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芝
田广才
王庆国
中国宁波网讯央视《新闻调查》播出节目“追索16年的名誉”,以下是节目内容:
被采访人:李明芝
李明芝的妻子秦万瑞
田广才辽宁省瓦房店市公安局局长
王庆国辽宁省瓦房店市福德派出所副所长
包景雷辽宁省瓦房店市岗店派出所民警
李泉辽宁省公安厅纪委书记
白月先
小秋
演播室:名誉比生命更重要,这听上去只是一种说法,但是在辽宁有一人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用了他生命中几乎全部的一切来证明这句话,他要追索的是多年前失去的名誉,但是十几年来上访无获,而几乎当年所有的当事人都已经无法寻找,今年五月份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大接访工作,这位65岁的老人把对于生命,对于名誉的最后希望寄托其中。
解说: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李明芝的老人,他和老伴住在大连瓦房店市一个偏远的村落。16年前,身为职业学校校长的李明芝被认定犯有嫖娼罪,随后被开除党籍和公职,他的人生从那时起被彻底地改变了。
记者:打扰了,我们是中央电视台的记者,这是李校长吗?你好,你好。我叫柴静。我们来看看您,身体还好吧?
李明芝:好。
记者:您为什么把家搬到这么偏僻的村子里头?
李明芝:人家都认为我不是个好人,认为我不是个好人,起码我是个“流氓”呗,我觉得这个名儿背不动,我都不如贪污了,贪污还能强点,这个名咱说句老实话我觉得丢人,我就领我老婆就上这地方住了.
李明芝的妻子:别人都瞧不起咱也看不上咱,我就想上深山老林里趴着,我不想见人,我就觉得自个儿比别人矮一块,就他这个事儿发生以后啊就像一块乌云一样在俺家头上。
解说:16年前,当传出李明芝嫖娼的事情之后,他立刻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没有了学校校长的身份,又被开除了党籍,为了躲避流言蜚语,李明芝和老伴搬到了瓦房店北部最偏远的农村。从那以后,李明芝开始害怕见到熟人,他觉得以前天天想见的学生突然间成为自己巨大的负担。
李明芝:我经常躲我能躲就躲,我看见他们跟道上走我就跟别的地方走,看个电影我也不去,票都送俺家了来找我我不去,我只能说谢谢,我还那么说,我将来哪天我真正把这事儿弄明白弄清楚了,我说我管哪都去。
记者:那你这些年过过正常人的日子吗?
李明芝:我就不正常啊,没有法儿见人,不见人。
李明芝的妻子:自己就觉得自己比别人矮一块,你自个儿的男人你都没看住,谁还瞧得起你。你还干什么工作?这十六年我这个眼泪不知道掉了多少,偷着掉眼泪呀,还不让孩子看见
我这个遭遇怎么遭遇这么大。
解说:这起让李明芝背负“嫖娼”罪名,并让他的家庭陷入阴霾的案件发生在1989年。当时,公安部门认定李明芝和一个叫小秋的15岁卖淫女有嫖宿行为。正是这一认定让李明芝无颜见人,走进了大山深处。那么,16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一个职业学校的校长和一个15岁的小姑娘到底有什么样的纠葛?
记者:校长,您当初在十六年前到底有没有跟卖淫女之间有性交易?
李明芝:这个是哪怕有一点儿,哪怕能跟她们扯一点边儿,我说实在的,我受党纪处分应该的,因为你是党员就应该处分你,我确确实实简直是做梦都想不到能贴到这个地方,我就觉得太窝囊我了。
解说:在事情已经过去整整16年后,我们在瓦房店市公安局档案室查看到了案件的原始卷宗,卷宗里有所有当事人的询问笔录,既有李明芝签字的供词,也有证人的旁证,一切都证明李明芝罪证确凿。那么,在李明芝供认不讳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找到了当年的办案人之一李泉,16年前,他是“李明芝嫖娼案”的笔录员。
记者:你在当时这个案子当中你的责任是什么?
李泉:我做询问笔录,调查事实真相。
记者:就根据你当时的调查你认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吗?
