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点击排行
收破烂男子8年坚持无偿献血总量达1万毫升(图)
稿源: 郑州晚报   2005-09-20 17:44:57报料热线:81850000

  在郑州市林山寨新村一顶楼平台的出租屋里,50岁的王富建手记载着25次献血经历的小红本,笑得很灿烂,朴实的脸上闪烁着善良无私的光辉。郑州晚报记者白韬/摄

  家境不太好的王师傅在又要负担孩子们、又要赡养母亲的情况下,在八年里整整捐了一万毫升的鲜血。郑州晚报记者白韬/图

  

  他,一位靠捡破烂维持生活的普通人;

  他,一位供养儿女上大学的平凡父亲;

  他,一位照顾半身不遂老母亲的孝子:

  中国宁波网讯 而在昨天,八年来,一直默默无闻坚持无偿献血的他,已献了整整10000毫升。

  年轻时他开车奔驰在路上

  9月19日,郑州市林山寨新村。

  50岁的王富建在此租的房子是其中最廉价的一种——顶楼平台的两间小屋。他说这样就有地方放他捡的废品。而且,楼顶能让老母亲在天气好的时候晒晒太阳,活动活动。昨天傍晚,开始下起雨来,平台渐渐积了些水,变得潮湿,他连忙把屋外堆着的几个废纸箱搬进屋,墙角只留下几个塑料瓶子。“我还没来得及去卖呢,今天捡得太少了!”王富建笑着向记者解释。

  王富建1955年出生于南阳。“童年过得很快乐,除了父亲的早逝,受了点影响。但那个时候我还很小,不懂什么事,只知道整天傻傻地和哥哥姐姐依偎在母亲身边。1972年我满17岁,在年底的征兵中当上光荣的‘汽车团’司机战士。”王富建称,他自此就爱上了那在当时还很鲜见的汽车,爱上了驾驶着它们在路上奔驰的感觉。

  

  中年时他遭遇了天灾人祸

  1977年,他退伍了。他带着些许落寞,在夕阳下最后一次亲手擦拭了陪伴他5年的心爱的汽车,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咋能不伤心呢,5年里,我几乎每天都和车子在一起!”

  告别部队后,王富建回到了家乡。虽然回家了,但他始终忘不了在路上驾车时的那种畅快而幸福的感觉。后来,通过亲戚朋友的介绍,王富建在一家单位里当了一名司机。虽然不能像在部队时那样穿越万水千山,但总算能摸车了。在母亲的张罗下,王富建还娶了媳妇。就这样,媳妇在家料理家务,他则每天上班下班。很快,妻子给他添了一儿一女,小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1993年,王富建再次失落——他下岗了。“日子总得过吧。”扶起妻儿,他拿着平日积攒的积蓄,又贷了几万元钱,买了一辆中巴车跑长途客运。

  1997年5月1日,“那一天我记得很清楚。由于放长假,人们都出远门,车上的人非常多,年轻售票员站在车子中间,车上的乘客嘈杂得很”。跑上高速时,王富建的车开得四平八稳,可售票员和乘客们突然开始大叫,王富建赶快急踩刹车,可为时已晚,五六名乘客已经滚下了车……原来,其中几名乘客突然在中途提出要下车,售票员不依,发生争执后,售票员在盛怒之中打开了车门。由于当时的中巴车是“外开门”,高速运行的汽车将门边的几名乘客甩了下去。“一个人死了,另外几个也受了伤。”

  事故责任认定后,王富建虽不算是肇事者,可得为此事承担经济责任。他把车卖了,将家底都拿出来,还向亲戚朋友借了一大笔钱,才算安抚了死伤者和家属。“当时想着大不了就从头开始,我不怕,但是当时正值女儿考上重点高中,我却穷得连她的学费都付不起。”无奈,他的大女儿林林(化名)只得一边打工一边自学,可林林下面还有个聪明伶俐的弟弟小刚呢。

  

  渐老时他捡废品供养全家

  王富建已经不能再开车了,其偕妻子来到了郑州。两人在这里打零工挣钱,供儿女读书,两年后,王富建老了,很少有人能雇用他干活,他就开始捡废品卖钱,而妻子则靠给别人看自行车赚钱。

