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三江视点 > 龚一鸣文集 正文
“行走大运河”网络日记(三十一)

运河的兴衰与淮安的沉浮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4-06-02 07:15:42   稿源: 中国宁波网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黄河夺淮淮安拉开衰退大幕

  兴也运河,败也运河,淮安以“运河之都”的地位带来自身极度繁荣的同时,也埋下了其衰败的种子。据史料记载,自明中叶黄河夺淮入海后,淮河以北的漕运因黄河日益频繁的决口,以及河床逐步淤高而变得越来越困难。道光四年(1824年)冬,高家堰大堤溃决,高邮至清江浦一段运河,水势微弱,河运漕粮已不可能,清廷不得不于道光六年将漕粮改行海运。

  “雇商海运后,河运所占比重急剧下降,运河北段的航运价值基本丧失。”淮安运河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我。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铜瓦厢决口改道,运河有十余年浅塞不通。由于黄河北徙,主要负责治理江苏境内黄河和运河的江南河道总督失去存在的理由,在这种情况下,南河总督被撤裁,而以漕运总督兼摄。但随着漕粮海运的进行,漕运总督也成为闲职,淮安的政治地位进一步降低。

  与此同时,伴随着近代交通运输工具的兴起,淮安的水陆交通枢纽地位也迅速消失。据《淮安府志》记载,淮安自海运后,“云帆转海,河运单微,贸易衰而物价滋”。20世纪初,津浦铁路和陇海铁路通车后,淮安南船北马的冲要位置消失,客人大多改乘快捷便利的火车,从而使得淮安的客货运输、饮食服务等业务迅速衰落,随着漕粮海运的进行,河运失效,这里的商业“一落千丈”。据民国初年统计,清江浦仅有十万人,不足昔日繁盛时期的四分之一。

  古老的运河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利用运河、开发运河、发展运河文化旅游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淮安坚持‘在建设中保护里运河历史风貌’的原则,在大运河沿岸建设了九大景区,为淮安旅游业开辟出一条运河黄金水道特色旅游线。”淮安市文物局副局长李倩说。

  或许我们再也不能见到运河盛极一时的场景,但我们可以在运河博物馆看到运河的历史,在淮安的大街小巷看到运河给这座城市留下的痕迹,可以从当地的淮戏中听到古代运河的精彩,更能从淮扬菜中尝出由运河带来的南北菜系交融的独特口感。

编辑: 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