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篇20年“同性模范夫妻”的家庭生活
林强(化名),男,48岁,电大毕业,某工艺品商店老板,“同性婚龄”20年。
王彬(化名),男,48岁,毕业于某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某工艺品商店老板,“同性婚龄”20年。
2002年11月,成都晚报《17年同性“夫妻”感动知名专家》报道一度在全国“同志”中引发“地震”。这对“模范夫妻”的生活也一度让许多“同志”羡慕不已。今年,这对被张北川教授倍加称赞的同性“夫妻”林强和王彬已经“结婚”20年了,与3年前相比,他俩的感情依然很稳定。
前日深夜11时,记者冒昧造访了林强、王彬的家。上了6楼,敲开门,眼前是一排摆放得很整齐的拖鞋。进入客厅,家具干净、明朗,茶几上各放了一盆绿色植物,在房间的一角,还放了一株生机勃勃的小树。这是一个普通的家庭,是林强和王彬共同经营了20年的家。已经是“老熟人”了,林强和王彬热情地接待记者。
“和其他夫妻一样,我们都希望把自己的家弄的舒适一点,轻松一点。”王彬笑呵呵地说。忙了一天的生意了,“丈夫”林强很随意地躺在沙发上,无比悠闲地看起电视。原先也在看电视的“妻子”王彬站起来,从茶几上拿了一个杯子,泡上新茶,端到林强面前的茶几上。随后,这对同性伴侣开始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门内房间里,他们27岁的养子正在休息。20年来,这对浓眉大眼的汉子一直就这样过着恩爱的小日子。
“我们希望,我们的经历能给这个圈子里其他同志提供一个好的范本,只要彼此真诚,付出努力,同性之间的感情一样有好的结果。”林强说。
“离婚”了为“艾”再携手
说起林强、王彬的“美满婚姻”,王晓冬表示很羡慕。他其实也曾经为一段真感情而努力经营过类似的一个家,可惜“婚史”仅维持了8年,由于多种原因选择了分手,而他的“前夫”就是李锦生。
“那一天是1996年3月15日。”王晓冬想都没想,脱口而出就说出这个日子。关于那天的一切,他说就像发生在昨天。“我是在一个朋友家认识他的。当时他看起来有些郁闷,不得志的样子。”王晓冬当天他和李锦生“彼此感觉都很好”。
从那以后,凡是有出差的机会,人在外地的王晓冬必定借道成都。半年之后,王晓冬为爱毅然辞职,孤身一人来到成都。“我当时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内心挣扎了好久。”王晓冬点了一支烟说道,“你知道,我在原先工作的地方,有亲人,有朋友,工作稳定。而到了成都,就什么也没有了。”在吐了长长一口烟雾后,王晓冬直言:“勇气来源于爱。”
1996年8月30日,王晓冬来到成都。在包括林强、王彬等朋友的祝福声中,他和李锦生正式成为一对“同性夫妻”,开始了一段不容易被人接受的爱情。王晓冬和李锦生做生意,经历过多次失败、挫折,慢慢地好了起来。5年前他俩联手开办了变奏酒廊,又按揭买了房子。2003年4月,这对没有结婚证的“夫妻”,分手了。李锦生承认,与他有了“外遇”有一定关系,这对感情专一的王晓冬伤害很大。另外,王晓冬说,他们“离婚”也与两人个性及生活态度的不同有关,每天生活在一起,就容易产生分歧。严重时要吵架,甚至打架。
下定决心“离婚”,就涉及到双方共同财产的分割问题。但是毕竟他们的“婚姻”并不合法,“离婚”就更谈不上任何法律上的依据了。最后是由林强等朋友出面,调解无效,双方同意房子、存款等给王晓冬,变奏酒廊归李锦生。但说起这段逝去的感情,王晓冬和李锦生都说:“我们之间是有爱的。”“离婚”后到现在,王晓冬还是独自一人;李锦生曾经有过新的伴侣,但目前也回归“单身”。李锦生对记者说:“其实我知道王晓冬是个好人,如果他能够接受,其实我还是很愿意和他‘复婚’的。”
不过,这对“离异夫妻”虽然分手了,但还是保持着很好的朋友关系。尤其在王晓冬致力于艾滋病防治工作这方面,三年来李锦生一如既往地支持着王晓冬。
·记者手记·“同性离异夫妻”全国首次真实亮相
就在记者写这篇稿件期间,又再次给王晓冬和李锦生打去电话,确认他们的确愿意以真实姓名和真实照片亮相公众——这是全国首次公开亮相的“同性恋离异夫妻”。不论是20年的“模范夫妻”林强、王彬,还是7年“婚史”的“离异夫妻”王晓冬、李锦生,记录下他们的“情感故事”后会发现,除了主人公的性别显得“另类”外,故事情节与异性恋的“情感故事”并没有丝毫不同。
也许有读者会对记者选择“同性恋题材”感到费解,甚至怀疑是否是带着猎奇的心理来吸引眼球?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对同性恋人群的关注始于2002年,起因还是本报记者一直重点关注的“中国面对艾滋病”话题。2002年11月和12月,记者两次采访并发表了如实记录同性恋人群生活的报道《17年同性“夫妻”感动知名专家》和《边缘话题叩问主流听觉》,这两篇报道被公认为国内新闻媒体较早针对同性恋群体进行的客观公正报道。
3年过去了,我和“同志”们彼此心存善意,我尊重他们。在此,请听这些勇敢的“同志”们面对公众说出:“我是同性恋者,愿与朋友们共同努力,与艾滋病作斗争,我们在行动!”
