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人都出去干活了,102岁的史悠存老人独自一人呆在家里看电视。此时,电视里正播放着老人最爱看的越剧《九斤姑娘》,他跟着剧情摇头晃脑,这位老箍桶匠的箍桶情结通过观看戏中“箍桶匠”的表演得到充分表达。
史悠存老人出生在新桥镇石柱里村,15岁开始箍桶,是我县最年长的箍桶匠。
手艺精湛活儿多
在史悠存老人的房间里,摆放着粉桶、米桶、馒头桶等木桶,这批家具是他60年前亲手为大女儿制作的嫁妆。现在,随着塑料桶的普及,这些木桶已经“退休”,终日陪伴着同样“退休”的史悠存老人。
“箍桶哎,箍桶!箍桶哎,箍桶……”有时,老人来了兴致,就会对着自己亲手制作的一堆木桶,高声吆喝几句。随即他哈哈大笑,笑意在他的脸上一圈圈荡漾开来,将岁月刻下的皱纹挤到了眼角。“曾经,我有一副箍桶担,担子的一头有一个椭圆形的木桶,高约40公分,桶盖一半是固定的,另一半是活动的,桶内放置各类工具,干活时,这个桶也当凳子坐。”史悠存老人兴奋地回忆道,“我的工具可多啦!除了木匠经常使用的刨、锯外,还有圆刨、板凳刨和圆凿。”
史悠存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8岁就给人放牛,一天,他奉雇主之命外出割青草喂牛。由于年纪小,力气不够大,直到太阳下山,只割到一小捆青草。拖着这一小捆青草回到雇主家,雇主生气地对他吼叫:“你瞧瞧,就你割的这么点青草,给你自己吃都不够,还想喂牛?”8岁的史悠存吓得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那一天晚上,累了一天的他饿着肚子睡在冰冷的烂泥地上,睡梦中,他拼命啃着“馒头”,只是“馒头”很滑,总啃不进嘴里去。一觉醒来,他发现自己握紧了一只小拳头,伸开这只拳头,他看到自己的手背被啃得红红的。说起这段历史,老人的眼眶里溢满泪水。他伤心地说:“讲起小时候的事情,我就要哭呦。”
在史悠存15岁时,这种终日担惊受怕、食不果腹的日子结束了,那一年,为了生计,他跟随堂哥学习箍桶手艺。“腰缠万贯,不如薄技在身。自从开始学箍桶,我就能吃饱饭了。”说到这里,史悠存老人原本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
跟随堂哥学艺的日子,史悠存积极性很高,堂哥让他干啥,他就干啥,从不说半句推脱的话。每天早上天一亮,史悠存就开始主动干活。堂哥说:“你不用起这么早,可以再睡一会儿。”史悠存总说:“哥,你再歇会儿,我先去练练手。”
堂哥干活时,史悠存总是偷眼认真看着。他说:“学手艺要靠自己脑子灵活,偷偷看着师傅干,看着看着就学会了,如果一天到晚总是问东问西,师傅会见你烦。”
经过了三年苦学,史悠存出师了,成为一名手艺精湛的箍桶匠,他挑着箍桶担辗转在村村岙岙箍桶。那个时候,箍桶匠较受欢迎,因为农村里家家户户都要用到箍桶匠制作的家什,尤其是有人家要嫁女儿时,箍桶匠更是必不可少。由于史悠存手艺精,他比别的箍桶匠更受欢迎。
“记忆中,我阿爸一年到头都在外面干活,没有空闲的日子。他的业务非常忙,这场活儿没干完,后面又有好几场活儿等着了,人家都说他箍的桶牢靠。”史悠存76岁的大女儿史雪金说。
在史雪金家,父亲60年前为她制作的各类木桶,现在依然完好无损。史雪金从柜子里拿出一只制作精巧的高脚点心木盘,这也是60年前史悠存箍的。这是过去家里来客人时用来放糖果的,整个盘子用六块同样大小的木板拼成桃花状,所以称为“桃花盘”,每一块木板拼接处很平整,显示出极高的制作工艺水平。
曾经造起三间房
按理说,箍桶匠的日子应该过得不错,在别人家里干活,吃饭免费,还有工钱拿,相对于那个时代绝大部分的农民家庭来说,史悠存也算“白领”了。但史悠存却是工匠当中最寒酸的一个。
史悠存出身贫寒,父亲早逝,母亲改嫁,让史悠存在童年时期过早体验了人间的辛酸。由于家里穷,他在二十七岁才娶到妻子,这在当时,算是晚婚了。十分不幸的是,他的妻子在生产第5个孩子时因血晕早逝,撇下他和五个年幼的孩子。五个孩子,最大的十三岁,最小的刚刚出生。怀里抱着嗷嗷待哺的婴儿,身后跟着四个小孩,史悠存流着眼泪埋葬了妻子,从此过上既当爹又当妈的生活。
如果外出干活路途遥远,夜里赶不回来,他就把一群孩子托给丈母娘抚养。每干完一桩活儿,一拿到了工钱,史悠存就把钱全部交给大女儿,请她用这些钱照顾好四个弟妹,而他自己却舍不得花掉一分。
在北风呼啸的寒冬腊月,史悠存往往只穿着一条单裤,甚至舍不得穿鞋子,冻得发抖时,他就咬紧牙关,有时,咬的太狠了,下嘴唇都咬出牙印来。回到家,大女儿问他冷不冷,他总是轻描淡写地说:“阿爸在干活怎么会冷呢?我还嫌太热!”
