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宁波枢纽型社会组织:助力社会组织满足居民需求
稿源: 宁波日报   2012-01-16 09:04:52报料热线:81850000

  挑起组织公益创投的担子

  “公益创投”是将“企业创投”的做法运用于公益事业,为初创期的社会组织提供“种子资金”以及管理和技术上的支持。去年,通过“公益创投”招标,61个公益项目从90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分享了海曙区政府提供的144.5万元公益创投资金。

  操办这件事的就是海曙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

  去年2月,海曙区出台《宁波市海曙区公益创投项目管理试行办法》,拟每年投入100万元,扶助社区居民的“草根”公益活动。凡愿意在海曙区实施公益服务的社区居民组织,包括经各级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和已在各街道备案的社区民间组织的公益活动,均有资格获得资助。

  根据《宁波市海曙区公益创投项目管理试行办法》,海曙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受区民政局委托,承担了公益创投项目的申报、评审、监管和评估工作。

  服务中心对公益创投项目公开征集,又请来专家当评委,经过严格评选,61个公益项目得到了海曙区公益创投资金的支持。

  正是海曙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负责的这项公益创投项目,使得海曙区的社会组织大大活跃起来。

  徐家漕社区救助联谊会主要服务低保和突遇灾难的家庭,过去看望这些家庭都由志愿者出钱,看望的户数十分有限。去年,该联谊会获得了“公益创投”资金,看望的居民人数同比增加了一倍,服务对象还延伸至辖区内的住院老人。社区民政社工赵征说,救助联谊会有了活动力,社区的民政工作做起来省力多了,居民也更加满意。

  通过项目资助,社区社会组织为群众服务的内容和领域进一步拓展,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去年,西门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用扶助经费,先后开办了电脑培训、书法辅导、摄影指导、越剧辅导等多个培训班,并组织社区社会组织为群众广泛开展了文艺演出、心理咨询、法律服务等公益服务活动。

  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陈志卫认为,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是受到经费制约。扶持社会组织,政府部门既不能不闻不问,也不能大包大揽,“公益创投”采取公益组织申报公益项目,政府部门组织评审后,给优秀项目予以资金支持,很多社工没精力管或管不好的事由社会组织来完成,是政府扶持社会组织的一个好方法。

  在公益创投这件事上,海曙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真正担当了政府的左膀右臂,不仅替政府监管公益创投资金的使用,而且通过对获得资助项目的指导,提升了社区社会组织服务社区的能力。

  为服务供需双方牵线搭桥

  2011年11月6日上午9点,月湖盛园杯《东南商报》读者节暨海曙十大魅力社区颁奖典礼在月湖盛园开幕,61个社会组织现场为社区群众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其中,有为“闪婚一族”化解婚姻矛盾的“瑞春工作室”,也有致力于向社会宣传孤独症防治知识,开展孤独症孩子及其家庭的自助、互助活动的“星星的孩子家长互助会”,现场气氛非常活跃。

  组织这场社会组织集中服务活动的就是海曙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自成立以来,该中心在社会组织和居民间架起一座服务之桥。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社会组织有服务能力,但不了解哪儿有服务需求,有一些社区有服务需求,却苦于本社区没有社会组织能提供这样的服务。

  去年,海曙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多次组织为社区居民服务活动。2011年9月20日,该中心组织自闭症儿童咨询专家、宁波日报城事帮办志愿服务站“伞医生”项目负责人、心理咨询师和红娘帮帮团义工等,来到海曙区宝善社区,为社区群众提供服务。类似的活动,从只为本社区服务,发展到为全区甚至江东、江北、鄞州等地社区服务。

  这样的互动还体现在困难群体和广大市民之间。去年年初,该中心在一次大调查中发现很多老人感到孤独,便整理出了百位高龄老人的新年小心愿,这些心愿包括拍几张照片、有人陪聊天、要根拐杖等。海曙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与宁波日报城市帮办为这些老人联合推出了“新年圆梦”行动。数九寒冬挡不住市民真情的脚步,百余位热心市民冒着鹅毛大雪赶到海曙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认领高龄孤独老人的新年心愿,让老人们在新春佳节倍感温暖。

  “我想要一本百科全书”,“我想要一些学习工具”,“我想要一张图书卡”……去年9月,海曙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再度和媒体合作,刊出了海曙西郊学校二年级两个班学生的“心愿卡”,孩子们的愿望全部得到实现。

