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安 绘
从接到急救电话,到赶到现场,海曙、江东、江北三区需617秒。这一反应速度在全省已属领先。然而,据了解,今年五六月共发生19例猝死病例,仅1例心肺复苏成功。
急救车常常遇路堵
近4年我市急救网络迅速扩大,全市目前有急救网点48个,其中市区有8个。而4年前全市的急救网点仅19个。
然而,急救车的反应速度却遇到了提升瓶颈。以市本级为例,急救中心要求缩短急救反应时间,但是,当急救车驶入城市道路后,不得不慢下来。因为宁波没有特殊的通道,急救车只能与社会车辆共用车道。急救司机说,通常从李惠利医院急救点赶到联丰新村,非上班时段只需10分钟,早晚高峰时就难说了,至少得30分钟。
在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中,这一分一秒流逝的背后很可能是一个生命的凋零。
现场少一双会急救的手
记者从刚结束的急救技能比武大赛中获悉,今年起不仅要求急救医生会熟练施救,也要求急救司机和护士会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相对简单的急救技能操作。市急救中心要求有条件的地方,每辆急救车出车时有司机、急救医生、护士和担架员各一名。
然而,再快的急救车也需在事发后的8至10分钟到达现场。心脏骤停的病人能否及时得到抢救,对其存活非常重要,一般在6至8分钟内采取急救措施效果最好,而每延长1分钟,病人的死亡可能性就增7%至10%。这就迫切需要现场目击者能有效及时地施救。
五六月间那唯一救过来的病人56岁,倒地后,家人立即呼叫急救中心,在调度员电话指导下,学过急救知识的女儿一边给父亲做胸外按压,一边等待急救车的到来。急救医生赶到后,立即做心肺复苏。病人在10分钟后苏醒,恢复心跳,嘴唇从紫转红,气道也打开了。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