·“同志”心声·“我们的明天在哪里?”
3年多来,记者见证了“成都同志关爱小组”一直在努力进行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更看到了他们的工作成效。但是不可否认,他们还面临许多的困难,在主动关爱“同志”的同时,他们自己也需要来自社会更多的关爱。
昨日几位小组成员告诉记者,现在最让他们担心的是“成都同志关爱小组”最基本的生存问题。这一期中英项目即将在半年后结束,是否会继续给小组以资金的支持还很难说。目前基本能确定的经费支持仅几万元,不用说“发展”,连“生存”都面临问题。他们很希望本报的报道能起到桥梁的作用,让更多的组织或机构关注及支持他们,继续开展更有力的艾滋病防治工作。
下一步,以“成都同志关爱小组”成员为基础的“成都同志”们,还希望能把这支已经初具规模的“抗艾先锋队”进一步做大做强,范围扩大,组建一个NGO组织(非盈利性民办非企业单位),吸引各界关注同性恋人群和艾滋病感染者/患者的人,协助地方政府及疾病控制机关进行艾滋病防治工作,包括对同性恋人群的艾滋病教育及对艾滋病感染者/患者开展关怀等。但目前他们这个小组还是以企业名义在工商注册,难以获得国家对NGO的系列政策。
·相关链接·男同性恋者艾滋病第二大感染源
日前国家公布,首次大规模同性恋人群基数及其艾滋病感染率调查表明,处于性活跃期的中国男性同性恋者,约占性活跃期男性大众人群的2%至4%,按此估算,中国有500万至1000万男性同性恋者,处于性活跃期的中国男性同性恋者艾滋病感染率约达1.3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室主任吕繁说,男性同性恋艾滋病感染率在中国艾滋病高危人群中居第二位,仅次于吸毒人群。他说,男性同性恋者多性伴侣、安全套使用率低等现象,如果防控不力,艾滋病感染率很可能快速上升,并加速向一般人群扩散。“长期以来,同性恋人群在中国受到忽视,这是极其危险的。”吕繁说。据调查,中国超过50%的男性同性恋者拥有多个不同男性性伙伴,最多者达100个以上。课题组成员吴玉华说,由于相当一部分男性同性恋者与异性组建了家庭或拥有异性性伴侣,这还加剧了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的危险性。中国男性同性恋者的艾滋病知识极其匮乏。据调查,48%的男性同性恋者认为自己没有染上艾滋病的危险,32%认为染上艾滋病的危险性很低。吕繁说,社会应正视同性恋人群的存在,向其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据新华社)
·相关链接·“成都同志关爱小组”
2002年5月,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支持下,“成都同志关爱小组”组建并开始设立热线电话,国内第一个由同性恋人群自己承担的针对“同志社区”开展艾滋病防治的项目正式启动。3年多来,中英项目共投入经费约38万元,主要用于“成都同志关爱小组”开展同伴教育和购买安全套向同性恋人群免费发放。3年多来,发放了32000多只免费安全套,安全套使用率从当初的3.3%(2002年12月)到之后超过63%(2004年12月),接待了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同志”和感染者的热线咨询超过6000人次。到昨日为止,共有356位“成都同志”接受了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发现3名HIV阳性。2003年“成都同志关爱小组”被中英项目评为最佳实践项目,2005年参加国家CDC全国典型经验交流会。
编辑: 吴素威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