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文化·体育 正文

"捡"来的龙耳瓶估价250万 今年秋拍掀起文房热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2年11月14日 14:02   【 】 【打印

 

  文人雅玩的林林总总

  胡摩丝还写道,文人艺术品还包括“由文人按其喜好请工匠制成的物品……”也就是说古代文人的影响其实已经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专门围绕文人喜好服务的著名工匠也就诞生了。

  举几个例子。

  明代牙角雕名匠鲍天成,其作品颇有巧思,秀丽纤巧,工艺精绝,古雅可爱。明人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说:“吴中技绝,陆子冈之治玉,鲍天成之治犀,周柱之治镶嵌,赵良璧之治锡,朱碧山之治金银,马勋、荷叶李之治扇,张寄修之治琴,范昆白之治三弦子,俱可上下百年,保无敌手”。

  再比如明代江千里,一生喜用《西厢记》故事作小件软螺钿镶嵌,而传世作品也多为小件。嘉庆时重修的《扬州府志》也记录了当时流行的一副对联:“杯盘处处江秋水,卷轴家家查二瞻。”查二瞻就是查士标,康熙初年画山水的名家。意思是说有钱人家都使用江千里的螺钿漆器,墙上挂着查士标的山水画,生活非常雅致。

  最有代表性的自然是明式家具。明朝中晚期,经济发达、手工业繁盛但政治黑暗,许多原本抱有政治理想的文人,不得不将目光转向寄情山水、游园赏月,他们还亲自参与家具设计,由此诞生了一批极富文人雅趣的黄花梨家具。

  还有一段有关文人艺术品的趣话,是关于宣德炉的。史载朱瞻基用暹逻国进奉的3.9万金“风磨铜”造了3000件宣德炉。外表光滑细腻、内蕴奇光,如女子鲜嫩的肌肤。这让当时的富商、官宦对其垂涎不已,于是召集原来铸炉工匠,依照宣德炉的图纸和工艺程序仿造。随后,宣德炉“走入”了寻常人家,成为文人墨客的新宠。随后的历代工匠制作香炉均以宣德炉为范本,并不以本年书款,却在炉底留下宣德年制的款识。

  一段趣事因为文人墨客的参与而成了千古佳话,形成了被西方称之为“中国的文艺复兴”的宣炉文化,2010年秋拍中的一件“明崇祯冲天耳金片三足炉”,更是以1512万元的高价创造了最新的铜炉拍卖纪录。在宁波,2010年的民和秋拍,一只方形簋式宣德炉拍出85万的高价,创了当时的全国最高纪录,然而这样的纪录一个月后就被其它拍场以200多万元的价格刷新,足见这一文人艺术品的热销程度。记者 鲍云洁

  编辑: 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