李泉:我认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解说:在“李明芝嫖娼案”的卷宗里,记者看到认定李明芝嫖娼的几份笔录:一份是1989年1月25日,李明芝在询问中承认自己和小秋有嫖宿行为,而且有他的亲笔签名;第二份是卖淫女小秋的笔录,记载了她和李校长发生关系的情况;还有一份是同村一位名叫秦万瑞的供述。这些笔录证明的是——李明芝不仅在秦万瑞家的炕上和小秋有过接触,在学校的打更室里也有同样的违法行为。按照当时的执法环境来看,有了当事双方的口供再加上旁证的证明,就可以判定嫖娼事实存在。然而详细阅读李明芝的询问笔录时,记者发现,就在李明芝供认自己嫖娼行为的头一天,另一份询问笔录中他却完全否认自己有嫖娼行为。
记者:如果你根本什么都没有做只是被误抓的话你怎么会供认自己嫖娼呢?
李明芝:他说的意思是我们系统独立办案,你回去还一样当校长,你回去还一样工作
管谁还不知道,管谁也没有权利上公安局,去介入公安局的事,你放心做了许多工作。
记者:他这什么意思呢?
李明芝:叫我承认啊。
记者:像您说你这么爱惜自己名誉的一个人你怎么会供认这件事情呢?
李明芝:四个手指头就抠我的肋巴,就抠我的胆囊,再往后他用膝盖就(踢)我的底下。
记者:那你是因为身体上的这些伤害所以扛不住才写这个口供的吗?
李明芝:那我要是死了我更不上算了,我要是死了那是真的是假的。
记者:李明芝告诉我们说当时您曾经用手抠他的胆囊,用膝盖顶击他的下身
有没有这样的事情?
李泉:不可能不可能,肯定没有这个事,如果说他说我顶他,这个事情典型就是诬告。
解说:当时,李明芝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他告诉我们自己承受不了收容所的环境,得想办法尽快离开,就在第二次讯问中供述自己和卖淫女小秋发生过性行为。在交纳1000元罚款之后,行政拘留42天的李明芝被释放了。但是很快,教育局就公开宣布了对李明芝的处理决定,他被开除了党籍和公职,留职察看一年。
记者:当时那种情况下你失去党籍,失去公职,失去工资,最难忍受的是什么?
李明芝:最难忍受就是开党员会的时候我不是党员了,我在教育界这块儿,我说句老实话我入党是最早的,但是我自个儿心里寻思,你们不比我强,你们不比我强,我就是党员,你们有的党员觉悟还没有我高,我自个儿知道我还是党员。但是你不是了,行政都给你开除了文件都下了。
记者:你是觉得你失去尊严了?
李明芝:失去尊严了,咱说句老实话人这一辈子连个党员都不是,我就觉得,我就觉得不好。
解说:可是对于李明芝嫖娼一案,让人最疑惑的是——如果李校长真的清白,那为什么卖淫女小秋和同村一位叫秦万瑞的村民都作出了校长曾经嫖娼的供述?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解说:我们的调查首先从案卷中提供旁证的村民秦万瑞开始,从他的供述中我们得知,16年前的一天,李明芝和其他人曾在他家聚餐。笔录中秦万瑞供述就在那天,李明芝在他家的东屋嫖宿了小秋。秦万瑞当年是液化气站的供销员,16年之后,李明芝早已搬离城区,而秦万瑞依旧住在当年的家中。但是当我们16年后的今天拿着“李明芝嫖娼”案件的卷宗,就他当年的供述向他取证时,他的茫然无知让我们诧异。
记者:李明芝跟您说过他在你们家的东屋跟一个女孩儿发生关系的这件事吗?
秦万瑞:没说过。
记者:那为什么笔录上您要两次说李明芝都跟您说了是在你家干的而且是在东屋干的,说得这么明确呢?
秦万瑞:那是不可能的事儿,这绝对是不可能,因为我绝对是不能在眼前儿对不对。
记者:那么你印象中警察有没有问你这件事情?
秦万瑞:没问过我。
记者:那么这份笔录您究竟有没有看过,您再好好看一眼。
秦万瑞:看过也是马马虎虎,这我都没说过,因为这件事儿不可能想不出来对不对。
记者:那就是说这份口供当中的这些信息是假的?
