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三江视点 > 陈章升文集 正文
“大运河:我们未来的生活”全媒体行动系列报道(十一)

洛阳:翻开隋唐大运河这部厚重史书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4-05-19 07:55:33   稿源: 中国宁波网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含嘉仓160号仓窖遗址

 

历史遗存中散发的震撼

遗憾的是,我们来到洛阳,发现历史的繁华早已散尽,大运河的光芒只能在历史遗存中追寻。

在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一艘隋炀帝下江南龙舟模型无声地佐证着那段辉煌的历史。当年在上千公里的运河两岸,垂柳依依,龙舟绵延,“这艘龙舟长54.6米、宽13.65米、高12.29米,共四层100多个房间。据说,隋炀帝的船队浩浩荡荡,前面的船行走了两个月后,后面的船才开始出发。”王阁介绍。“从一艘龙舟便可看出帝王豪奢的生活,也可印证大运河两岸‘舳舻相继’的繁忙。”

大运河开通后,洛阳担负着南粮北运的任务,同时也成为南北贸易的重要商道。在洛阳大运河申遗点之一、当年的国家粮仓回洛仓遗址,记者为它的气势所震撼。只见这座粮仓东西长1140米、南北宽355米,中间东西向的街道宽28米,足可让现代的6辆汽车道通行。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王炬介绍,这里钻探出约700个仓窖,总储粮约1.93亿公斤。“这些仓窖呈上大下小的环形,仓口经过夯打防塌,整个仓壁和仓底经过火烧完全干燥,再涂有20厘米厚的青膏泥防渗漏,并铺有木板和竹席,这样的储粮技术比现代真空储粮保存的时间还长,前不久还有储粮专家来这里考察呢。”

在洛阳大运河另一申遗点、与当年洛阳隋唐皇城仅一墙之隔的含嘉仓160号仓窖遗址旁,王炬指着这个深6.2米,窖口直径11.1米的仓窖说:“含嘉仓有400多座这样的粮窖,每座粮窖能储25万公斤粮食,据此可推断其储粮12.5万吨。唐代天宝年间,全国储粮约1200万石,而仅含嘉仓的储量就达580万石,如此规模称得上是我国古代最大的粮仓。它历经隋、唐、北宋三朝,沿用了500年。”

王炬告诉记者,考古挖掘中,发现这座仓城井然有序,既有东西南北交叉的十字大街,又有遍布仓城的仓窖区,还有设在西北角的管理区,东南部的新潭码头则是唐代武则天时最大的运河码头,这里“天下舟船所集,常万余艘”。“这两个粮仓与大运河的开凿同时建造,佐证着洛阳大运河漕运的枢纽地位和其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

王阁认为,虽然隋唐大运河在今天的洛阳不复存在已成遗址,但是它背后反映的是中国古代高超的储粮技术和科技水平,它对现代粮食储备、水利科技等有借鉴作用。“除了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洛阳还将建造回洛仓、含嘉仓遗址博物馆等,这是运河带给我们的文化传承和保护。”

编辑: 崔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