  海曙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主任罗红媛说,以前,社区社会组织一般只在本社区服务,这种服务方式往往会浪费服务资源,比如,一个可以提供心理咨询的社区社会组织,其服务能力为每年1000人次,而本社区的需求只有500人次。又比如,有的社会组织能提供修伞服务,却不清楚哪个社区有需求。而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和所有社区及社区社会组织有联系,很容易知道哪里有需求,也就能将这样的社会组织介绍到最需要服务的地方,从而提高社会组织的服务效率,使社会组织发挥更大的作用。

  专家点评

  枢纽型社会组织

  使政府服务得到高效率分配

  宁波市民政局副局长许义平认为,海曙区成立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这样的枢纽型社会组织,是构建政府扶持、社会协同、专业组织运作、公众参与的社会服务新体系的创新之举,实际上是让社会组织成为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左膀右臂。

  政府向居民提供服务的方式很多,有些服务,可以整齐划一地提供给所有或相当一部分居民,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的需要越来越个性化了,比如盲人想看电影、空巢老人希望有人陪自己说说话。但由于市场太小或成本太高等原因,市场上并没有提供这些服务的商业机构。政府即使是想直接为居民购买这些服务,也没地方可买。

  这时,政府可以建一个枢纽型社会组织,让枢纽型社会组织通过公益创投等方式帮助能提供这类服务的社会组织做大做强,如果还没有能够提供这类服务的社会组织,索性给处在萌芽状态的、可以提供这类服务的团体以物质和场地上的支持,孵化出新的社会组织,使这部分居民的需求得到满足。

  “每次退潮都有千万小鱼滞留海滩不能再回大海,有一个孩子每到退潮时都到海边拣小鱼,一条条扔回海中。有人问:‘这么多的鱼,你又不能改变它们的命运,扔不扔有何不同?’孩子看看手中的鱼,答:‘对这条,我能改变它的命运……’”许义平用一个故事阐述了社会组织所提供小众化服务的意义。他说,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就如同这个孩子拣小鱼,受益的人并不是一个很大的群体,但每一次行动,都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困难。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的小众化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政府想办法予以解决。“海曙区政府想到了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通过它支持更多的社会组织,为居民提供小众化服务,这是政府满足居民小众化需求所要走的道路,而且,这种方法使政府服务得到高效率分配。”许义平说,海曙区的做法,对我市乃至我省的各级政府服务市民都有借鉴意义。

  本版摄影 胡建华 本报记者 杨静雅 海曙记者站 许玉芬 范崔燕

首页  上一页  [1]  [2] 

编辑: 徐挺纠错:171964650@qq.com

宁波枢纽型社会组织:助力社会组织满足居民需求

稿源: 宁波日报 2012-01-16 09:04:52

  挑起组织公益创投的担子

  “公益创投”是将“企业创投”的做法运用于公益事业,为初创期的社会组织提供“种子资金”以及管理和技术上的支持。去年,通过“公益创投”招标,61个公益项目从90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分享了海曙区政府提供的144.5万元公益创投资金。

  操办这件事的就是海曙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

  去年2月,海曙区出台《宁波市海曙区公益创投项目管理试行办法》,拟每年投入100万元,扶助社区居民的“草根”公益活动。凡愿意在海曙区实施公益服务的社区居民组织,包括经各级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和已在各街道备案的社区民间组织的公益活动,均有资格获得资助。

  根据《宁波市海曙区公益创投项目管理试行办法》,海曙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受区民政局委托,承担了公益创投项目的申报、评审、监管和评估工作。

  服务中心对公益创投项目公开征集,又请来专家当评委,经过严格评选,61个公益项目得到了海曙区公益创投资金的支持。

  正是海曙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负责的这项公益创投项目,使得海曙区的社会组织大大活跃起来。

  徐家漕社区救助联谊会主要服务低保和突遇灾难的家庭,过去看望这些家庭都由志愿者出钱,看望的户数十分有限。去年,该联谊会获得了“公益创投”资金,看望的居民人数同比增加了一倍,服务对象还延伸至辖区内的住院老人。社区民政社工赵征说,救助联谊会有了活动力,社区的民政工作做起来省力多了,居民也更加满意。

  通过项目资助,社区社会组织为群众服务的内容和领域进一步拓展,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去年,西门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用扶助经费,先后开办了电脑培训、书法辅导、摄影指导、越剧辅导等多个培训班,并组织社区社会组织为群众广泛开展了文艺演出、心理咨询、法律服务等公益服务活动。

  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陈志卫认为,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是受到经费制约。扶持社会组织,政府部门既不能不闻不问,也不能大包大揽,“公益创投”采取公益组织申报公益项目,政府部门组织评审后,给优秀项目予以资金支持,很多社工没精力管或管不好的事由社会组织来完成,是政府扶持社会组织的一个好方法。