  “两个孩子都争气,大女儿考上了成教医学专业;小儿子高考时分数远远超过了重点线,那时候他自己打听到郑州大学学费低,就直接报了郑大,才上大一就连拿了四级、六级两个英语证书。知道我们辛苦,他一个月的伙食费还用不到100元钱。”王富建激动地向记者讲述两个孩子的优秀,儿女是他的骄傲也是他最大的希望。

  然而,就在一年多前,又一次不幸降临在了王富建身上——年过七旬的老母亲突然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于是,王富建毅然将母亲接到郑州,“小时候,母亲最疼的是我,我一直最尊敬爱戴的也是母亲,我一定得把她照顾好”。

  从此,王富建就做起了专职孝子,给母亲换尿布,喂饭,擦身子,陪母亲说话……母亲睡着时,他就出去在公园等地捡垃圾去卖。“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是我就是让人们看到——我的老母亲,这一年多来,在我的照顾下,病情好转了。”原先老人来的时候,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如今,天气好的时候,老人在王富建的搀扶下,还能在平台上走动走动。

  患难中他坚持8年无偿献血

  在王富建家发黄的墙壁上,贴着好几首诗词,他说:“我没怎么上过学,可平时也挺喜欢看课外书的,喜欢写词。”记者从王富建的诗词中,看到了他的伤痛,也看出了坚强。如今,王富建的生活仍然很困难,可他仍然无比乐观,每天伺候着母亲,牵挂着儿女,身处陋屋,心怀天下。

  王富建拿出13个小红本时,记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上面一笔一笔,真实记载了他8年来无偿献血的事实:一次400毫升,总共25次。王富建下面的话更让人吃惊:“以前献血不发证的时候,我都献过很多次了。”

  王富建是在来到郑州后才开始频繁献血的。“母亲从小教育我要做个善良的人,1997年那次的事故,我给他人造成很大痛苦,我觉得那是我的罪过。我也想为别人做些事。可是,我没有钱,就只有献血这种办法。我每想到自己身上还有东西是能帮助别人,能救人的,就觉得很安慰。”

  8年来,王富建的血流进了千百个需要拯救的人的身体中,可以说,他活着的时候就完成了无数次的生命延续。(郑州晚报记者马静/文白韬/图)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编辑: 徐叶青纠错:171964650@qq.com

收破烂男子8年坚持无偿献血总量达1万毫升(图)

稿源: 郑州晚报 2005-09-20 17:44:57

  在郑州市林山寨新村一顶楼平台的出租屋里,50岁的王富建手记载着25次献血经历的小红本,笑得很灿烂,朴实的脸上闪烁着善良无私的光辉。郑州晚报记者白韬/摄

  家境不太好的王师傅在又要负担孩子们、又要赡养母亲的情况下,在八年里整整捐了一万毫升的鲜血。郑州晚报记者白韬/图

  

  他,一位靠捡破烂维持生活的普通人;

  他,一位供养儿女上大学的平凡父亲;

  他,一位照顾半身不遂老母亲的孝子:

  中国宁波网讯 而在昨天,八年来,一直默默无闻坚持无偿献血的他,已献了整整10000毫升。

  年轻时他开车奔驰在路上

  9月19日,郑州市林山寨新村。

  50岁的王富建在此租的房子是其中最廉价的一种——顶楼平台的两间小屋。他说这样就有地方放他捡的废品。而且,楼顶能让老母亲在天气好的时候晒晒太阳,活动活动。昨天傍晚,开始下起雨来,平台渐渐积了些水,变得潮湿,他连忙把屋外堆着的几个废纸箱搬进屋,墙角只留下几个塑料瓶子。“我还没来得及去卖呢,今天捡得太少了!”王富建笑着向记者解释。

  王富建1955年出生于南阳。“童年过得很快乐,除了父亲的早逝,受了点影响。但那个时候我还很小,不懂什么事,只知道整天傻傻地和哥哥姐姐依偎在母亲身边。1972年我满17岁,在年底的征兵中当上光荣的‘汽车团’司机战士。”王富建称,他自此就爱上了那在当时还很鲜见的汽车,爱上了驾驶着它们在路上奔驰的感觉。

  

  中年时他遭遇了天灾人祸

  1977年,他退伍了。他带着些许落寞,在夕阳下最后一次亲手擦拭了陪伴他5年的心爱的汽车,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咋能不伤心呢,5年里,我几乎每天都和车子在一起!”

