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三江口时评  >  网友说话
杭州地铁坍塌再为4万亿投资拉响警报
稿源: 金羊网   2008-11-20 18:36:11报料热线:81850000

  18日15时30分左右,又一具遇难者遗体被搜救人员发现,至此杭州地铁坍塌事故中的遇难人数增加到了8人,另有13人失踪(据11月19日《北京青年报》)。

  坊间俗语说:“家家都烧酒,不露是高手”。

  事情常常会这样,猫腻普遍存在着,你知我知他知,大家都彼此彼此,心照不宣,秘而不露,

  相安无事。一旦有倒霉出事露了马脚,便会惊奇地发现其中问题成堆。杭州湘湖地铁施工现场塌陷事故亦是如此。塌陷事故拔起萝卜带出了泥,盖子一旦掀开,丑陋百出,问题盘根错节,触目惊心。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突发事件发生在中国政府大规模基建投资的前夜。揭开事件真相,追问事故原因,不仅仅是还原事件本身,规避类似事件重演,更重要的还在于:往事不可追,来者尤可鉴。用好管好政府4万亿扩大内需的投资,惟有最大限度地减少基建各个环节的变异事件,方能产生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真正造福于民。应该说,杭州地铁坍塌事故为全国即将掀起的新一轮大规模基建工程敲响了警钟,提供了惨痛的教训。我们应当善于把坏事变成好事,防止类似事件重演。

  心热手冷、仓促上马是教训之一。地铁是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作为一项基础性民生建设工程,抢时间,争速度,加紧建设,提早使用无可厚非,但不可忘掉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设计规划应当周密审慎,万无一失。现在看,“杭州地铁存在边规划、边建设、边修改的‘三边’现象”。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规划系教授周复多指出:杭州地铁一号线塌方事件并非偶然,其中可能存在线路布局不合理、前期工作不充分、承包方资质审查不严以及违规施工等问题。事实上,仅一号线在钱塘江南岸的走向,就曾几度变更,已由最初的21公里延伸至52公里,而且至今“一号线方案仍然存在变数”,延伸段预计至萧山国际机场。同时市民对“一号线重点为什么不选择萧山老城区,而选择人流量稀少的富人区?在出现事故的湘湖这种偏僻地段,为什么不选择造价低、风险小的轻轨?”早就有较大争议,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突击速度、盲目赶工期是教训之二。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王梦恕说,在建设的快与安全之间一定要讲科学发展观。像地铁的建设,该多少时间建成就多少时间,如果工期提前结束就要出问题,这是实践证明的规律。杭州地铁一号线建设“赶工期”问题比较突出。2004年3月通过评审的《杭州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最终报告》称,杭州市将争取在2010年先建成地铁1号线和2号线。这个工期已大大提前于国家发改委批复的项目工期时间。其中,一号线提前了1年,二号线提前了2年。虽然杭州地铁的开工时间比既定时间有所提前,但在具体站点的施工上,工期也一再往前赶。2008年初,位于钱江新城的杭州地铁一号线市民中心站成型,建设时间从常规的两年左右压缩至13个月,整整提前了11个月。而本次塌陷的湘湖站的中标时间为2007年7月,计划在2009年9月完成。中标方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承诺的工期是706天。尽管最终事故认定报告没有公布,工期缩短与塌陷之间的联系不可枉断。但基础工程建设的铁律是:必要的时间是质量的基本保证。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速成的往往是短命的。盲目赶工期,突击抢速度是工程建设的大忌,也是导致“豆腐渣工程”的重要因素。

  反复转包、层层扒皮是教训三。按规定,一个项目经理只能负责一个项目,严禁中标方违法转包。但是目前一些大的施工单位根本做不到。有的单位凭借牌子、资质中标后,或者干脆直接转包从中余利,或因人手紧张,不得不转包给一些技术条件不足,甚至根本不懂技术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体户,埋下发生事故的隐患。同时,目前建设工程存在着最低价中标的现象,一些施工单位为此动歪脑筋,千方百计压低成本甚至不惜偷工减料,增大了事故隐患。在事故中因右腿开放性骨折正在萧山医院住院的木工宋长法说,他是向他上面的老板承包了木工活儿,该老板也是从上面承包的。不少受伤住院的农民工表示,他们是刚刚被招来做工的,18天前还在农村老家的地里干农活,受雇来到工地后并没有接受过相关施工培训,无形中又为发生事故增加了隐患。工程隐患环生,事故能降得下来吗?

  应对经济危机,落实中央出台的扩大内需措施,无疑需要出手要快,但必须牢记温家宝总理提出的总要求是,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对于这16字要求必须准确把握,通盘理解,全面落实,不能断章取义。“快”就是要迅速出手,争分夺秒,不可贻误时机;“重”就是要实施坚决有力的措施,从根本上扭转经济增速过快下滑趋势;“准”就是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实”就是要抓好落实。各级都能以杭州地铁塌陷事故为镜子,吸取惨痛教训,决不再干那种以百姓痛苦为代价来造福于民的蠢事!