秦万瑞:这个事儿肯定是假的。
解说:秦万瑞的说法和16年前案卷中的记载出现了迥然的差异,那当年秦万瑞的笔录究竟是怎么做出来的?他现在的说法又是否真实?李明芝的第一次嫖娼行为是否存在?由于时间太久我们已无法查证,但秦万瑞告诉了我们一个细节。
记者:当天李校长在你们家吃这顿饭,在屋子里头大概逗留多长时间?
秦万瑞:能有一个小时吧。
记者:一个小时,除了他之外这个屋子里还有大概几个人?
秦万瑞:俺们一帮人都在这儿。
记者串场:16年前,警方认定李明芝发生嫖娼的地点之一就是在秦万瑞家东屋的炕上,但是根据秦万瑞本人的回忆十几年前,他们家只有床没有炕,另外按照卷宗的记录在李明芝发生违法行为的当天晚上,有将近十几个大人跟小孩在秦万瑞的家里面来回走动,这听上去并不符合常理,但是这些疑点警方并没有做进一步的调查取证。
解说:、在案卷中,李明芝被指控的第二次嫖娼行为发生在他所在的职业学校的打更室里,那么这一次的指控又是否成立呢?我们来到学校寻找当年打更的老人。
记者:大姐问您个事儿,这原来是个学校,学校有个打更室,里头有一个姓杨的退休老教师他现在还在吗?
被采访人:他老教师吧。
记者:对。
被采访人:死了,死几年了。
记者:是吗?那前些年你们有没有听说过警察来找他调查过什么事情?
被采访人:这个不清楚啊。
解说:由于运转不善,职业学校在几年前就已经不再办学了。如今这里成为了一家工厂,从这些长满杂草、被废弃的房屋中很难看出这就是当年李明芝任学校校长时所用的办公室。由于打更老汉已经去世,我们无法从学校得到更多的信息。
解说:16年之后,我们已经很难从秦万瑞和学校那里得到李明芝嫖娼的证据。从案卷中看,如果校长真的清白,那么唯一的证明人就只剩下卖淫女小秋,作为当事人,只有她才能告诉我们事情的真相。可是她在哪里?她是否还记得16年前的情况?如果校长无罪,她为什么当年要做出假证?现在她又是否会为校长做出无罪证明?
记者:你自己这么多年有没有想过去找找当年那个姑娘?
李明芝:有,有。
记者:想过?
李明芝:想过,我非常想,非常想找,但是找不着。你这十五六年你这个事儿,你不应该主动通过来信跟这边说一说吗?你知不知道我要死,你知不知道你这么你能害死我,你这么你不害死我吗?另外你当时小,你以后你二十岁你还小吗?你还不知道吗?哪怕你没有钱来
你给写封信写给瓦房店,这个事儿告诉是假的就得了呗,为什么这么些年你老害我,你老害我,我确实我想不开,我也想不开。
记者串场:十几年前在福德派出所这些口供究竟是怎么得出的,因为过去的时间太长已经无法查证了,但是现在李明芝、秦万瑞都已经推翻了当初的供述,在这份卷宗里目前唯一能够证明李明芝存在违法行为的就是卖淫女的供述,那么她在哪里呢?她的说法真实吗?
解说:按照笔录记载小秋当年只有十四五岁,案件审结后她就离开了瓦房店。按照卷宗记录的地址,我们驱车赶往北方的一座小城寻找小秋。16年后,她过着怎样的生活?往事是否还会在她的脑海中留有痕迹。在我们辗转寻找几个城市之后,终于在小秋亲属的帮助下见到了她。16年后的小秋做着小买卖,过着平静的生活。采访中我们对小秋的图像作了保护处理。
记者:小秋你帮我们看看这张照片,你对这个人还有印象吗?
小秋:没有印象。
记者:你仔细看一看,十六年前你曾经指认过他跟你之间有性交易,这个人叫李明芝
原来是个校长。
小秋:我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
记者:那你对这个人的身份还有印象吗?
小秋:要说这个人吧我记得他就是一个什么学校的什么领导。
记者:那跟这个人之间存不存在性的交易?
小秋:不存在。
记者:你能再重复一遍吗,肯定不存在?
小秋:我敢保证肯定不存在。
记者:既然这件事情自始至终什么都没有发生,为什么在警方的询问笔录上我看到你明确地说你跟这位姓李的校长有性的交易,而且时间地点说得非常清楚呢?
