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辛创业
带着民营越剧团在市场摸索的路子不好走。
张美琪有自己的一套经验:一是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运营,人员设备专业化,剧本推陈出新,服装道具舞台都与专业化剧团接轨;二是保留经典剧目,倾听观众的意见,提炼精华折子戏。
她回忆创业之初,百般艰难。
“1995年,我们越剧团能做的剧目不多,来来去去就几个老戏本。我四处寻找演出机会,一场的收入刚好和开支相抵,有时还要掏腰包自垫。”张美琪算了一笔账,当时最好的演员每日工资需50元,一台戏起码得有两三名这样的台柱子。其余的人工、布景、服装、伙食费等,都令人发愁。
那段时间很艰苦,她心里总有一种没着没落的感觉。可不是吗?每天早晨,睁开眼睛,全团人的吃喝费用都着落在她身上。只有演出才有收入,才能维持一个剧团正常运转。
张美琪,这个说话糯声糯气的上海女子,在逆境中展现了坚强的一面。
张美琪与陈文年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