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记者昨天从市环保局获悉,经省环保厅立项,市环境监测中心开展的“环境空气中PM2.5生物污染特性及生物毒性评价研究”正式启动。据悉,此类课题研究在省内还是首次。
市环境监测中心开展的这个课题研究,将选取对氧化性损伤比较敏感的质粒DNA作为研究对象,对宁波不同区域或来源的PM2.5生物毒性进行定性或定量监测。
“PM2.5上附着的成分复杂,有各种细菌、病毒、有毒重金属、酸性氧化物以及有机污染物等。”市环境监测中心参与该项目的胡建林博士告诉记者,这些附着的成分,大大增加了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
“我们计划在市区交通干道、居民区、医院、学校等不同功能区设置取样点,来研究这些区域的PM2.5的组成成分以及这些成分对人体的影响。”胡建林说。
昨天,在市环境监测中心化学分析室,记者看到了一个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一个采样器。胡建林介绍,这个采样器可以采集粒径1~10微米的8种颗粒物,其中包括粒径2.5微米的PM2.5。
“这个仪器是模拟人的器官,看不同粒径的颗粒物能到达人体什么部位。我们把颗粒物分为8个层次。”胡建林说,在把不同直径的颗粒物分离出来后,再经过专业仪器测量,就能知道不同粒径大小的颗粒物对人体的不同影响。
“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实验来考察不同类型的口罩对阻挡PM2.5的效果,看看哪一种材质的口罩能最有效挡住PM2.5。”
在未来两年时间内,市环境监测中心专家将采集不同功能区、不同季节的颗粒物,进行生物污染特性及生物毒性分析,通过对生物损伤大小的比较,以确定环境空气中的哪些PM2.5上附着的成分对肺泡、呼吸系统的伤害较大。
同时,还将对同一区域中PM2.5生物毒性的昼夜差别和季节差别进行研究,绘制出PM2.5生物毒性的变化趋势,及分析其潜在威胁,为治理环境提供依据。(记者 林伟 通讯员 陈晓众)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