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现场
市民在江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输液
中国宁波网讯(记者王巍)“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宁波市民就医格局正在逐渐发生变化,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开始显现新的成效。在9月2日下午举行的“社区卫生服务建设与发展”民主恳谈会上,宁波市卫生局副局长邹鸣飞说:“宁波全市社区服务机构门诊量占医疗机构总门诊量的55.4%,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凸现。”
据介绍,宁波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基础逐步建立,机构布局走向完善,卫生服务人员队伍逐步壮大。截止2007年,宁波全市共设立卫生服务中心143家,设置服务站1251个,村卫生室1933个,平均每3.86万居民拥有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0.45万居民拥有一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实现“城市10分钟、农村20分钟服务圈”。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有从业人员16799名。
宁波市卫生局副局长邹鸣飞介绍说,为了保障宁波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正常运转,让更多市民方便就医,就需要一套运行保障机制稳步推进。2003年至今,宁波已累计投入4.9亿元用于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建设。2007年,各县(市)区财政用于社区卫生的财政补助1.36亿元,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常性补助达3200万元。
宁波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我市现已全面推广实施社区责任医生制度,在各社区组建医、护、防一体化的社区责任医生服务团队,实施社区零距离家庭健康维护工程。目前,宁波全市已配置社区责任医生5000多名,全市平均每名社区责任医生服务926人,实现了社区责任医生服务网络全覆盖。与此同时,服务内容不断拓展,将社区卫生服务内容分解为三大类12项,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制度,量化各项指标,确保“政府出钱,百姓受益”。
“下一步将加大投入,完善网络,强化队伍建设,增强服务能力,推进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发展。”邹鸣飞副局长说,“让居民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做好预防少生病。”
编辑: 王巍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