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宁波新闻联播 > 慈溪 正文

慈溪市首例器官捐献者实现捐献始末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2年11月06日 13:07   【 】 【打印
0

cx110653.jpg

器官捐献者家属在填写《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

cx110654.jpg

亲友悲痛送别郭桥林。

cx110655.jpg

医务人员正在为器官移植做准备。

  慈溪新闻网讯 每天都有很多生命的逝去,也有很多生命的降临。然而贵州来慈务工人员郭桥林,他告别这个世界的方式却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伴着他的离去,却挽救了三条性命。5日凌晨2时30分,随着郭桥林呼吸渐止,他成为我市第一例成功捐献人体器官者。
  两个肾脏、一个肝脏,给了三位重症患者重生的希望。郭桥林虽然走了,却将大爱留在了人间,留在了这片他工作和生活了9年的地方。从前天晚上10点开始,到昨天上午10时,记者与郭桥林的家属一起,经历了刻骨铭心的24小时,见证和记录了捐献前后所发生的每一个感人的细节。
  悲伤是难免的,怀念却也是久远的,我们愿意相信,郭桥林并没有走,他的生命,已经在他人身上得到延续;他的义举,将如火炬般点燃慈溪市民的爱心;他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宁波遗体捐献纪念陵园的墓碑上。
  车祸致使脑部严重受创
  前天晚上10点,当记者赶到市人民医院三楼重症监护室时,郭桥林正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他浑身上下,插满粗粗细细的十多条管子,心跳、呼吸等生命体征全靠这些管子在维持。
  如果没有一周前的那一场车祸,郭桥林仍然在继续如往常一样有规律的日子——清晨4点多起床做家务,6点出门上班,傍晚6点半收工回到家。
  但意外就在那一刻发生。郭桥林的妻子齐克芬告诉记者,10月28日晚上6点40分左右,她突然接到丈夫的电话,接通后传来的却是陌生人的声音:“他告诉我说,这手机的主要出车祸了,让我们马上赶过去。”
  打来电话的是车祸的目击者郑树富,他正好经过这一路段,看到了车祸的发生,第一时间报了警,并从郭桥林口袋中找出手机联系其亲属。随后又陪同家人将郭桥林送往市人民医院抢救,看到他们带的钱不够,用自己口袋里刚发的2000元工资垫付了医疗费。
  送到医院后,郭桥林已经神志不清,陷入深度昏迷,医生马上组织会诊抢救。头颅CT显示,郭桥林颅骨粉碎,脑干损伤严重,马上实施开颅手术,发现其颅内有大量积血,脑组织朝外膨出,基本无无生还的希望。
  术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郭桥林仍处深度昏迷,无自主呼吸,对疼痛等各种刺激没有反应,双侧瞳孔散大,从临床上可以判定为脑死亡。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孙勤告诉记者,按照国际上通用的颅脑损伤严重程度标准进行评分,5分以下为特重型,而郭桥林只得了3分,这已是最低分了。“脑损伤太严重了,根本没办法再抢救,心跳、呼吸全靠呼吸机在维持。”
  医生器官捐献的提议
  得到家属认同

  孙勤不仅是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的主任,同时还是宁波市首批人体器官捐献的协调员。“前几天,我刚去宁波参加了人体器官捐献的培训会议,宁波自2010年8月正式启动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已完成13例的捐献。但我市,在郭桥林之前,还没有捐献成功的。”
  “首例”迟迟未现,在孙主任看来,主要还是大家还没办法接受器官捐献的观念:“曾多次向已经脑死亡的患者家属试探,是否在离世后的第一时间捐献器官,但都遭到严辞拒绝。”
  所以当孙主任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郭桥林的家属“打探口风”时,没想到这家人并没有一口回绝,在详细询问了相关的细节和流程后,表示回去考虑一下。“第二天,他们告诉我,有意向捐献,我马上向慈溪红十字会和宁波红十字会汇报。”
  郭桥林来自贵州安顺一个偏远的山寨,因为家境贫困,他入赘到了二十多里外黄腊乡,做了上门女婿,生下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9年前和妻子一起来慈溪打工,工作得一直很辛苦。在儿子齐青廷看来,父亲是个很善良、老实的人,对妻子、子女爱护有家,也很吃得起苦:“我爸爸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人,有着山里人的朴实、厚道,平时也很乐于助人,他虽然很平凡很普通,但有着一颗善良的心。”齐青廷不希望父亲就这样离开人世,如果把器官捐出来,他的生命就在别人的身体里延续了。
  起初,郭桥林的妻子心里有顾虑,但齐青廷说服了母亲:“我跟我妈妈说,把爸爸的器官捐献出来,不仅是做好事,他还以另外一种形式活在这个世界上。”
  经过慎重考虑,11月3日,全家人同意捐献器官,并与宁波市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的协调员有了初步接触,表达了无偿、志愿的捐献意向。

 [1] [2] 下一页
  编辑: 陈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