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近日,汽车南站站点接到乘客投诉说,想在购买车票时购买2块钱一张的“乘意险”,被窗口售票人员拒绝了,为什么乘客自己想买保险却不能买?
汽车南站人员马上对这件事情进行了调查,原来购买车票的是一位去丽水的瑞士籍乘客,由于目前“乘意险”销售采用的“实名制”技术只支持中国公民的身份证输入,所以持有护照的陈诺(音译)先生就无法通过系统购买“乘意险”。当该名乘客提出是否能通过借用其他中国公民的身份证购买“乘意险”时,车站人员解释说为了更好地保护乘客的利益,目前“乘意险”的销售全部采用了“实名制”,也就是说谁买保险,谁得保障,因此售票员婉拒外籍乘客用他人的身份证购买乘意险。
最后,在宁波汽车南站工作人员的协调下,太平洋寿险宁波分公司向陈诺先生赠送了“任我行”交通意外险保障,为陈诺先生在前往丽水的旅途提供10万元的汽车意外保障。
思考
1
老外为啥主动买保险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也产生了两个疑问:为什么陈诺先生在已经有车上责任险的保障基础上还要给自己买“乘意险”?“乘意险”到底能给乘客提供怎样的保障?
记者了解到,老外当初投诉时说,“花2块钱买保险是我的权利!”他认为,在国外,乘坐交通工具,一般人就有购买意外险的习惯,这是对自己也是对家人负责的表现,多花点钱买保险就是多买保障。
太平洋寿险宁波分公司的一位负责人也十分认同这位执着的外国乘客的观点,他说,虽然现在运营的客车都保有“车上人员责任险”,但由于客车所属单位不一,车上人员责任险的保障也是高低不同,保额基本在20万元到70万元之间,而乘客要想获得赔偿,只能是因为承运人的责任发生事故才能获赔,因为车上人员责任险保障的对象是车辆承运人,只有“乘意险”保障的对象才是乘客。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高保额低保费”。宁波最常见销售的“乘意险”是2元或3元保费,可享受最高8万元的意外伤害保险责任和2万元的意外伤害医疗保险责任,可以说是真正的“花小钱得大保障”。
尽管联系不上当事人,但记者查询到一组数据,足以说明发达国家(地区)的保险意识明显强于国人。2011年人寿保险总保额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对比:中国为33%;香港150%;日本350%。2011年人均GDP(美元):中国5072,香港3.2万;日本4.6万。人均保额(人民币)中国1.1万;香港32.1万;日本107万。
保险对国人来讲可能需要有一个慢慢接受的过程,但花2块钱买一份保障,一方面可以体验保险,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负责,对整个家庭负责,一旦发生意外,起码还能为自己的家庭留一份保障。即使没有发生意外,实际上也是通过保险的互助共济功能为那些遭遇意外事故的人奉献了一份爱心。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