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新城初具规模,奥体中心“落子”姚江新区,杭州湾跨海大桥、杭甬高铁助力宁波迈入长三角“同城时代”,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等让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近10年来,宁波城市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记者昨日从市规划局了解到,我市城市总体规划在引领城市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需要进行适当修改,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据现行的《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于2006年获国务院批复。经过近10年的建设,部分目标已提前实现:“两带三片双心”组团式城市总体空间结构初步形成;以港口为龙头,公、铁、水、空齐头并进的城市综合交通建设目标提前实现,根本改变了宁波末端式交通地位;功能齐全、布局基本合理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形成,城市服务功能得到提升;名城保护工作有序推进,环保设施逐步完善,城市环境不断改善。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城市发展面临转型发展等新形势,现行的城市总体规划需要在这些方面进行进一步谋划。”相关人士坦言。两年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宁波成为示范区的核心。与此同时,长三角、浙江省的相关规划也对宁波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网络等,我市布局了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了港口、铁路、高速、轨道交通等项目;随着“六个加快”战略部署的推进,新的城市发展空间载体也不断出现。
围绕新时期宁波城市发展的需求,城市总体规划应从更广的空间范围系统考虑宁波城乡生态格局,通过滨水绿廊、交通绿廊等营造城市特色空间,避免城市无限制蔓延扩张。要建立一个衔接紧密、有序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筑以“双快”系统为骨架的城市综合交通网络。
此外,我市还将落实国家和浙江省的战略发展要求,保障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和宁波梅山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空间;优化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谋划一批重点功能区块,如新材料科技城、鄞南新城、江北姚江新区、空港经济区等发展。按照全域都市化的理念,突破行政区划制约,加强区域统筹和城乡统筹,针对中心城外围区域发展缺少引导和管控的不足,进一步谋划城乡一体的管控思路,对中心城与近郊乡镇的建设用地空间进行统筹安排,实现规划统一管理,推动依法行政,强化规划的整体调控能力。(记者 范洪 通讯员 叶建明)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