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外媒
“宁波的孩子是幸福的!”参观宁波四点钟学校有感
稿源: 都市快报   2006-04-12 08:32:14报料热线:81850000

  中国宁波网讯每天下午4点钟放学后,宁波李惠利小学三年级学生周露都会到附近紫鹃社区开设的“四点钟学校”,和社区其他小朋友一起做功课、学画画、下跳棋,一直等到六点多钟妈妈下班,再一起回家。

  如今,宁波的这个做法引起全国关注。昨天上午,在由中央文明委、教育部、民政部、建设部联合举办的全国城市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交流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代表交流了各自的经验。

  “宁波的孩子是幸福的。”在会上,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翟卫华对宁波经验作出了如此评价。

  宁波经验填补放学后的“管理真空”

  从担任江东白鹤街道紫鹃社区居委会主任以来,陈竹英的心里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孩子下午4时就放学了,家长则要到下午6时才能下班回家接孩子,如何让孩子安全度过这2个小时的“管理真空”?

  陈竹英想到了一个办法———在社区办公室旁的空地上盖起一间20多平方米的小屋。每天下午4点,社区工作者将社区里这些暂时无人照顾的小孩集中起来,指导他们完成作业,并开展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等到6点多,孩子父母下班后,再接走。

  “这是我担任17年居委会主任以来,做成的最大一件好事。”陈竹英说。

  现任紫鹃社区主任的李一民继任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将“四点钟学校”的规模扩大。社区收回了一栋租出去的两层小楼,为此,社区损失了每年1万多元的租金。

  “重新装修后,小楼里装上了电视、电话,楼上设计成教室,楼下安排了活动室。”李一民说,要把这种模式努力办出色,让好的方法一直延续下去。

  每年100万元,奖励突出贡献者

  宁波市辖11个县(市)区,下设68个街道、411个社区,全市总人口556.7万,未成年人有110万,其中城区未成年人约80万,占全市未成年人总数的72%以上。

  以上几组数据,对于宁波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韩耀康来说可谓烂熟于心。

  “社区一头连着学校,一头连着家庭,是未成年人主要的社会活动场所,也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韩耀康认为,“四点钟学校”是个良好平台,可以有效整合各类社区资源,建立一个完整有序的社区教育网络。

  同时,政府的重视得以充分体现。

  宁波已正式设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项经费,每年安排100万元对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表彰和奖励十分严谨,有专门的考核办法和细则。”宁波市文明办冯建波说。

  而宁波市制定的《宁波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目标考核暂行办法》,更是首次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单位目标管理和干部岗位管理考核体系。比如有关组织推动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科技馆、影剧院等场所,积极主动地为未成年人开展活动创造条件的考核内容,分值1分,责任单位为该市文化局、体育局等5家市直机关。

  “完成得好,达到考核标准,才可以申请先进单位和个人。分数越高,相应的奖励金额比例也越高。”

  务实的做法,得到出奇效果

  “务实的做法,得到了出奇的效果。”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认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把学校教育向社区拓展,向家庭延伸,使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实现互动,形成良性循环的教育网络。“在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硬件设施的同时,发挥社区优势,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在社区活动中得到熏陶。”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有关专家则认为,宁波经验的可取之处恰好是政府注重依托社区的组织优势,充分调动社区居委会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基础得到了保证。

  冯建波说,江东首创的“四点钟学校”已在全市推广。而其他涌现出的好模式也要开始全力推广,比如北仑区推出了“村为依托,村校结合,多方联动,合力育人”的“假日学校”典型等,让农村孩子在双休日、寒暑假有受教育、参加活动的去处。

  昨天的交流会上,翟卫华在对宁波经验作出肯定之后表示,只要是好的方法,就要在全国范围推广。 (记者李军)

编辑: 王巍纠错:171964650@qq.com

“宁波的孩子是幸福的!”参观宁波四点钟学校有感

稿源: 都市快报 2006-04-12 08:32:14

  中国宁波网讯每天下午4点钟放学后,宁波李惠利小学三年级学生周露都会到附近紫鹃社区开设的“四点钟学校”,和社区其他小朋友一起做功课、学画画、下跳棋,一直等到六点多钟妈妈下班,再一起回家。

  如今,宁波的这个做法引起全国关注。昨天上午,在由中央文明委、教育部、民政部、建设部联合举办的全国城市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交流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代表交流了各自的经验。

  “宁波的孩子是幸福的。”在会上,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翟卫华对宁波经验作出了如此评价。

  宁波经验填补放学后的“管理真空”

  从担任江东白鹤街道紫鹃社区居委会主任以来,陈竹英的心里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孩子下午4时就放学了,家长则要到下午6时才能下班回家接孩子,如何让孩子安全度过这2个小时的“管理真空”?

  陈竹英想到了一个办法———在社区办公室旁的空地上盖起一间20多平方米的小屋。每天下午4点,社区工作者将社区里这些暂时无人照顾的小孩集中起来,指导他们完成作业,并开展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等到6点多,孩子父母下班后,再接走。

  “这是我担任17年居委会主任以来,做成的最大一件好事。”陈竹英说。

  现任紫鹃社区主任的李一民继任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将“四点钟学校”的规模扩大。社区收回了一栋租出去的两层小楼,为此,社区损失了每年1万多元的租金。

  “重新装修后,小楼里装上了电视、电话,楼上设计成教室,楼下安排了活动室。”李一民说,要把这种模式努力办出色,让好的方法一直延续下去。

  每年100万元,奖励突出贡献者

  宁波市辖11个县(市)区,下设68个街道、411个社区,全市总人口556.7万,未成年人有110万,其中城区未成年人约80万,占全市未成年人总数的72%以上。

  以上几组数据,对于宁波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韩耀康来说可谓烂熟于心。

  “社区一头连着学校,一头连着家庭,是未成年人主要的社会活动场所,也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韩耀康认为,“四点钟学校”是个良好平台,可以有效整合各类社区资源,建立一个完整有序的社区教育网络。

  同时,政府的重视得以充分体现。

  宁波已正式设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项经费,每年安排100万元对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表彰和奖励十分严谨,有专门的考核办法和细则。”宁波市文明办冯建波说。

  而宁波市制定的《宁波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目标考核暂行办法》,更是首次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单位目标管理和干部岗位管理考核体系。比如有关组织推动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科技馆、影剧院等场所,积极主动地为未成年人开展活动创造条件的考核内容,分值1分,责任单位为该市文化局、体育局等5家市直机关。

  “完成得好,达到考核标准,才可以申请先进单位和个人。分数越高,相应的奖励金额比例也越高。”

  务实的做法,得到出奇效果

  “务实的做法,得到了出奇的效果。”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认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把学校教育向社区拓展,向家庭延伸,使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实现互动,形成良性循环的教育网络。“在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硬件设施的同时,发挥社区优势,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在社区活动中得到熏陶。”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有关专家则认为,宁波经验的可取之处恰好是政府注重依托社区的组织优势,充分调动社区居委会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基础得到了保证。

  冯建波说,江东首创的“四点钟学校”已在全市推广。而其他涌现出的好模式也要开始全力推广,比如北仑区推出了“村为依托,村校结合,多方联动,合力育人”的“假日学校”典型等,让农村孩子在双休日、寒暑假有受教育、参加活动的去处。

  昨天的交流会上,翟卫华在对宁波经验作出肯定之后表示,只要是好的方法,就要在全国范围推广。 (记者李军)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