编辑: 张晓纠错:171964650@qq.com

杭州地铁坍塌再为4万亿投资拉响警报

稿源: 金羊网 2008-11-20 18:36:11

  18日15时30分左右,又一具遇难者遗体被搜救人员发现,至此杭州地铁坍塌事故中的遇难人数增加到了8人,另有13人失踪(据11月19日《北京青年报》)。

  坊间俗语说:“家家都烧酒,不露是高手”。

  事情常常会这样,猫腻普遍存在着,你知我知他知,大家都彼此彼此,心照不宣,秘而不露,

  相安无事。一旦有倒霉出事露了马脚,便会惊奇地发现其中问题成堆。杭州湘湖地铁施工现场塌陷事故亦是如此。塌陷事故拔起萝卜带出了泥,盖子一旦掀开,丑陋百出,问题盘根错节,触目惊心。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突发事件发生在中国政府大规模基建投资的前夜。揭开事件真相,追问事故原因,不仅仅是还原事件本身,规避类似事件重演,更重要的还在于:往事不可追,来者尤可鉴。用好管好政府4万亿扩大内需的投资,惟有最大限度地减少基建各个环节的变异事件,方能产生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真正造福于民。应该说,杭州地铁坍塌事故为全国即将掀起的新一轮大规模基建工程敲响了警钟,提供了惨痛的教训。我们应当善于把坏事变成好事,防止类似事件重演。

  心热手冷、仓促上马是教训之一。地铁是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作为一项基础性民生建设工程,抢时间,争速度,加紧建设,提早使用无可厚非,但不可忘掉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设计规划应当周密审慎,万无一失。现在看,“杭州地铁存在边规划、边建设、边修改的‘三边’现象”。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规划系教授周复多指出:杭州地铁一号线塌方事件并非偶然,其中可能存在线路布局不合理、前期工作不充分、承包方资质审查不严以及违规施工等问题。事实上,仅一号线在钱塘江南岸的走向,就曾几度变更,已由最初的21公里延伸至52公里,而且至今“一号线方案仍然存在变数”,延伸段预计至萧山国际机场。同时市民对“一号线重点为什么不选择萧山老城区,而选择人流量稀少的富人区?在出现事故的湘湖这种偏僻地段,为什么不选择造价低、风险小的轻轨?”早就有较大争议,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突击速度、盲目赶工期是教训之二。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王梦恕说,在建设的快与安全之间一定要讲科学发展观。像地铁的建设,该多少时间建成就多少时间,如果工期提前结束就要出问题,这是实践证明的规律。杭州地铁一号线建设“赶工期”问题比较突出。2004年3月通过评审的《杭州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最终报告》称,杭州市将争取在2010年先建成地铁1号线和2号线。这个工期已大大提前于国家发改委批复的项目工期时间。其中,一号线提前了1年,二号线提前了2年。虽然杭州地铁的开工时间比既定时间有所提前,但在具体站点的施工上,工期也一再往前赶。2008年初,位于钱江新城的杭州地铁一号线市民中心站成型,建设时间从常规的两年左右压缩至13个月,整整提前了11个月。而本次塌陷的湘湖站的中标时间为2007年7月,计划在2009年9月完成。中标方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承诺的工期是706天。尽管最终事故认定报告没有公布,工期缩短与塌陷之间的联系不可枉断。但基础工程建设的铁律是:必要的时间是质量的基本保证。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速成的往往是短命的。盲目赶工期,突击抢速度是工程建设的大忌,也是导致“豆腐渣工程”的重要因素。

  反复转包、层层扒皮是教训三。按规定,一个项目经理只能负责一个项目,严禁中标方违法转包。但是目前一些大的施工单位根本做不到。有的单位凭借牌子、资质中标后,或者干脆直接转包从中余利,或因人手紧张,不得不转包给一些技术条件不足,甚至根本不懂技术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体户,埋下发生事故的隐患。同时,目前建设工程存在着最低价中标的现象,一些施工单位为此动歪脑筋,千方百计压低成本甚至不惜偷工减料,增大了事故隐患。在事故中因右腿开放性骨折正在萧山医院住院的木工宋长法说,他是向他上面的老板承包了木工活儿,该老板也是从上面承包的。不少受伤住院的农民工表示,他们是刚刚被招来做工的,18天前还在农村老家的地里干农活,受雇来到工地后并没有接受过相关施工培训,无形中又为发生事故增加了隐患。工程隐患环生,事故能降得下来吗?

  应对经济危机,落实中央出台的扩大内需措施,无疑需要出手要快,但必须牢记温家宝总理提出的总要求是,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对于这16字要求必须准确把握,通盘理解,全面落实,不能断章取义。“快”就是要迅速出手,争分夺秒,不可贻误时机;“重”就是要实施坚决有力的措施,从根本上扭转经济增速过快下滑趋势;“准”就是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实”就是要抓好落实。各级都能以杭州地铁塌陷事故为镜子,吸取惨痛教训,决不再干那种以百姓痛苦为代价来造福于民的蠢事!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