小秋:他们告诉我的。
记者:谁告诉你的?
小秋:就是那个人告诉我的,一切我都是听他的呀。
解说:小秋所指的人名叫田广才,当时他是组织卖淫者之一。小秋帮我们回忆了田广才16年前对自己说过的一番话。
记者:他让你说什么?
小秋:就是无论到什么时候,别的事情你可以,你自己怎么做怎么说(都可以),但是尤其这个领导这个事儿,你就到任何地方你都得说和他发生过关系,我就记得这句话记得特别特别清楚,当初就威胁我说如果你不这么说,我们就可以给你扔海里喂鱼,在这个地方警察什么的不算什么。
解说:那么,小秋为什么会听从田广才的摆布?田广才又为什么要逼迫小秋诬陷李明芝?16年前的村子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解说:事情要从16年前说起。1989年的冬天,年仅15岁的小秋因为一次家庭纠纷离家出走,她随便搭乘一列火车,漫无目的的流浪到瓦房店市。当时,她身上没有钱,更没有吃住的地方,就在小秋站在火车站无依无靠的时候,田广才以帮她找工作为由把她领回了家。
记者:他是不是让你跟其他的男人发生过性关系?
小秋:是确实。
记者:收取金钱吗?
小秋:嗯有过。
解说:远在他乡孤独无助的小秋此时只能听从田广才的摆布,在随后的日子里,小秋在田广才的安排下开始被迫卖淫。后来,田广才做木材生意需要贷款,于是他请当时在村里很有威望的校长李明芝吃饭,让他做自己的贷款担保人,而在此这前李明芝并不认识田广才。
李明芝:这话十六年我到现在都不忘,往后稍帮帮老哥,暂时你先给我贷一万块钱款就妥,我这个摊子就起来了,因为我这个用得多,当时我就合计怎么你这个工程队大队长还用贷钱,我说贷款比较困难,比较能更困难一些,别你太谦虚了,一校之长办这么点事儿还不很容易吗?
小秋:他跟我说这个人挺关键的,我是无意间听到他说的一句话,说好像是要上什么学校找什么领导贷款。
解说:之后,田广才反复打电话向李校长催问贷款的事,由于这笔贷款是违规操作,李明芝不想违规办事,最终两人话不投机争吵起来,李明芝至今仍清楚地记得田广才在电话那端说出一句让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的话。
李明芝:那么你白玩她了吗?你白玩她了吗?你钱还不够呢,我就心里唰的一下,我就知道这里出现问题了。
解说:电话里田广才这几句无中生有的问话让李明芝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妙,他马上去找田广才问个究竟。没想到他刚进门没多久,就赶上民警前来抓赌,就这样,李明芝跟着田广才还有小秋糊里糊涂的进了派出所。
李明芝:我听得清清楚楚,他告诉小姑娘。怎么说?这么说啊,就讲我,我不知道跟派出所哪个人讲的,就说我怎么的第一次第二次,那天晚上好像我嫖娼两次。
记者:是谁在跟警察说这个事儿?
李明芝:姓田的。
记者:你听到了吗?
李明芝:听到了。
记者:你怎么会听到呢?
李明芝:我听得清清楚楚,他那个派出所不大。
解说:李明芝觉得事态严重了,如果不尽快澄清自己他将有口难辩,于是他向民警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李明芝:我要求能有五六遍七八遍,我说必须小姑娘到场。
记者:你要她到场干什么呢?
李明芝:对口啊(辨认),他说小姑娘没来,我说我听着了,老田和她说话我都听着了,我说怎么能没来,始终没让我见着小姑娘.
记者:李校长当时向您提出来过要求让卖淫女来做辨认为什么没有做呢?
李泉:有记载吗?
记者:没有记载。
李泉:没有记载的话那么我也可以说我没有接到。
记者:从程序上来讲应该做这个辨认吗?
李泉:在程序上应该做,但是不是说我所能决定得了的。
解说:由于16年前基层公安机关的执法环境并不规范,加上一场平常的冲突、一次偶然的抓捕和一个受迫于人的小姑娘,所有的这些让李明芝陷入一场始料未及的诬陷和痛苦之中。那么,与李明芝的被诬陷和小秋的被迫卖淫都紧密相关的田广才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我们按照公安户籍登记的地址找到田广才的住处。
记者:大爷问您个事儿,有个叫田广才的人是住这附近吗?
