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斯·莱吉尔(左)与杰克·吉伦哈尔在《断背山》里的剧照
中国宁波网讯 《断背山》终于没有在中国放映,因为它牵扯到同性恋问题。其实在美国,这也是个敏感的题材。为何李安要把两位牛仔的恋情拍得像个山水诗意的风景片,闹得那几个加拿大山头已经成了新的旅游胜地。这不是他的东方思维的胜利,而是好莱坞对同性恋电影的潜规则在制约,譬如:同性恋电影必须以悲剧告终;同性恋电影必须淡化同志色彩…… 就在世界多国纷纷宣布同性恋婚姻合法化时,美国的宪法还是巍然不动地捍卫异性婚姻的神圣。30多年的斗争,同性恋者一步步艰难地挪动着追求自由的脚步。但直至现在,他们就像电影中最后的那张明信片:闻到了世外的芳香,留下了世俗的遗憾。
在好莱坞,扮演同性恋角色绝对是个危险的活。
好莱坞:关于同性恋的几个潜规则
主笔◎毛春初
对于《断背山》这样的小制作(而且能高明地串入同性恋话题)竟而获得电影界的莫大荣誉,这着实令人感到温馨又惊讶。李安的成功,很多人归结于他用东方的思维来演绎了西方的敏感话题,但愚以为,不是李安吃透了东方思维而成功,反而应该是李安吃透了好莱坞和美国而成功。如果有人不信,你就把《断背山》的几个地方按照笔者的“毒计”稍微改动一下,我估计在美国电影院里,嘘声和骂声会够李安喝一壶的,更别提得什么大奖。
哪几个地方呢?一、如果把两个男主角换成真正的同性恋演员来假戏真做;二、如果把里面的杰克和艾尼斯的妻子们的裸露场景剪掉,把场景中的绵羊和大山镜头剪掉,把电影中吉他声音去掉;三、如果把故事结尾变为一个喜剧,让杰克和艾尼斯在夕阳下慢慢消失,最后推出字幕“他们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四、把电影的宣传口号变成“一部涉及性、裸露与暴力的同性恋之作”。(中国的盗版光碟上就这样)
那李安绝对疯掉,因为它突破了好莱坞在同性恋上的底线。
奥斯卡不青睐同性恋电影,好莱坞也是
当《断背山》的奖项来得多少有点泛滥的时候,人们才发现,2005年竟然是一个好莱坞电影的同性恋之年。或者准确点地说是“gay for pay”(同性恋扮演者的收获之年) :“最佳演员”落在菲利浦·霍夫曼头上是因为他在《卡波特》中出色地扮演了那个20世纪最有名的同性恋作家卡波特; 《不朽的园丁》中休伯特·孔扮演的那个同性恋角色在剧情中极其重要,要不然他也不会入奥斯卡的法眼(这部电影斩获了“最佳女配角”)。当然,还有这个《断背山》 。
这么说,好莱坞是越来越青睐同性恋电影?还是从《断背山》本身扯起。这部短篇小说原载于《纽约客》 ,由于它描写了怀俄明州的粗犷牛仔生活,甫一问世就受到了好莱坞的热切关注,很多人跃跃欲试。首先想操刀的是詹姆士·沙姆斯(此人曾经在戛纳电影界上获得过“最佳编剧”奖,这次他是《断背山》的制片人),然后是斯科特·鲁丁。鲁丁甚至想用一个公开身份的同志导演盖斯·范·桑特来拍摄此片,这个导演在1997年主刀了《心灵捕手》之后,在电影界名声鹊起。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他们的计划真的断背了,李安接过了片子。
美国人常常笑称,文艺领域基本上都被同性恋者和犹太人把持了。这确是事实,但你要说,好莱坞导演喜欢利用专业便利拍些同志电影来张扬个性和呼吁权利,这恐怕不太与事实搭边。好莱坞里同性恋的密度确实大于其他地方,这个原因我们就不去考究,但是好莱坞从没有因为自己姓“同”就把自己的三分地也改名为“同志”了,至多,他们不太愿意在电影里丑化同类人物而已。