在别人家里干活,也有热心人想给他牵线搭桥,让他再娶个妻子,史悠存一一谢绝了。他笑着对别人解释:“我这一辈子别无所求,只希望我的五个孩子健康平安长大!”尽管是笑着说的,但他说完这句话,就忍不住流下眼泪。他小时候,作为一个没爹的孩子,也曾去过母亲改嫁后的家中,他曾体验过跟着继父生活的那种“惊弓之鸟”的日子,所以,他不希望自己的五个孩子生活在继母麾下,重蹈他小时候的经历。为了五个孩子,史悠存决定把独身进行到底。
孩子们渐渐长大了,原来掌管家庭财政的大女儿也已经出嫁了,史悠存自己掌管起家庭财务来。他见家中房屋破旧,想造几间新房子的念头越来越强烈。他开始有意识地为了造房子而赚钱,一个子儿一个子儿艰难地存钱。每次拿到工钱,除了必要的生活开支,其他钱全部存放在一个小木盒里。他悄悄自言自语:“假如有一天,这个小盒子装得满满的,就能造起三间新房子了。”
有了这个动力,史悠存干活更有劲了,他觉得每箍出一个新桶,就是为家中造新房多添了一分希望,有时,在箍桶时,还情不自禁哼起了小曲儿。
终于有一天,他的小木盒装满了,再放进钱去,盖子就盖不拢了,史悠存一个人抱着小木盒,咧嘴笑了。他请来工匠,自己也一起动手,造起了三间新茅屋。尽管只有一层,屋顶上的茅草两年就得重新换一次,可史悠存已经很满足了。
小木盒的使命没有结束,史悠存一赚了钱,依然往小木盒子里放。在年复一年的储存下,小木盒又满了。史悠存将原先的茅屋推倒,建成了三间宽敞明亮的水泥平顶屋。再后来,他又推倒了平顶屋,建了三间新水泥房,分楼下、楼上两层,这是他这辈子做的最辉煌的一件事。
“我曾经亲手造起了三间水泥屋,还是两层楼的。”虽然当年的新房子已经不存在了,但直到现在,史悠存依然对自己当年造房子的事情充满自豪感。这位老箍桶匠不提自己这辈子箍了多少桶,因为他箍桶的业绩通过一次次造房子展现出来了。
乐观修来百年寿
都说老箍桶匠史悠存的箍桶手艺好,箍的桶质量上乘,经久耐用,102岁的史悠存却说:“其实,我的身板比我箍的桶质量更好,医生说我身上的零件就像外国进口的,好着呢!”
从85岁开始,家人就不让史悠存出门箍桶了,让他在家安享晚年。目前,他居住在新桥镇东狮村大女儿的家中,每天或在家看看电视,或与人拉拉家常,或出门散散步。
“他是一个有信仰的人,每到周日,都要去教堂。”邻居感慨道,“102岁的人还能坚持每周去教堂,恐怕全世界也少有了。”
越剧《九斤姑娘》里有一段“石二”的唱词,这是晚年的史悠存最喜欢听的:我天亮要箍天亮桶,晏昼要箍午时桶,日落西山黄昏桶,半夜三更要紧桶……当听到戏里唱这个桶那个桶的时候,史悠存老人就骄傲地说一句:“这些桶,我全会箍嘞!”
天性乐观是史悠存老人长寿的秘诀,他喜欢走到人群中讲笑话。他说:“逗得人家发笑,当然自己也很开心。”他走到哪里,笑话就讲到哪里,他那爽朗的笑声就传到哪里。史悠存是个直肠子,有什么话就说,如果跟人产生一点小矛盾,他总是主动去沟通,从不把郁闷的情绪憋屈在自己的心里。他有一句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吃亏就是占便宜,开心是一辈子,郁闷也是一辈子,我这一辈子就是要穷开心!
家人说,除了生性乐观,史悠存老人并不懂什么养生保健知识,也从未吃过保健品,他很节俭,一粒米饭掉在桌上,都要捡起来吃掉。他这一辈子不喝酒,偶尔抽抽烟,但不上瘾。抽什么牌子的烟他从不讲究,都是后代子孙孝敬他的。老人家抽烟的理由是:“他们一片孝心买烟给我,我没事干就抽几口,不能浪费了,如果没有买给我,我也不浪费钱去买烟。”说完,又听到他老人家一阵爽朗的笑声。
每天早上,史悠存老人把一只鸡蛋打散,泡在方便面里吃,中饭和晚上各吃一碗米饭,吃完晚饭没一会儿就开始睡觉,一觉睡到第二天醒来。
在史悠存走过的102年的岁月中,他一直健健康康,就连患小感冒的日子都极少,仅有一次因不慎摔伤,住院治疗了8天,出院后没有留下后遗症。
很多邻居羡慕史悠存老人如此长寿健康,对他说:“把你吃过的饭碗送几只给我们,让我们也沾沾你的光。”每次听到这样的话,史悠存老人便哈哈大笑。
他还骄傲地逢人便说,今年重阳节,县里的领导专门来看望他,还给他送来了蛋糕和慰问金,他连声夸赞政府待老人真好。
中国梦·我的梦
只要共同努力 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
史悠存:我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这102年来,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现在活在一个好时代。祝愿祖国越来越好,祝愿大家都长命百岁!
(记者 郑丽敏)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