被采访人:田广才?
记者:这个就是吗?老人家您是姓田吗?田广才是不是?我是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您能听明白吗?你不能说话呀,你这个病得了很多年了吗?两年。那你能帮我回忆一下吗,原来党校有个校长叫李明芝十五六年前在派出所的时候你曾经指证过说这个人说他嫖娼,你还记得这回事儿吗?记得。有没有这回事儿?有。肯定有吗?您亲眼见着的吗?你知道。那个小姑娘是你找来的吗?不是。李校长说你当年曾经给他打过电话,说如果不贷款的话就要说他跟那个女孩之间有关系。没有这回事儿有。
李明芝:我主要就是叫老田陷害了,我叫老田毁了,他就为了贷款,就是为了诈骗。
解说:自从事情发生以后,李明芝就再也没有见过田广才。李明芝告诉我们他准备起诉田广才,因为他给自己造成的伤害一辈子都无法原谅。显然,为了讨回公道而心力俱疲的李明芝并不知道16年后曾陷害过他的田广才也已经重病在身。
记者:那你现在这个病有人照顾你吗?你现在有钱吗?生活,孩子呢不来看你?
记者串场:这就是田广才的生活,看样子64岁的他是因为脑血栓导致了行动不便和没有语言能力,不过对于16年前的事情,他有自己的回忆和理解。今天的田广才也已经成为了一个弱者,身患重病没有人照顾,也许到了今天16年以前的事情很难再通过法律的方式来做一个了解,但是在感情上在道德上,每个人都会来面对内心深处的自己。
解说:16年前的一场嫖娼案让李明芝一夜之间失去了公职和党员的身份,蒸蒸日上的事业也不得不搁浅。虽然他心里清楚自己并没有和小姑娘做什么,但公安机关的行政处罚认定书和教育局的公开处理意见让李明芝在别人的眼中彻底成了一个罪人。为了澄清自己,李明芝下定决心,开始上访。
李明芝:我说我豁上了,就是说上访这条路我走定了,上访路我走定了,要不行的话再给我抓起来,我还回去蹲,放完以后我还去上访,我指定上访。
记者:这么大代价为什么呀?
李明芝:我就把这事儿弄清楚,弄清楚完了当党员。
记者:你这个就把你全部的生活全押进去了?
李明芝:全押进去了,我没告诉你嘛捡饭吃啊,捡人家饭吃,没有钱了,越倒霉越倒霉
带了不两个钱还叫人掏包了,没有钱买车票。
记者:那你不觉得这种生活很屈辱吗,您原来也是一个校长,一个老师。
李明芝:屈辱就屈辱吧,在那地方没有认识我的,北京没有认识我的,都不是熟人,捡着吃我觉得还比饿强。
解说:风餐露宿的生活让李明芝患上严重的结肠炎,每天甚至便血数次,但只要病情稍微好转他就会继续上访。16年来,李明芝数次到瓦房店市公安局、大连市公安局、辽宁省公安厅和公安部四级公安机关上访,这其中有对他问寒问暖让他感动落泪的接访人员,也有的对他的信访请求推诿、冷漠。
李明芝:信访是你的自由就告诉我,信访是你的自由是你的权利,我自个儿硬寻思,我就翻译这话是怎么个话呢,你愿意上哪儿去就上哪儿去,你可以往上走,这不意思叫我往上走吗,我就这么理解的,就叫你往上走,所以说我赶到北京到公安部的时候,我看那儿人老(多)了,我一看这给北京压力多大,我一看全是底下这帮人就是不负责任。
解说:在李明芝家里,很容易就能找到这样成摞的上访信和旧车票。这些年,他所发出的申诉书除一部分由上级公安机关转到下级要求接谈、建议处理外,多数都石沉大海。
记者:这十几年里头最难过的是哪段日子?
