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9月13日电(记者王蔚)国际油价在9月2日首次跌破110美元关口后,大幅回落,9日纽约商品交易所油价下跌至每桶103.26美元。有关专家指出,国际油价持续回落,使得国内原油与成品油价格倒挂的幅度在显著缩小,中国应抓紧时机,进一步理顺成品油价格机制。
国际油价在今年7月11日
创下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纪录后持续大幅回落。7月23日油价跌破125美元,8月5日首次跌破120美元,8月22日收于每桶114.59美元,9月2日跌破110美元下挫至103.26美元,截至9日油价跌幅已达29.8%。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震认为,油价正在回归更理性的价位水平,今年以来油价从100美元快速上涨至140美元,并不是完全供求关系基本面的反应,而是基本面因素的放大。
事实上,最近有一系列地缘政治以及飓风因素是有助于油价上涨的,但在近期表现得却十分乏力,油价仍然持续在下跌。可见,原来的油价本身是有泡沫的。因此,从根本来上看经济因素还是最主要的,美国经济疲软以及次贷危机影响将长期存在。高油价的持续使得节能意识增强,寻求替代能源步伐加快,这些因素都已经发挥作用,导致国际市场对原油需求受到抑制。
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权衡认为,近期国际油价持续下跌,使得国内生产成本下降,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油价回落将大幅降低生产成本,缓解中小企业发展困境。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能源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吴力波认为,油价回落带动其他大宗商品价格回调,还带动了能源价格的回调,同时使得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成品油供应趋于平稳。
业内人士认为,现在生产汽油已经不再亏损,生产柴油亏损幅度也在缩减,而炼油企业已经接近保本线。 尽管如此,由于中国成品油价格仍受到政府有效调控限制,因此仍未与国际油价完全接轨。但是至少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即使短期内不能达到完全市场化的目标,中国石油价格的改革正一步步走近市场化。
今年6月20日,国家发改委上调了汽柴油价格,缩小了国际原油与国内成品油的价差。但是目前原成油价仍存在每吨近2000元的倒挂现象。邓郁松强调,中国仍需渐进式改革。
他建议,中国成品油价格改革应分两步走:第一步,理顺价格水平,以保证成品油的正常供应;第二步,在逐步完善石油流通体制和政府监管政策的基础上,在市场竞争相对充分后,再完全放开油价,由企业根据国际国内市场状况自主定价。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教授认为,中国应加紧推进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但不要一步到位,这其中还是要考虑承受力的问题。无论国际油价高或低,中国都应适时理顺成品油价格,当然在国际油价走低的情况下调整,对中国更为有利。
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石油消费50%依赖进口。国际原油价格持续大幅回落,不仅能够抑制原油需求,而且降低中国进口支付,缓解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压力。根据海关总署公布,7月份中国进口原油同比下降7%,创下2005年1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编辑: 吴金金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