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1月1日一大早,鹤浦镇林港村村民就来到村文体活动中心打台球、看书……。当天,总投资40余万元的林港村文体活动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村党支部书记李志连说:“这是新农村建设给我们海岛农民带来的实惠。”
2006年,象山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目标要求,大力实施特色经济培育、农民素质提高、村级组织战斗力提升、基础设施联网、公共服务共享五大工程,以体制保障和大力度的投入,推进新农村建设。
培育特色经济促进增收
象山因地制宜,以加快科技进步为核心,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在规模种植和特色农业效益的带动下,产业区域分布进一步优化,土地流转面积已达9.46万亩,占34.41%。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柑桔、杨梅、特色畜禽、外销蔬菜四大主导产业产值达5.87亿元,同比增长23%。定塘礁横、漕前和新桥灵岙等地还建立标准化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650亩,大塘港、泗洲头建立了蜜桔、乌紫杨梅产业基地,推广品种改良和标准化栽培技术。据预测,2006年全县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49.06亿元,比上年增长8.83%;农民人均收入6954元,同比增长7.33%。
提高素质助农致富
去年上半年,丹东街道梅岙村、上余村的200多名农民不仅学习了普通话,还学会了简单的英语会话、基本接待礼仪和游客安全急救方法;临港造船企业急需人才,今年第一期57名渔民转岗培训焊工,结果被一抢而空,100%就业……
依托全县2家市级农民培训基地、7家专业经济合作组织、15家县级培训基地、18家乡镇培训基地和农村远程教育网络,人事、农林、教育、科技、海洋渔业、劳动保障等部门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和社会资源,为农民提供菜单式、订单式等多种形式的培训。
截至今年11月底,全县完成培训24882人,其中转移就业技能培训3822人,农村后备劳动力和学历教育培训1705人,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5215人,农业专业技能培训14140人。全县转岗技能培训就业转移率达70%以上。
村级组织战斗力提升工程
促进管理民主
与此同时,象山选派75名县级机关干部任农村工作指导员,到重点建设村和复杂村、班子薄弱村帮助工作,全面提升村级组织战斗力,落实好“四民主、两公开”的民主管理制度,促进管理民主。以强化党组织的领导、细化民主制度和优化干部队伍为目标,强势推进村级组织建设提高年活动。
在“真情送服务、建设新农村”主题实践活动中,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深入农村,帮助村班子在富民强村方面出谋划策,确定发展集体经济项目209个,启动和完成公益事业建设项目187个。同时,在农村创建“先锋岗位”1000多个,参加党员达3000余名。
基础设施联网工程惠及农村百姓
如今,走进定塘镇花港村,你会被整洁的村容所吸引。标准公厕投入使用,袋装垃圾日日清理,休闲公园的人气兴旺,花港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迈出了可喜的步伐。村民沙宏兴说:“新农村建设不只是停留在口号上,而是真正惠及了百姓,我们全力支持。”
按照统一规划、确定标准、合理布局、分步推进的要求,我县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构建城乡一体的交通网、清洁水务网、垃圾处理网和生态网。去年9月,累计投资4.5亿元的全县通农村公路全面建设完成,改善了396个行政村的出行条件;投入2000万元建设农民饮用水工程,改善了5万人口的饮用水状况;全县农村大部分村实现了垃圾袋装化和分级处理。
公共服务共享工程
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
最近,泗洲头镇马岙村80岁的孤寡老人徐菜花不觉得生活单调沉闷了,每天一早她就会到村里的文化活动中心去走走看看。村文化活动中心的成立彻底改变了老人的生活,也改变了村民的生活面貌和精神状态。
象山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全县已建成11个市级村落文化示范点,24个县级村落文化示范点,建成222处全民健身路径点,100余个村建起了农民休闲公园,大多数村建立了文体活动室、图书室、党员教育室、宣传橱窗、阅报栏等;全县农村共有390755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率为94.5%;去年9月1日,象山全面实施义务段教育免除杂费政策,为42907名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免除杂费469万元;在“村村通电话”的基础上,全县已实现92%行政村通宽带,农村光缆覆盖率达20%以上。(记者吴志蔚)
编辑: 宁丁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