李明芝:哎呀最难过啊在派出所把我当成嫖娼者,挨打,失去人的资格,难过,再就最难过就是上访谁也不管,都那么敷衍。
解说:16年来,李明芝一边上访,一边承受着这件事带给自己和家庭的种种打击。让他最心痛的是,事情发生后没几年,儿女们的婚事也因此受到了牵连。
李明芝:黄了,人家不和俺孩子处对象了。
记者:就因为你这个事儿吗?
李明芝:结婚已经出来了,这下婚不能结了,就因为我这个事儿,因为他爹是个大流氓,他爹是个嫖娼者,他儿子能好吗!
记者:过去那么多年上访了那么多次,有没有上面有调查组正式地调查过这件事情?
李明芝:没有,大连不调查。
记者:那都怎么回复你呢?
李明芝:瓦房店不调查,就是说当时你不是承认了吗,就这么一句话。
记者:在这十六年当中有没有人来找过你,让你来协助调查这件事情?
小秋:没有,要有人的话也不至于到今天了,我就可以这么跟你说,老人家也不可能沦落到今天这种地步,没有人找过我。
记者:那你没有绝望的时候吗?
李明芝:我失望我也失望,我绝不死在家里,我要死在公安部门,实际来说我这也是绝望
我这一回要是公安部不给我解决,我就从公安部四楼跳下去。
记者:你用这个方式证明自己啊?
李明芝:证实我没有这个事啊,证实我真实啊。
记者:难道你这个名誉比你这个生命还重要吗?
李明芝:实际啊没有好的名誉活着就没有用,我认为名誉比生命还重要。
解说:李明芝的上访路就这样一直艰难的走到今年。5月份时他了解到,新《信访条例》颁布后,从5月18日开始,公安部要求全国公安机关依照“人人得到局长接待,件件得到依法处理”的原则开门接访,李明芝觉得这给自己的申诉之路带来了一线转机。
李明芝:我一看哎呀这不是局长吗,我有经验我有上访的经验。
记者:什么经验?
李明芝:我的经验就是遇到官儿你别放,你一放就坏了他就跑了。他跑啊。
记者:以前跑吗?
李明芝:以前就跑啊,见着我就跑啊当官的,我过去几步就上去了,他看我往他那边走,哎呀他还往我这儿走了,他往我这边走。
记者:你怎么这个细节记得这么清楚啊?
李明芝:这个事儿可不能忘,这个事儿我就觉得我太感激了,不跑不躲而且还往我眼前走,你说还有这样的事儿吗?
记者:以前你没有碰到过这样的事儿吗?
李明芝:还以前,以前你十回能遇见一回局长就算你高照了,你好(运气)了,你遇着他,跑。
王庆国:当时他来了之后就把材料递给我了,当时情绪也非常激动。
解说:王庆国,瓦房店市公安局局长,虽然“大接访”前几天的接待量很大,但对于李明芝的来访他仍然记忆犹新。
记者:您像他所说的这个问题,他会直指十几年前公安当时对他的处罚,对他的一个判定,那您在接访的时候您不会有顾虑吗?
王庆国:有顾虑啊,这个案子假如说一旦纠正的话能不能引起些不良的反应,确实有这个顾虑。
记者:那你怎么权衡?
王庆国:我们党组和局务会议研究了几次这个案子,最终研究来研究去我们还得实事求是,按事实说话。
李明芝:到7月13号之前给你答复,我觉得局长怎么敢这么说,但是我心里还犯合计
能不能是真的。
记者:为什么呀,他说这个话你怎么还有疑心啊?
李明芝:我怕他骗我,我说心里话。
解说:在局长的指挥下,瓦房店市公安局很快组成调查组,着手复查此案。包景雷是负责核查的办案人之一,为查清事实,他一一走访了所有当事人,并三次赶赴北方小镇寻找主要当事人小秋,几经周折拿到了最终证明李明芝清白的证据,李明芝嫖娼案终于在尘封16年后真相大白。
包景雷:通过李明芝讲的情况和李珍珍(小秋)讲的情况确实认定田广才在这里起了指使作用,在这之前田广才和李明芝他俩有过矛盾,所以说田广才就利用李珍珍(小秋)来诬陷李明芝。
记者:你办这个案子这么费心费力是因为有大接访这样一个背景吗?是因为觉得局长交代这个任务必须得把这个案子给办了吗?