  在公益创投这件事上,海曙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真正担当了政府的左膀右臂,不仅替政府监管公益创投资金的使用,而且通过对获得资助项目的指导,提升了社区社会组织服务社区的能力。

  为服务供需双方牵线搭桥

  2011年11月6日上午9点,月湖盛园杯《东南商报》读者节暨海曙十大魅力社区颁奖典礼在月湖盛园开幕,61个社会组织现场为社区群众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其中,有为“闪婚一族”化解婚姻矛盾的“瑞春工作室”,也有致力于向社会宣传孤独症防治知识,开展孤独症孩子及其家庭的自助、互助活动的“星星的孩子家长互助会”,现场气氛非常活跃。

  组织这场社会组织集中服务活动的就是海曙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自成立以来,该中心在社会组织和居民间架起一座服务之桥。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社会组织有服务能力,但不了解哪儿有服务需求,有一些社区有服务需求,却苦于本社区没有社会组织能提供这样的服务。

  去年,海曙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多次组织为社区居民服务活动。2011年9月20日,该中心组织自闭症儿童咨询专家、宁波日报城事帮办志愿服务站“伞医生”项目负责人、心理咨询师和红娘帮帮团义工等,来到海曙区宝善社区,为社区群众提供服务。类似的活动,从只为本社区服务,发展到为全区甚至江东、江北、鄞州等地社区服务。

  这样的互动还体现在困难群体和广大市民之间。去年年初,该中心在一次大调查中发现很多老人感到孤独,便整理出了百位高龄老人的新年小心愿,这些心愿包括拍几张照片、有人陪聊天、要根拐杖等。海曙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与宁波日报城市帮办为这些老人联合推出了“新年圆梦”行动。数九寒冬挡不住市民真情的脚步,百余位热心市民冒着鹅毛大雪赶到海曙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认领高龄孤独老人的新年心愿,让老人们在新春佳节倍感温暖。

  “我想要一本百科全书”,“我想要一些学习工具”,“我想要一张图书卡”……去年9月,海曙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再度和媒体合作,刊出了海曙西郊学校二年级两个班学生的“心愿卡”,孩子们的愿望全部得到实现。

  海曙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主任罗红媛说,以前,社区社会组织一般只在本社区服务,这种服务方式往往会浪费服务资源,比如,一个可以提供心理咨询的社区社会组织,其服务能力为每年1000人次,而本社区的需求只有500人次。又比如,有的社会组织能提供修伞服务,却不清楚哪个社区有需求。而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和所有社区及社区社会组织有联系,很容易知道哪里有需求,也就能将这样的社会组织介绍到最需要服务的地方,从而提高社会组织的服务效率,使社会组织发挥更大的作用。

  专家点评

  枢纽型社会组织

  使政府服务得到高效率分配

  宁波市民政局副局长许义平认为,海曙区成立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这样的枢纽型社会组织,是构建政府扶持、社会协同、专业组织运作、公众参与的社会服务新体系的创新之举,实际上是让社会组织成为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左膀右臂。

  政府向居民提供服务的方式很多,有些服务,可以整齐划一地提供给所有或相当一部分居民,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的需要越来越个性化了,比如盲人想看电影、空巢老人希望有人陪自己说说话。但由于市场太小或成本太高等原因,市场上并没有提供这些服务的商业机构。政府即使是想直接为居民购买这些服务,也没地方可买。

  这时,政府可以建一个枢纽型社会组织,让枢纽型社会组织通过公益创投等方式帮助能提供这类服务的社会组织做大做强,如果还没有能够提供这类服务的社会组织,索性给处在萌芽状态的、可以提供这类服务的团体以物质和场地上的支持,孵化出新的社会组织,使这部分居民的需求得到满足。

  “每次退潮都有千万小鱼滞留海滩不能再回大海,有一个孩子每到退潮时都到海边拣小鱼,一条条扔回海中。有人问:‘这么多的鱼,你又不能改变它们的命运,扔不扔有何不同?’孩子看看手中的鱼,答:‘对这条,我能改变它的命运……’”许义平用一个故事阐述了社会组织所提供小众化服务的意义。他说,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就如同这个孩子拣小鱼,受益的人并不是一个很大的群体,但每一次行动,都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困难。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的小众化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政府想办法予以解决。“海曙区政府想到了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通过它支持更多的社会组织,为居民提供小众化服务,这是政府满足居民小众化需求所要走的道路,而且,这种方法使政府服务得到高效率分配。”许义平说,海曙区的做法,对我市乃至我省的各级政府服务市民都有借鉴意义。

  本版摄影 胡建华 本报记者 杨静雅 海曙记者站 许玉芬 范崔燕

首页  上一页  [1]  [2]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