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民生·城事 正文

经历丽温战役、被解放军俘虏 一位95岁黄埔学员的曲折人生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4-08-17 08:08:19   稿源: 东南商报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一位95岁黄埔学员的曲折人生

在前天的聚会中,江方云(右)见到了黄埔军校同学杨竞。

为庆祝抗战胜利69周年,8月15日,奉化红十字会博爱志愿者服务队组织了一场9名抗战老兵聚会。已知老兵中,年龄最大的96岁了,其中5人是黄埔军校同学。记者采访了其中一位95岁的抗战老兵———江方云,听他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

东南商报记者 毛信意 文/摄 

古村寻访抗日老兵

奉化萧王庙镇棠岙村是一个古村落,因棠溪流经村里而得名;包括溪下、西江、东江3个自然村。农房沿棠溪两岸分布着。

江方云老人的家在西江村。记者进入村里,向一位老人打听江方云的家。老人说:“我陪你去。”

走过一座桥,穿过几条弄堂,来到一间木结构二层老楼房前。随着老人指引,只见一人正在门口水槽里洗两条小黄鱼。他就是江方云。

走进家里,被吸引的首先是一个老土灶;接着,感觉到脚下的地面高低不平、坑坑洼洼。没有女主人的家,显得有些凌乱。

院子中间有一个祠堂,叫钟秀堂,张挂着一块匾,匾上用繁体字写着“锺秀堂简历”几个大字,记录了钟秀堂毁而复建的情况。根据记载,这个钟秀堂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早些年曾毁于一次火灾,重建。1944年,又被侵华日军烧毁,同年,乡亲们再集资重建。   

江方云的祖祖辈辈都在这个院子里生活。据说,他家的房子是康熙帝鼎盛时期建成的。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了。当年日军在村里焚烧时,他家的房子也起火了,但是日本鬼子前脚刚走,乡亲们后脚就跑回来救火。因此,他家的房子还是保住了,只是留下了一些着过火的痕迹。

听说有记者来采访,邻居们也前来招呼。

“江方云家里以前很有钱的。”邻居们举了几件事来论证:第一,他的父亲是开店做生意的。如果生活条件不好,他不可能到宁波城里去读小学和中学;第二,解放以前,他家门口就浇了水泥地,土话叫“水门汀”。全村300多户人家,当时有“水门汀”的人家只有3户。第三,他家的房檐上有很多雕刻精湛的木雕装饰,还有做工精致的雕花窗。

“因为常常有人上门来要求收购雕花窗,担心被文物贩子盗走,前几年忍痛卖掉了。”听完江方云的话,记者看了看窗子,窗框上只是简单地拦着几根铁条。

采访中,江方云老人让记者看一条羊毛毯。“这是我与日军作战胜利后,分得的战利品。现在还垫在席子下面。”老人说道。

前往宁波读中小学

1920年2月,江方云在棠岙这个富裕人家出生。父母望子成龙,对江方云的教育非常重视。1926年,经亲友介绍,江方云被父母送到宁波四眼碶小学读书。凭着优异的成绩,他小学毕业,顺利入读宁波中学(当时称浙江省立第四中学)。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打响。在时局动乱中,与上海紧邻的宁波虽未被日军占领,却也多次遭到日机轰炸。1937年9月,日机肆虐宁波,栎社机场及江北岸火车站被炸;以后不断来袭,目标以灵桥为主,也滥炸居民区。

为了保存教育力量,确保师生安全,1937年8月,宁波中学搬迁到距宁波城20余公里的南郊胡家坟,借用西灵庙、张村庙等为校舍。学生们以扶手椅或八仙桌为课桌,以汽油灯照明,照常上课。就在这样动荡的环境下,1938年,江方云以优异的成绩从宁波中学毕业。

此时,宁波的抗战形势更趋紧张。对于刚中学毕业的江方云来说,面临着人生的第一次考验与选择。当时,与江方云同村的江志航,正担任镇海县长,领导当地的抗日救亡运动。于是,江方云去镇海找江志航,并在镇海县抗日政治工作队做宣传工作,发动和组织民众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 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