包景雷:为民服务是咱警察的天职,特别有了大接访以后咱厅局长都做了指示,就是人人得到局长接待,件件得到依法处理,本着这个要求对我们基层办案民警来说也必须得认真对待。
王庆国:经过调查一看这个案子我们当时确实是办错了。
记者:你们现在给这个案子的结论是什么?
王庆国:李明芝当时的嫖娼案件事实不存在,予以平反。
解说:9月初,瓦房店市公安局根据“大接访”的复查结果,建议相关部门恢复了李明芝的党籍,李明芝的工资也将按规定重新定级。王局长将9万元赔偿金送到了李明芝的家中。
王庆国:老李今天过来看看你,我代表公安局要向你赔礼道歉,十六年前这个案子应该说经过我们大接访之后进行了复查,现在看这个案子是错了,今天来一个是向你赔礼道歉,第二呢我代表公安局把这十六年来给你造成的损失给你补偿。
李明芝:我感谢咱公安局,另外我就觉得我还没见着你这么一个当局长的,我觉得你这个人本身干什么工作没遇见过你这么认真的。
记者:你像李明芝这个案子十六年之后,他在大接访当中得到了公正的处理,但是也许有人也会觉得这样的一种处理可能就意味着十几年前公安办的案子是一个假案是一个错案,把它公之于众的话会有损公安的形象,您怎么看?
白月先:我觉得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公安机关应该依法办案,文明执法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如果我们在办案过程当中由于不认真不细致,出现了错案出现了假案,就应该知错必改,你像瓦房店这个案子下一步有可能在全国进行曝光,这个呢对民警思想压力也挺大,我们内部也有一些不同的认识,但是我们感到应该曝光,就是通过曝光来进一步反思这个案件,来总结经验教训。
记者:但是这样的曝光也许会触及到公安系统内部一些人的利益,您这个决心下得了吗?
白月先:这个决心下得了,我们现在厅党委认识比较一致,就是通过这个案件的曝光来进一步表明我们改正错误的勇气,这也是公安部党委的要求也是这次大接访的目的所在,通过这次曝光不光是让全省公安机关所有的民警同志,乃至让全国的公安干警都能够从这个错案当中汲取教训真正认识到我们执法办案责任重大。
解说:这次全国公安机关“大接访”要求一把手直接负责,这无疑给接访工作注入了一支强心剂。在三个月内,辽宁省共接访8282起,办结率和息访率分别为96.6%和97%。而在全国,公安系统共接访20.4万起,其中19.2万起停访息诉。“大接访”之后,如何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已经成为各级公安机关研究的课题。
记者:李明芝还会有一个疑问,他觉得这个案件既然在十六年之后用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够查清楚为什么之前十六年的上访都毫无结果呢?
白月先:这就是我们的信访过去没有一个好的机制,没有一个好的制度,没有引起我们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同志的重视。为什么这次大接访取得这样好的效果,就是公安部党委要求公安局局长一把手要亲自领导亲自参与亲自调查亲自接待亲自处理,这样我们一大批的疑难案件,不好处理的疑难案件才得到处理。
记者:您觉得要改变一个机制最重要的是要改变什么?
白月先:就是通过这次大接访我们总结经验教训,我们要进行综合治理,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要建立信访工作的长效机制,这样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所谓长效机制就是信访工作,必须是党委负责,一把手负总责,这样信访工作局面就会改变,老百姓的信访事项,就能得到及时地解决。
解说:有了新《信访条例》的保障,再辅之以这样的长效机制,不但政府节约了解决问题的成本,老百姓的信访难题也会得到根本改变。
记者:李警官您是否想过,过了这么多年去看一看李明芝?
李泉:我很忙没有时间,并且来说礼拜天都不休息。
记者:你还记得这张脸吗?
李泉:不记得了。
李明芝:我当时恨他,我现在我还怕他受处分。
记者:你怕他受处分,为什么?
李明芝:不要给他受处分。
记者:为什么?
李明芝:我第三个小子和他岁数差不多,原谅他吧原谅他吧,受处分的滋味不好受啊。
小秋:我就希望老人好好保重身体,事情毕竟澄清了,就深深地向他道个歉吧,当初因为我年龄小幼稚不懂事,对他造成这么大的伤害,对一个人来说太不容易了。
编辑: 徐叶青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