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民生·城事 正文

预付卡五花八门 商家愿“打” 消费者愿“挨”?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4年03月31日 07:10   【 】 【打印
0

  表面上的“双赢”

  商家发卡,首先得投消费者所好,预付式消费卡投的是消费者哪个“好”?

  折扣。几乎所有的预付卡,在市场上多多少少存在折扣,即便是看上去价格很“坚挺”的预付卡。

  记者发现,如果从正规渠道购买,市面上多用途预付卡以及像银泰、三江、乐购、中石化等大企业发行的单用途预付卡,都需原价购买,但它们在二手市场上也并非“毫发无损”。记者找到一家网上红火的票务公司,老板表示所有的卡都有折扣,上述预付卡算是“硬通货”类,一般96折到99折之间可以买到。

  而一些美容美发卡、洗衣卡之类的“水分”就大了。我市一家美发店,单次洗剪吹的标价是68元,而如果使用预付卡,大约可以享受七折的优惠。“这已经算是好的了,我曾经遇到一家美发店,染、烫、护一体需要1000元,而使用预付卡只要300多元。”周小姐是典型的有卡族,对于预付卡的价格游戏规则一清二楚,“如果不是单次服务的价格太高,而办卡可以享受优惠,我不会选择办卡。”事实上,很多消费者与周小姐一样,认识到预付卡的风险,只是被商家的价格所“绑架”。

  经营风险转嫁消费者

  一名回收二手卡的老板介绍,除了商超卡、加油卡等价格坚挺外,很多预付卡在二手市场上的回购价甚至不到原价的一半。如某品牌洗衣卡她四折回收,五折出售;每年中秋前一些月饼券最低仅三折出售;健身卡、美容卡等,回收的价格很低,有些没品牌的还不敢回收,因为“风险太大”。

  事实上预付卡是经营者将风险转嫁给消费者的一种经营方式,预付卡的风险,基本上是消费者的单向风险性。主要表现在:一是损失了预交款的同期利息;二是预付卡的办理一定意义上限制了自由选择权;三是容易陷入一些不平等格式条款的陷阱;四是消费者权益处于不确定状态,由于消费者与经营者的信息严重不对称,经营者对自身经营情况非常清楚,有时在明知经营不善的情况下仍发售消费卡,而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预付卡,也就陷入了经营者的资金链条,最终有可能被“套牢”。记者 张燕

稿源: 宁波日报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