  告别部队后,王富建回到了家乡。虽然回家了,但他始终忘不了在路上驾车时的那种畅快而幸福的感觉。后来,通过亲戚朋友的介绍,王富建在一家单位里当了一名司机。虽然不能像在部队时那样穿越万水千山,但总算能摸车了。在母亲的张罗下,王富建还娶了媳妇。就这样,媳妇在家料理家务,他则每天上班下班。很快,妻子给他添了一儿一女,小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1993年,王富建再次失落——他下岗了。“日子总得过吧。”扶起妻儿,他拿着平日积攒的积蓄,又贷了几万元钱,买了一辆中巴车跑长途客运。

  1997年5月1日,“那一天我记得很清楚。由于放长假,人们都出远门,车上的人非常多,年轻售票员站在车子中间,车上的乘客嘈杂得很”。跑上高速时,王富建的车开得四平八稳,可售票员和乘客们突然开始大叫,王富建赶快急踩刹车,可为时已晚,五六名乘客已经滚下了车……原来,其中几名乘客突然在中途提出要下车,售票员不依,发生争执后,售票员在盛怒之中打开了车门。由于当时的中巴车是“外开门”,高速运行的汽车将门边的几名乘客甩了下去。“一个人死了,另外几个也受了伤。”

  事故责任认定后,王富建虽不算是肇事者,可得为此事承担经济责任。他把车卖了,将家底都拿出来,还向亲戚朋友借了一大笔钱,才算安抚了死伤者和家属。“当时想着大不了就从头开始,我不怕,但是当时正值女儿考上重点高中,我却穷得连她的学费都付不起。”无奈,他的大女儿林林(化名)只得一边打工一边自学,可林林下面还有个聪明伶俐的弟弟小刚呢。

  

  渐老时他捡废品供养全家

  王富建已经不能再开车了,其偕妻子来到了郑州。两人在这里打零工挣钱,供儿女读书,两年后,王富建老了,很少有人能雇用他干活,他就开始捡废品卖钱,而妻子则靠给别人看自行车赚钱。

  “两个孩子都争气,大女儿考上了成教医学专业;小儿子高考时分数远远超过了重点线,那时候他自己打听到郑州大学学费低,就直接报了郑大,才上大一就连拿了四级、六级两个英语证书。知道我们辛苦,他一个月的伙食费还用不到100元钱。”王富建激动地向记者讲述两个孩子的优秀,儿女是他的骄傲也是他最大的希望。

  然而,就在一年多前,又一次不幸降临在了王富建身上——年过七旬的老母亲突然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于是,王富建毅然将母亲接到郑州,“小时候,母亲最疼的是我,我一直最尊敬爱戴的也是母亲,我一定得把她照顾好”。

  从此,王富建就做起了专职孝子,给母亲换尿布,喂饭,擦身子,陪母亲说话……母亲睡着时,他就出去在公园等地捡垃圾去卖。“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是我就是让人们看到——我的老母亲,这一年多来,在我的照顾下,病情好转了。”原先老人来的时候,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如今,天气好的时候,老人在王富建的搀扶下,还能在平台上走动走动。

  患难中他坚持8年无偿献血

  在王富建家发黄的墙壁上,贴着好几首诗词,他说:“我没怎么上过学,可平时也挺喜欢看课外书的,喜欢写词。”记者从王富建的诗词中,看到了他的伤痛,也看出了坚强。如今,王富建的生活仍然很困难,可他仍然无比乐观,每天伺候着母亲,牵挂着儿女,身处陋屋,心怀天下。

  王富建拿出13个小红本时,记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上面一笔一笔,真实记载了他8年来无偿献血的事实:一次400毫升,总共25次。王富建下面的话更让人吃惊:“以前献血不发证的时候,我都献过很多次了。”

  王富建是在来到郑州后才开始频繁献血的。“母亲从小教育我要做个善良的人,1997年那次的事故,我给他人造成很大痛苦,我觉得那是我的罪过。我也想为别人做些事。可是,我没有钱,就只有献血这种办法。我每想到自己身上还有东西是能帮助别人,能救人的,就觉得很安慰。”

  8年来,王富建的血流进了千百个需要拯救的人的身体中,可以说,他活着的时候就完成了无数次的生命延续。(郑州晚报记者马静/文白韬/图)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徐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