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食品分类评价
2011年全市共检验蔬菜、水产品、豆制品、肉类、米面、食用油、饮料及酒类、水果、乳类和蛋类等十大类食品33408批次、467751项次,共有2100批次不合格(批次不合格率6.29%)、2896项次不合格(项次不合格率0.62%)。
(一)蔬菜及其制品:2011年全市共抽检蔬菜(包括新鲜蔬菜与蔬菜加工产品)12391批次、268870项次,其中645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5.21%(2010年为7.04%);735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0.27%(2010年为0.35%)。新鲜蔬菜共抽检10526批次、252685项次,293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2.78%(2010年为3.54%);367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0.15%(2010年为0.17%)。新鲜蔬菜不合格项目包括农残和重金属,其中农残超标共218批次、259项次,批次不合格率2.07%,主要是毒死蜱84项次,甲胺磷44项次,氯氰菊酯等聚酯类31项次,主要品种为青菜;另外,氧乐果、三唑磷、乙酰甲胺磷等有少量检出。重金属超标共76批次、95项次,批次不合格率0.72%(2010年为1.01%),主要是总汞43项次、铅23项次、砷22项次,主要是青菜、芹菜等品种。主要新鲜蔬菜品种批次合格率依次为瓜菜类99.74%,芥菜类99.19%,茄果类99.00%,豆类97.68%,根茎类97.36%,叶菜类95.24%。蔬菜加工产品(包括腌渍菜、脱水菜等)共抽检1865批次、16185项次,其中352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18.87%(2010年为24.81%);368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2.27%(2010年为2.65%)。不合格项目主要是亚硫酸盐(二氧化硫,277项次)、防腐剂(28项次)、糖精钠与甜蜜素(合计12项次)。
(二)猪肉:2011年共检验鲜猪肉(包括猪肝)2148批次、10180项次,其中20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0.93%(2010年为0.99%);20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0.20%(2010年为0.25%)。不合格项目主要有铅7批次(均为猪肝)、莱克多巴胺4批次、磺胺类3批次、水份2批次。近三年来,我市猪肉合格率稳中有升,2010、2011年均未检出克伦特罗(瘦肉精)。继2010年在猪肉中检出莱克多巴胺和沙丁胺醇两类新的兴奋剂,2011年又在猪肉中检出莱克多巴胺和磺胺类,需严格加强监管。
(三)水产品:2011年共检验水产品3801批次、20082项次,其中370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9.73%(2010年为7.71%);417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2.08%(2010年为1.65%)。不合格项目主要是硝基呋喃代谢物超标,其中鱼类37批次,主要是江苏等地的淡水鱼和福建的石斑鱼;虾类22批次,主要是福建的对虾和广东的青虾。孔雀石绿14批次,主要是浙江的淡水鱼;重金属超标,镉77批次,主要是浙江的贝类及蟹;无机砷33批次,主要是宁波、山东、江苏等地的贝类;铜26批次,主要是地产贝类。检出副溶血弧菌25批次,主要是地产贝类。二氧化硫超标29批次,均是虾类;甲醛超标23批次,主要是虾■。14批次来自福建的黄姑鱼柠檬黄和日落黄超标。蟹类共抽检328批次、2405项次,其中24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7.32%(2010年为1.04%),28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1.16%(2010年为0.13%),主要不合格项目是重金属超标,其中镉18批次、铜4批次。抽检显示,我市水产品药残超标、特别是硝基呋喃代谢物超标依然严重,省内外水产品均有检出;浙江近海环境轻度污染和贝类生物特性导致一部分贝类重金属超标;与2010年相比,今年蟹类重金属超标率有所升高,应与海水环境污染有关。
(四)豆制品:2011年共检验豆制品1385批次、9580项次,其中338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24.40%(2010年为42.39%),535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5.58%(2010年为10.20%)。不合格项目主要仍为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达到273批次,占不合格总数的80.77%;防腐剂不合格47批次,苯甲酸及其钠盐34批次、山梨酸及其钾盐13批次,主要是预包装豆制品;甜味剂(甜蜜素、安赛蜜)10批次。抽检显示,2011年我市豆制品质量较前两年有明显提高,但总体合格率仍然低于其他食品。造成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销售过程(如农贸市场)冷链的断裂;由于微生物在烹调加热后均被杀死,因此只要食用方法得当(不凉拌生吃,煮熟后食用),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国内外也鲜有因豆制品微生物超标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
(五)大米与面粉:2011年共抽检大米、小麦粉1122批次、7243项次,其中21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1.87%(2010年为1.16%),22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0.30%(2010年0.13%)。共抽检大米750批次、5904项次,其中11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1.47%(2010年为0.20%),12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0.20%(2010年为0.02%);大米不合格项目为铅10批次(轻微超标)、色泽气味与黄米粒1批次,未检出马拉硫磷和重金属镉超标;抽检显示,我市大米合格率较高,较为安全。共抽检小麦粉372批次、1339项次,其中10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2.69%(2010年为4.63%),10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0.75%(2010年为1.06%);不合格项目为检出过氧化苯甲酰5批次(均为少量添加),铝4批次,甲醛次硫酸氢钠(吊白块)1批次。抽检显示仍有个别面粉厂家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违法添加面粉增白剂和吊白块的行为。
