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桐下湖是宁波余氏的发源地
“越到后来,我越发现寻根整件事越来越有趣了。要知道,一本宗谱不仅是家族的演变史,更是一部地方史,从中你能掌握一个地方的历史沿革、人文脉络。”这20余年里,余君方走了很多地方,查阅了很多余氏家谱,以寻找先人迁徙的足迹。
据余君方考证,桐下湖(现在余姚东南街道殷家湾一带)是宁波最早的余姓先祖发脉地。“这一脉是从隋唐时期迁入的。”余君方告诉记者,当时因为战乱,在朝廷做官的余家祖先就辞官回家。“余氏原是新安江人,为避灾祸,就在桐下湖这个地方定居了下来。”宁波其他余氏分支基本上都出自这一脉。“这可以用一副对联来概括:‘浙水家声远,桐湖脉派长。’可以说,宁波百分之八九十的余姓人都是一个族的,血脉相通。”
余君方说,如果只是着眼于重修《泰桥余氏宗谱》,“那就相对比较简单了。”但他的目标不在于此,他告诉记者,余姓在宁波大概有10万人,这些余氏家族散居各地,他想再花几年时间把完整的宁波余氏宗谱修订出来。
祖训作为传统文化可影响后世
宁波余氏贤达很多,古有“尚书兄弟”余天锡、余天任,户部尚书余有丁,榜眼通政使余本,太常寺少卿余寅等人,史书上或多或少有些记载。在现代,最有知名度的大概算是文学大家余秋雨了。
东钱湖“梅湖余氏”是南宋尚书余天任之直系后裔。余君方说,梅湖余氏宗谱上的堂名是“四本堂”,即“读书,起家之本;循礼,保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这是宁波余家祖训的典型代表”。
“太常寺少卿余寅恪守祖训,在担任工部主事期间,为官清廉。晚年告老还乡时,就带了几箱书。后来朝廷内外都流传出‘余水部,真如水’的赞誉。”在余君方看来,尽管现在余家人已经很少提及祖训的内容,但其实,“祖训早就深深地铭刻在余家人的心中,流淌在余家人的血液中。”
修谱可让更多的后人知道家族历史
这些年,余君方为修家谱之事,奔波忙碌。谈及这些年的艰辛与付出时,他很坦然:“我只想把余家人的历史写下来,让后代更多的人知道这段历史,把余家的根脉延续下去。”
而更让余君方欣慰的是,宁波的余家人因为修谱之事,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而这正是他乐于看到的现象。
采访那天,余君方刚参加完在象山举办的第四届余氏宗亲联谊会,“这次来的余家人足足有400多位。”
这次聚会,也让余君方一直盘桓在脑海中的一个想法逐渐成熟,“我们计划成立一个基金会,去帮助一些生活比较困难的余家人。”
在余君方看来,一个家庭是一个社会的细胞,“修订家谱,不仅是记录一个家族的变迁史,对于增强家族凝聚力也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