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以来,市消保委开始组建贴近消费者的消费维权义工队伍,通过推荐、选聘和公开招募的方式,把社会上具有不同职业背景的专家、行业精英以及志愿从事消费维权义工服务且有服务能力的群众吸收进来,目前全市共有消费维权义工826名。
队伍成立后,各级消保委特别举办消费维权知识培训班,传授义工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和维权技能。同时注重对义工的情绪管理和身心交流工作,培养他们的组织认同感和责任感。
作为一支热心于消费维权公益事业的社会力量,消费维权义工这支队伍正逐渐成为我市消保委组织延伸在民间的力量。
陈自华
撬动行业潜规则
奉化维权义工陈自华今年50多岁,是一家小超市的经营户,由于热心消费维权,去年被奉化消保委聘为消费维权义工。当上维权义工后,就有邻居接二连三地向他反映煤气存在缺斤短两情况。
陈自华又联系了其他10名义工,决定一起行动。
按照相关规定,10瓶以上煤气的平均重量低于14.5公斤为不达标。为了取证,陈自华和其他11名义工自掏腰包各买了一瓶煤气。11瓶煤气被送到奉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进行检测,同时通知煤气公司的负责人到现场见证。
检测结果证实煤气存在严重的缺斤短两情况。按国家标准,单瓶煤气重量应为14.5公斤,允许误差正负0.5公斤。经检测有8瓶不足14公斤,11瓶液化石油气平均重量只有13.99公斤,未达到国家标准。
检测现场有市民算了笔账:充一瓶液化石油气少0.5公斤,煤气公司不当得利3.5元,如果以每户家庭一年平均消费6瓶计算,就是21元,10万户家庭一年就是210万元。
陈自华告诉记者,这次暗访后煤气公司被处以2万元的罚款。几个月后,他和其他义工又进行了一次暗访,发现缺斤短两的情况消失了。
“这次暗访对煤气行业潜规则有所触动,但我觉得还不够,因为按照现有标准只有一次性检测10瓶以上煤气的平均值低于14.5公斤才算不达标,而日常生活中老百姓更多是单瓶消费,我觉得这不利于群众监督,煤气经营者仍有空子可钻。”陈自华告诉记者,他已经在宁波市法制办与质监局的联合调研中重点提出了这个问题,并希望有关部门能更加科学合理地制定新标准。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