同性恋题材的电影在好莱坞一直不那么受青睐,这是个潜规则,如果有谁记性不好的话,可以回忆一下20世纪70年代的帕特里夏·沃伦编剧的畅销书《领先者》和关于兰迪·席尔兹(他是美国第一个公认专职报道艾滋病的记者,也是一位同性恋者,于1994年死于艾滋病)的传记电影《卡斯特罗大街的市长》 ,两部作品都在多家电影公司手里转悠了n次,有时候他们连拍摄计划都做好了,但就是迟迟不见开镜,拍摄的事情好像交给了上帝。
虽说好莱坞并不喜欢同志戏,但每一个时期,总有一部或几部带上这种特征的电影问世,而且非常成功。这种成功往往勾起人们对这类电影的翘望,并且期待着冲击一些陈腐的观念。像今年,同性恋剧本排着队进入好莱坞,美国《新闻周刊》的评论家说在这次事件中看到了“改变整个国家的性观念,彻底颠覆了几十年来好莱坞的传统”。
这种言辞是媒体炒作的惯用手法,不能完全当真。如果就靠好莱坞的电影就把美国观众的家庭观念掀翻了,那美国还要最高法院干吗?还要信仰基督教干吗?原本想把“最佳影片”收入囊中《断背山》最终被《撞车》撞断了腰,这就是风向标。有时候新现象还是老问题在支配。不知道的人以为偷偷的又发现了新规律。
这样的镜头,是要命的
好莱坞对女演员的同性恋其实还比较宽容
同性恋演员:要么沉默,要么靠边
就像《断背山》里两位主演杰克·吉伦哈尔和希斯·莱吉尔暴得大名一样,很多人都以为在屏幕上扮演同性恋应该是个很滋润的活,或者至少是一种不错的尝试。从他们身上看起来似乎正确,但是,如果细心地往底下看,好莱坞的历史上却清清楚楚地“写着”另一条重要的规矩:好莱坞并不欢迎同性恋演员。
尽管几十年来,整个美国都在和传统的观念作斗争——这从自由派的欢呼声和保守派的哀叹声里可以看出——但是,好莱坞这家大型的娱乐工厂却常常容不得性别取向方面的异类。
美国喜欢把娱乐明星奉为文化英雄,所以毫不奇怪,舞台上的明星们就必须像华盛顿的政客一样假扮正经和神圣无暇,以迎接观众挑剔的目光。因为美国民众至今对同性恋怀有一丝疑惑和不安,所以在好莱坞,没有一个大牌明星敢在同性恋问题上自揭老底,唯恐给美国民众提供负面想象,这已经不是个人选择的问题,而是整个电影工业都必须以这条规矩为底线运作。
在好莱坞,男明星们都喜欢取个中性的名字(以免招惹那些有特殊倾向的观众的反感),譬如,费尔班克斯、霍华德;而女演员都喜欢去整容(想想迈克尔·杰克逊就知道,可惜他是个男的);有些人做得更有心机,他们经常去基督教堂做礼拜或者捐款给基督教慈善团体,摆明了就是迎合美国民众的基督徒心理特质。
一位研究好莱坞历史的学者讲了个故事。一位叫朱尔斯·加尔芬克尔的演员去好莱坞求职的时候,把他的名字改为朱尔斯·加菲尔德以便拓宽演职之路,当时接见他的杰克·华纳(就是大名鼎鼎的华纳兄弟公司的创始人)告诉他,加菲尔德听起来不像美国人的名字。但是朱尔斯告诉他,这是一个美国总统的名字,此时华纳的态度变得非常宽厚起来。但最后朱尔斯还是没在好莱坞找到工作,为何呢?华纳的助手后来讲,“我们不想要他,因为他是一个犹太人。买票看我们电影的观众中,很多人讨厌犹太人,而朱尔斯这几个字无疑就泄漏了种族身份。”当然,最后那个朱尔斯改名为约翰·加菲尔德,这是后话。
虽然现在犹太出身的演员已经无需改名了,但是对同性恋者而言,这样的局面并未改变多少。好莱坞的同性恋演员,不论他们是男是女,仍然不得不对自己的性取向保持沉默。20世纪80年代,一位导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说过:“好莱坞创造了自己荒诞的规矩,它明确了哪些是可接受的,哪些是被禁止的。好莱坞认为,观众不会接受一个男演员在银幕上和女的亲嘴,而回到家后却是个同志。”所以好莱坞必需迎合观众的心理,这不是性取向上的歧视,也与人道主义无关,它只是美元上的考虑。
同性恋角色需由异性恋演员来扮演即便是部同性恋戏,在挑选角色的时候,好莱坞的导演、制片人等都会谙熟另一条规则:同性恋角色只能由异性恋演员来扮演。
这就奇怪了,为何好莱坞不让那些有生活体验、完全可驾轻就熟的“哥哥”来出镜呢?
