,另有1000余家正在积极创建中。
因为有政府的监管,农民们更加信赖“放心店”,农村“放心店”的生意也日趋红火。慈溪小庵村“伯祥”店虽然只有60多平方米的面积,但因为有“放心店”的招牌,曾创下日营业额1万元的销售纪录。现在,许多乡村小贩小店主主动提出要与准入制“接轨”。
无论是在城市超市还是在农村便利店,无论是在批发市场还是在菜市场,我市已经为食品安全布下了天罗地网。
编辑: 王巍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