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文化·体育 正文
家谱译成英文,家谱制成光盘,女性平等入谱……

关注家谱的人越来越多 新家谱的脸悄悄在变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3年03月31日 07:55   【 】 【打印
0

 

  “新修家谱普遍带上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也有着传统家谱所无法比拟的优点。”戴松岳告诉记者,以鄞州杜氏家族新修的支谱为例,“女性入谱,体现了男女平等的新观念。”此外,在现代社会,“还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杜氏家族的来龙去脉摸清楚,并用平实、系统的语言记录下来,内容更加详实。”更可贵的是,杜氏支谱还给每个家族成员都写传记,“这是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它为中国的时代变革提供了一个样本,非常有价值。”

  事实上,内容更加详实、男女平等入谱、图文彩色印刷,甚至附带光盘,这是新修家谱所具有的最普遍的时代特征。

  新修家谱也存在“攀名人”现象

  “拉关系、傍名人”,应芳舟认为,这是民间新修家谱存在的一个乱象。“古人修家谱,为光宗耀祖,喜欢拉名人。比如姓孔的想攀上孔子,姓王的想傍上王羲之。而这个传统也被延续了下来。有些名人明明属于另一支的,却硬要拉到自己门下。”此外,对家族成员充满溢美之词也是新修家谱存在的一个弊端。

  应芳舟认为,新修家谱应该在传统家谱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现在修谱应往实用性方面考虑,比如在修订家谱中,不妨将家族遗传病史资料详细记录下来,这对后代有很好的提醒作用。”

  “如今条件好了,还可以根据情况把个人照片放进家谱。”应芳舟告诉记者,“现在我们仍会为没有留下祖辈们的照片觉得遗憾,有时偶尔翻出一张祖先的照片,就会惊喜不已,觉得万分珍贵。如果把人物照放进家谱,那就会使家谱显得更加丰满和完整。”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历史系教授钱茂伟对家谱文化深有研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提出了一个“小家谱”的概念。所谓的“小家谱”,“就是百年五世家谱。”在钱茂伟看来,族谱规模过大,费时、费力、费财,“有可能降低人们普修家谱的信心。”而“小家谱”则“适应今天以小家庭为主的现状,且容易编纂,成本低。以小家谱带动家谱编纂,有利于实现‘家家有家谱’的目标。”钱茂伟说。

  观点

  如何看待民间修谱热?

  一度从人们视野中消失的家谱文化近年来重现热潮,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呢?

  修谱需要文化和经济的结合

  在戴松岳看来,近些年出现民间修谱热,“这是一种必然。”

  正所谓“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谱牒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延续下来的重要支柱之一。戴松岳认为,家谱文化在我国即便中间曾经出现过断层,但是,“中华文化强大的内生力,到了一定的时期,一定是会表现出来的。”而且,改革开放以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地域文化开始觉醒,“家谱文化也就顺势而生了。”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已经不再是个别知识分子的疑问,而是很多人共同追问的两个问题,这就为修谱热的兴起提供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此外,近10年来,出书对于普通人来说,已经不再是遥远的梦了,而是变得触手可及。另外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使得很大一批人愿意出资修谱,“无论是文化上,还是经济上,都具备了修谱的能力。”

  事实上,“正是这种文化内生动力和现实条件的结合,才让修谱热成为一种可能。”戴松岳说。

  

编辑: 吴冠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