十年前,好莱坞在同性恋问题上有了些松动。一个公开自己同性恋取向的演员可以在电影里跑跑龙套,充当配角;一些导演、编剧和制片人,他们也不再对自己的同性恋倾向躲躲藏藏遮遮掩掩。甚至可以这样说,这个时期,谁敢公开自己的同性恋身份甚至是件光荣的事,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情,因为在大家都不敢公开的时候,你豁出去了,于是你就会赢得目光。这段时期,好莱坞也习惯了那些获奖者在感言中感谢他的“同志”,像在喜剧电影《发胶》(1988年出品)的授奖典礼上,作曲家、百老汇“托尼奖”获得者马克·沙依曼(此人出品过《修女也疯狂》)和他的编剧同志斯科特·魏特曼嘴巴胡子亲作一团。
但是,在好莱坞很多制片大佬的心中,仍然有一块顽固的领地,这块领地认为美国公众是不开化的,他们不会接受同志演员上演同志片,特别是那些爱情片中的主角更是如此。
一些二三流的演员可以在性取向上放肆张扬,但是一旦他开始走红,他就必须承认这条游戏规则,如果他们脑袋还不进水的话。著名的作家阿米斯特德·莫平曾经说过,“在同性恋演员的职业生涯中,有一条不成文规定,如果你到达了出名的程度,你就必需在性取向问题上闭嘴。”
即便这样,扮演同性恋角色在好莱坞也绝对是个危险的活,按照圈内人的说法,它简直是一个“职业毒药”。对于一个年轻的演员来讲,如果他以后想在爱情片和英雄等类型片中发展,那他绝对不能去扮演一个同性恋角色。美国《新闻周刊》曾经发表了一个未署名的“顶尖级电影制片人”的讲话,他这样评价杰克·吉伦哈尔的角色选择:“这是他做出的最愚蠢举动,必将对他那些十几岁的女fans一个沉重打击,从而疏远他,迫使他结束演员生涯。”
而杰克·吉伦哈尔在《断背山》成功后接受记者采访时再三强调,“我知道大家看完这部影片之后会去怀疑我的性取向,但我们是演员,不是剧中人。”他还特别提到,在拍戏时,他和希斯·莱吉尔互相鼓励:“我们没有其他的选择,我们必须互相信任,把身家性命都搭在一起,否则就不会有好的效果。”
演戏竟然会把身家性命都搭上,这确实有点恐怖,但在好莱坞,这就是真实的残酷。
不但正派角色深明此理,就是那些以靠出卖色相的动作派演员都铭记此条规矩。20世纪80年代以演出同性恋色情角色而闻名的、有“色情王”之称的杰夫·斯泰克。他在同性恋电影中处处强调自己的异性恋身份,为了表示他是一个man,而不是一个gay man,他在镜头前故意放肆地拨弄他豪放的性器官,而且拒绝和同性接吻。用现代的眼光看,他的性行为表演缺乏激情和亲近感,好像时时刻刻都试图在和同性恋划清界线。就因为如此,电影制作人反而可以大肆炒作他,令杰夫·斯泰克的票房价值飙升。
当然对于违反这条规则的人命运如何,大家可以看看以下人士:查理·艾伦、米切尔·安德逊、罗伯特·甘特、兰迪·哈里森、彼得·佩奇——他们演技高超,又敢于公开同志身份,所以这些人已经被主流电影放逐,只能到独立电影或者电视剧中讨口饭吃了。
同性恋者必须死……
就在政治、法律、宗教一直在为同性恋烦恼的时候,娱乐界却发现了商机。
同性恋解放运动一开始就迎来了一场商业化的爆发,除了酒吧、剧院、浴池大量增加外,同性恋杂志、色情文学也有了很大发展。那些专门生产性辅助工具:皮革玩具、春药也开始火爆。尤其在纽约和旧金山同性恋集中的地方更是如此。
几年前,同性恋主题在美国电视节目中还是讳莫如深的话题;但到了2003年,播放跟同性恋题材擦边的就有了十多个,包括电视剧和真人秀。
美国第一同志电视节目当属“同志亦凡人”(Queer as Folk)了。它是由英国同名电视剧改编而来的。故事背景在匹兹堡,却在加拿大拍摄。它描写了一群住在匹兹堡的同志男女的爱情、生活与他们的日常悲喜。
这个节目是美国电视网络节目中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目前观众浏览量仍在不断攀升。随着人们对同性恋心态更加包容,一些同性恋题材开始冲刺到了白天的节目单上(白天看电视的是广大家庭妇女,当然节目要保守点),著名肥皂剧《我们生命的每一天》(DAYS OF OUR LIVES)上首次出现女同性恋接吻,这是同性题材向主流美国文化挑战的一次巨大动作。
在电影、电视的媒体催生下,美国的同性恋文化也日渐蔓延到普通大众生活圈。美国时下里女生很酷的生活方式就是交上几个gay friends。很多女孩子认为这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因为同性恋男对女生没有兴趣,而且他们又可以互诉衷肠。
有好事者还替大家总结了gay man的几种特征:说起话来语调特别高;他从来不会主动介绍他的女朋友给大家认识,一天到晚神秘兮兮的;他冬天的时候总是围着围巾;他不喜欢打保龄球,因为他觉得这会伤了他的手;他喜欢电影“Amelie”中文翻译成《天使爱美丽》……
没有赢家……
文/作者: 毛春初编辑: 王静秋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