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疫病等种种原因,每年都会产生一定数量的病害动物及其产品。如果处置不当,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疫病传播,而且还会对食品和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威胁。
“宁波地处沿海地下高水位带,病死动物无处可深埋,即使可埋也会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市畜牧兽医局专家表示,病死动物处理只能独辟蹊径。
近年来,我市在鄞州试点病死动物统一收集、集中处理、科学管理,并在北仑区建设无害化处理厂,在省内率先形成一套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新模式。
源头把关,防止病死猪肉流入餐桌
病死动物处理费工又费时,影响养殖效益。因此,长期以来,养殖户对科学处置病死动物缺乏积极性。
针对现状,鄞州在全区设立33个收集点,其中以存栏3000头以上的15家规模养殖场为重点,每家由区财政投资15万元,建设病死动物贮藏冷库及专用输送设施,这些收集点按照有“专用设施、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工作记录、追溯联单”的“五有”要求,实行标准化建设,规范化运行,过程化监管,保障病死动物在符合生物安全、环境保护要求的条件下暂存和清运。同时投资70余万元,购买了两台密封运输车,启动“集中收集、统一处理”运行模式。在积累一定经验之后,鄞州又对辖区内所有18个镇乡(街道)开展散户集中收集点建设,全面覆盖区内所有养殖场户。对于按规定报送的病死猪每头由财政给予补贴,从法规上和经济上确保每一头病死猪都在监控之下。
“埋没地方埋,烧又烧不了,病死猪有过随便丢弃现象。”在养殖户杨裕康看来,处理病死动物的确很头痛,“现在好了,专门有人上门收集,还能拿到一些补助。”
集中处理,实现无害化处置
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投资大,且设备利用率低,单靠一家家养殖户是很难实现的。市政府高度重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发改、农业等部门多次进行方案论证,确保万无一失。
在充分调查基础上,反复比较焚烧、高温高压、水解降解等方法的特点,最终,集自动化程度高、人畜接触少、运行成本低、环境污染极轻等优点的高温高压湿化处理法被采纳。
走进位于北仑白峰镇的宁波市病害动物处理厂,笔者发现周边地带无居民居住,生物安全条件较好。据介绍,厂区占地面积8700多平方米,总投资1800余万元,日均处理能力15吨,主要担负全市突发动物疫情应急处置和鄞州、海曙、江东、江北、镇海、北仑等六区日常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委托管理日常运行的一家固废处置公司的工作人员说,去年8月至今年7月,已收集处理病死猪52600头,其他病死畜禽380头,计400余吨。日常处置完全满足目前处理需求。
市畜牧兽医局负责人表示,尽管处理工艺目前还处于完善阶段,但从总体来看,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实现了变废为宝。在处理过程中,固体残渣变成了有机肥;动物油脂可用作工业油脂。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加大投入力度,在余姚、慈溪、奉化、宁海、象山等5个畜牧主产县(市)分别建设年总处理能力千吨以上的县级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厂,构筑病死动物“集中处置”全覆盖网络,打造畜禽生产“安全阀”。记者 孙吉晶 通讯员 康庄严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