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榭开发区消保委于10月18日会同工商、卫生、检验检疫等部门,在全区开展了一次食用油全方位抽检。图为检查现场。(图片由宁波市消保委提供)
记者 陈雅珍
记者获悉,《宁波市商业预付卡消费争议暂行处理办法》已经几易其稿,进入最后审批流程。
这个消息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商业预付卡消费问题严重,我们宁波需要出台规章制度来进行规范;二是从此以后争议处理有了可依据的标准,我们消费者维权可以有凭有据,理直气壮。
因此,我们期待宁波的商业预付卡信誉能有一个新的起点,重新赢得消费者信任。预付式消费是一种双赢模式,只有消费者真正得益并且追捧了,商家才能算成功。
在《宁波市商业预付卡消费争议暂行处理办法》即将出台之际,让我们再一次正视目前宁波商业预付式消费存在的问题,正视消费者需要得到的帮助。
冲破最后底线
恶意圈钱潜逃常态化
我们首先要正视的是,目前宁波市发行预付式消费卡(票)的商家卷款潜逃现象,特别是恶意圈钱潜逃现象,已经可以用“常态化”来形容。
今年1月1日至6月20日,全市“美容美发”行业发生“关门停业申诉无门”案件265起,平均约每两天三起。仅以此为例,说预付卡消费恶意圈钱潜逃常态化应该不为过。
发售预付式消费卡,经营者可以圈到一笔钱,这笔钱不需要付利息,不需要担保,比从银行贷款方便,比非法集资安全,既可以解决经营者资金困难的问题,又能稳定客户群,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
所以,通过发售预付式消费卡圈钱商家越来越多,有一位领导干部对此作了一番调研,得出的结论是:“数量太惊人了!”
在2006年以前,预付式消费卡带给社会的主要的问题是:“预付服务遭缩水”,所以媒体呼吁“设立发售门槛是关键”。
2008年的时候,问题已经跃升至“消费风险”。当年7月,宁波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消费警示:市民要注意预付式消费风险。
到了2009年,“店主玩失踪”现象引起了全社会关注,并且渐渐变成“常态化”,其中恶意圈钱占很大比例。
我们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商家恶意圈钱的方法和带来的危害。
2010年8月,鄞州区消保委接到消费者金女士的电话投诉,说她在华泰剑桥小区一期楼下的合懿美容美发店办理了金额为3500余元的预付式消费卡,目前还有2000多元未消费,但是这个店已经人去楼空,怀疑店主已经卷款逃跑了。接下来几天,鄞州区消保委又陆续接到了多名消费者的同样投诉。据鄞州工商分局12315中心和下辖的10个工商所、消保分会统计,案件涉及119人,金额达30多万元。
消保委经过调查发现,2010年7月下旬,合懿美发华泰店原老板杨某将店面转让给了王某,但王某接手了该店后发现杨某隐瞒了店内的经营状况,其实王某接手的是一家存在100多万元“外债”的问题店,在转让合同中双方约定:王某需要接手杨某已经出售的60万元预付式消费卡。现在60万元变成了100多万元,王某无法负担这笔外债,只能选择关门。
在鄞州区政法委、公安、工商部门、消保委等多个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由另外一家美容美发店“港汇秀邦”接手合懿美发店面,并接手该店消费者手中的所有预付式消费卡。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不难了解到,合懿美发华泰店原老板杨某恶意把责任转嫁给第二位投资者。从此以后宁波人不能再安心“盘店”,因为你无法了解其中的预付款风险。这也标志着预付款消费信用危机已经祸及投资领域。
2011年3月,江东演发城奥兴美容美发店“蒸发”了。陈女士去演发城美容时,发现该店已关门,自己在该店办理的预付式消费卡里的3000元余额顿时打了水漂,于是她迅速向工商部门投诉。
此后,有52位消费者到管辖演发城的江东宁东工商所投诉,“打水漂”的预付卡总金额为6万至7万元。
工商部门调查发现,位于江东园丁街152号的演发城奥兴美容美发店是一家个体经营店,经营者黄某为安徽人。今年春节前,该店举办“充值有礼”活动,对外宣称充值800元,即有机会抽取港澳游等奖品。不少消费者就是趁此“优惠”纷纷办了卡。
这是典型的恶意圈钱潜逃案例,是把预付式消费当成变相融资、非法集资的方法。
这样的案例经媒体披露,使已经“名声不好”的预付式消费市场雪上加霜,祸及真正需要通过发售预付卡稳定生意的商家。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