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文化·体育 正文

文人盛宠千年的头号藏品 文房收藏热当由砚台领军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3年04月03日 07:51   【 】 【打印
0

  文人砚的铭文落款考验藏家功力

  所谓“宁舍一室、不舍一石”,古之文人学子独爱砚,因之是承载文化的历史,那笔筒、印章之类的文房配角怎入得了眼?

  历代文人墨客都有“痴砚”的嗜好:大书法家米芾曾用一套宅邸换一砚;“东坡玩砚”是绘画创作的传统题材;民国时期有一位日本藏家为了到中国江苏买一块砚台,将家里的祖产都卖掉了……

  端歙澄洮,东坡风流,蓄砚为友,何等雅致。

  既然人文精神是古砚收藏的价值所在,那么文人砚自然是最应受追捧的收藏对象。砚台自汉代有之,文人砚却是发于宋,兴于明清。宋代文人当道,影响了全民审美,当时石砚的主要式样多为“抄手砚”,将砚背部分挖空,便于挪移,既轻且稳,苏东坡和米芾都是当时玩砚的大名家;明清时期文字狱盛行,导致金石学昌隆,尤其是乾隆时期开始,文人远离政治,埋头于篆刻考古,于是砚台也成为文人篆刻的工具,这一时期的砚台多刻有铭文,承载重要的人文信息。

  铭文落款是文人砚的标志,自然也将普通藏家挡在了门外。慈溪藏家马先生搞收藏多年,随着知识精深而愈发求精,最终弃家具而入砚台,如今终日闭门练字,凭慧眼拾漏也不是新鲜事儿,“一方美砚,因为无人识落款而一直流转于市,最终被我发现竟是大文豪的别号”。

  记者也曾听说过一个流传于坊间的故事:15年前有位宁波藏家遇一方歙砚,落款为“僧孚”,开价千元,藏家认为其没有名头,便没有买。多日后偶然与一位朋友说起,才知这“僧孚”竟然是沙耆的别号,悔之晚矣。

  拍场青睐宫廷砚倒逼市场造假

  自古文人砚虽被视为文房收藏的至高境界,但在当今的拍卖场上却卖不过宫廷砚。至今为止,砚台拍卖的最高纪录仍是由宫廷砚保持———2010年北京保利5周年春拍古董珍玩专场上,清乾隆“乾隆御用”御题诗澄泥伏虎砚及紫檀盖盒以1400万元成交,打破砚台拍卖世界纪录。

编辑: 郭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