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
如何建设宁波贸易物流港,俞海宏教授给出了具体的路径分析:
一、实施港口物流运作能力提升工程。重点续建新建深水码头,增加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以及集装箱泊位个数;充分利用并整合码头岸线资源,改善航道锚地设施条件,尽快缓解港口锚地紧张状况。优化港口生产工艺和作业流程,整体提高港口通过能力;完善港口生产信息系统,加快港口网络和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应用物联网和GPS、RFID等智能化技术;重点建设在港集装箱、散货、业务管理系统,改进业务信息查询平台,打造数字港、信息港。
二、实施港口综合配套服务完善工程。建立宁波船舶交易市场,搭建船舶和船用设备交易平台,大力发展船舶交易、船舶租赁等业务。鼓励船务服务、海事法律、人才培训等行业发展,推动船货代、租赁、航运经纪人等中介服务快速发展。做好外轮供应(淡水、食品、油料等)、船舶维修、船务服务等,打造国际航运后勤服务基地。创新航运物流信贷模式,拓宽航运物流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完善航运物流保险服务,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试点梅山保税港区离岸金融,提供航运物流企业境外业务结算、融资、保值避险等全方位金融服务,提高港口资本运营率。
三、实施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工程。优化现有交易市场资源,以液体化工、铁矿石、煤炭、钢材、木材、塑料、粮油、镍金属、铜等为重点,积极打造大宗商品交易市场,重点建设镇海液体化工产品交易市场、余姚塑料城、镇海煤炭交易市场等17个交易市场,力争形成若干个在长三角、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交易市场。统筹规划建设一批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和交割仓,发展油品、铁矿石、煤炭现货即期交易,积极争取国家支持,逐步向现货中远期和期货交易发展,实现大宗商品的价格发现、套期保值和资产配置等功能;充分发挥第四方物流市场和行业电子商务网站作用,开展大宗商品电子商务,巩固提升大宗商品区域资源配置能力。重点发挥梅山保税港区进出口保税贸易优势,建设培育整车进口、先进装备、固体化工、船舶及船用设备、贵重材料、名贵植物、食品冷链等进口商品交易平台,初步形成高附加值产品国际供应链管理中心。
四、实施贸易结构与配套服务完善工程。增加宁波港开展国际中转业务的船公司数量,打造形成多条干线在宁波港交汇,多种中转模式齐头并进的新格局,启用中转信息平台,提高通关效率,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和信息服务,开发更多的国际航线,加大国际中转业务的业务比例。完善金融信息配套服务,积极发展离岸金融、海事金融、海上保险和资金结算,以保税金融租赁为突破口,重点发展船舶等大型设备的融资租赁业务。积极争取第二船籍登记制度试点,大力发展船舶和船用设备交易市场,探索推进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