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平方米的院子成了临时舞台,和着欢快的节奏,围着火炉,大家尽情跳起了彝族舞蹈。欢声笑语回响在山野间。
昨天上午,奉化大堰山区寒意袭人,租住在该镇董家村的贾巴拉且家里却倍感温馨。贾巴拉且是彝族人,老家在四川西昌市金阳县,来这里打工生活有十多年了。
“过年放假,大家不用干活了,趁此机会老乡们聚一聚,与当地村民同欢乐。”住在大堰村的阿古是聚会的发起人。阿古读过几年书,会讲普通话,人缘也好。
董家村村主任董志友说,现在村里只有300多人,而彝族、苗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就有上百人。
看,白都作母女来了,村民们眼睛为之一亮。白都作穿上了从家乡带来的民族服装,母亲贾巴史牛说,她们来大堰已经4年了,女儿现在大堰中心小学读书。抱着孩子的强巴特地穿了一件自己做的“擦耳瓦”披风,一走一动,下端的穗子左右飘动。
临近中午,大家买来了肉,把肉切成块,他们管叫坨坨肉。院子里搭起火炉。大家围坐一起,把肉蘸了盐直接在火上烤,火越烧越旺,映红了孩子们的笑脸,他们叽叽喳喳地说着大堰人听不懂的彝语。贾巴拉且与乡亲们拉起了家常。不一会儿,肉渐渐烤熟了,香气四溢。吃得津津有味的阿古热情地请当地人尝尝,但没有人敢大胆吃。
吃饱了,喝足了,唱歌跳舞是必不可少的。阿古一号召,老乡们拉起了手。看热闹的董家村村民说,这舞跟电视上放的差不多,蛮好看。贾巴史牛母女拿着大碗的酒,唱着歌走到围观的村民前敬酒。当地人不懂彝族习俗,光听歌不接酒,弄得大家哈哈大笑。
来自重庆酋阳县的张远华是位苗族汉子。去年9月,回家盖好了两层楼房后,他又只身返回大堰打工。他说,苗族过年和汉族一样,现在尽管一个人在异乡,但并不觉得孤单。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