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科教·卫生 正文

宁波有2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未发现人传人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3年05月17日 06:59   【 】 【打印
0

  昨日,市卫生局通报称,我市近日报告2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这是由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也是今年我市首起报告发生该病例。目前初步认定,该类疾病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下周将对患者居住地开展蜱虫带毒情况监测。根据蜱虫生活习性,每年4~8月份是该病的高发季节。为此,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市民去野外游玩时要特别做好个人防护。

  发病患者均发热并伴血小板减少

  今年报告的2例患者,均出现发热、头痛、乏力等症状,在当地卫生院就诊未见好转,转至县人民医院求诊,其中病情较严重的宁海人陈师傅转院至宁波市第二医院治疗。

  陈师傅今年47岁,11天前莫名地出现发热症状,后来牙龈也开始出血。13日,陈师傅转院来到宁波市第一医院。检查发现,他体内血小板在减少,凝血功能差,同时体内的肝脏、心脏、胰腺等脏器都不同程度受到了损害。医生确诊陈师傅是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随后将他转到市第二医院继续治疗。

  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所所长易波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表现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病情较重且发展迅速,可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去年,我市曾报告发生4例病例,其中1例死亡(此为我市历史上首起死亡病例)。

  卫生部门立即展开了疫情防控

  记者了解到,疫情发生后,市、县两级卫生部门立即进行了疫情防控。对患者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并落实医疗机构组织专家对患者进行规范的隔离治疗。卫生部门还在患者居住地周围开展了病例搜索,对与患者共同居住的密切接触者实施了医学观察。目前,患者病情都比较稳定,密切接触者未出现异常情况。

  “该病传播途径尚不确定,目前初步认定,该类疾病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尚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易波说,蜱叮咬携带病原体的野生动物、家畜或老鼠后,再叮咬人时,病原体可随之进入人体引起发病。直接接触危重病人或带病原体动物的血液、呼吸道分泌物等,也可能导致传播。卫生部门已加强对当地县域内医疗机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病例的监测工作,并将于下周对患者居住地开展蜱虫带毒情况的监测。

  野外游玩时要做好个人防护

  根据蜱虫生活习性,每年4~8月份是该病的高发季节。对此,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去野外游玩时要特别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一些喜好爬山的市民在进入山区时,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无蜱虫附着;针织衣物表面应当尽量光滑,这样蜱虫不易粘附;不要穿凉鞋。

  丘陵、山区居民,应当注意家居环境中游离蜱和饲养家畜身上附着的蜱虫,定期清理、杀灭。一旦发现有蜱虫已叮咬皮肤,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虫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可用酒精涂在蜱虫身上,使蜱虫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下蜱虫,或用烟头、香头轻轻烫蜱虫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

  有蜱虫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的市民,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当及早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

  □记者叶海英通讯员陈琼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