(六)食用油:2011年共抽验食用油1556批次、10005项次,其中94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6.04%(2010年为8.13%),264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2.64%(2010年为4.01%)。不合格项目主要是脂肪酸组成(棕榈酸、油酸、亚油酸、硬脂酸)68批次、冷冻实验13批次、酸值11批次、过氧化值9批次和铅1批次(轻微超标),今年未检出溶剂残留和苯并(α)芘超标。脂肪酸组成(棕榈酸含量过高)和冷冻实验不合格,间接反映出在食用油(主要是大豆油)中勾兑了价廉的食用棕榈油。
(七)酒类:2011年共检验酒类(包括黄酒、白酒、葡萄酒、啤酒、果酒、米酒)3187批次、26189项次,321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10.07%(2010年为5.00%),533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2.04%(2010年为1.05%)。其中,黄酒1364批次、10935项次,168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12.32%(2010年为6.79%),347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3.17%(2010年为1.70%);白酒629批次、5604项次,其中55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7.95%(2010年为4.18%),55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0.98%(2010年为0.64%);葡萄酒454批次、4385项次,其中24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5.29%(2010年为1.25%),31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0.71%(2010年为0.14%);果酒及其他配制酒250批次、2382项次,其中55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22%(2010年为12.50%),78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3.27%(2010年为1.11%)。不合格项目主要是氨基酸态氮、酒精度、甜味剂、总酸、菌落总数、防腐剂等。抽检啤酒314批次,8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2.55%(2010年为1.68%),全部为双乙酰超标。
(八)饮料类:2011年共抽检饮料类(软饮料、冷冻饮品)2070批次、20636项次,其中189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9.13%(2010年为9.87%),263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1.27%(2010年为1.51%)。不合格项目主要是常规微生物超标(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大肠菌群)。
(九)乳类及制品:2011年共抽检乳类及制品(包括乳粉、鲜奶、酸奶、纯奶)2881批次、40049项次,61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2.12%(2010年7.57%),61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0.15%(2010年为1.17%)。不合格项目主要是大肠菌群45批次(主要是盒装、瓶装鲜牛奶)、铅5批次(均为酸奶)、蛋白质3批次、菌落总数2批次,未检出三聚氰胺超标。2010年检出的阪崎肠杆菌和苯甲酸钠超标,今年均合格。其中,乳粉1379批次、31140项次,2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为0.15%(2010年为0.47%),不合格产品均为蛋白质含量偏低,所检1183批次、27419项次婴幼儿配方乳粉,均合格;巴氏杀菌乳(鲜奶)337批次、2318项次,47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13.95%(2010年为35.32%),47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2.03%(2010年为4.90%),主要是大肠菌群超标45批次;酸奶267批次2248项次,4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1.50%,均为铅超标;超高温灭菌液体乳(纯奶)183批次、1413项次,合格率100%。鲜奶(特别是盒装、瓶装鲜奶)因冷链断裂等原因,致大肠菌群繁殖,合格率较低;但乳粉、纯奶合格率均很高。
(十)水果:2011年共检验水果2471批次、49342项次,其中37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1.50%,42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0.09%。园林水果2299批次,不合格项目主要是铅5批次、农药残留4批次;干制水果138批次,不合格项目主要是二氧化硫11批次、菌落总数8批次、苯甲酸及其钠盐6批次。
(十一)蛋类:2011年共检验蛋类(鸡蛋、鸭蛋等)396批次、5575项次,4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1.01%(2010年为1.67%),4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0.07%(2010年为0.12%)。鲜蛋未检出呋喃唑酮代谢物及磺胺类药物。
编辑: 陈燕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