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汉章先生杜门编著情景。记者王鹏 翻拍
-走进第二批宁波历史文化名村⑦
从地图上看,象山半岛像是从浙东陆地伸向东海的一只脚,脚心即是东陈村。东陈,顾名思义,半岛之东,以陈为姓,素来是当地有名的文化名村。
这个幽静的小村庄里,曾走出过著名国学大师、北京大学国学创始人陈汉章。
冯友兰、季羡林、茅盾、傅斯年等等,这些名人都是他的学生。“陈汉章故居”这几个字,是季羡林用毛笔题写,落款时还特意加了个“敬”字。
他的同学,章太炎先生,曾称赞他道:“浙中朋辈,博学精思,无出阁下右者。”
今年是陈汉章先生诞辰150周年。探访东陈村那天,正赶上第八届“汉章读书节”在陈汉章故居启动。古村落内彩旗飘飘,灯笼高挂。昔日宁静安详的村落,平添了几分闹猛与喜庆的气息。
东南商报记者陈也喆 通讯员杨古城/文
记者 王鹏/摄
闻鸡起读,“书要多读”
“山川毓秀,丘壑钟灵,平原营宅,郁郁人文。襟带姆岭,遥接丹城,始建自宋,村号东陈”。
这是新编《东陈村志》中,文人墨客对东陈村的山水人文的概括。
来到东陈村,已是下午两三点钟的光景。穿过一条狭长的巷弄,绕过灰黑的屋檐,就能看到陈汉章故居。
有一个瘦弱的老人,正在清扫院子。他就是陈汉章最小的孙子陈维旺,今年75岁。
这是一个青砖四合院,两层楼房,属于晚清时期的砖木结构建筑,是由陈汉章的父亲陈昌垂造于清咸丰八年(1859年)。
故居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由学圃堂、缀学堂、老宅门、约园四处院落组成,已是县级文保单位。
陈汉章原名得闻,字伯弢,因喜爱《诗经》中“倬彼云汉,为章于天”的句子,后改名为汉章,号倬云。浩淼的宇宙浩瀚无边,犹如他渊博的学识与宽宏的品德。
他6岁能吟诗,少年时,与章太炎一起,师从于俞樾门下。人们只知道他是考不倒的“两脚书橱”,鲜有人知他学贯经史的背后,是“惟有夜来凉月下,梅花影伴读书灯。”
陈汉章故居中,挂着一副对联“声震文林业堪垂世,香浮学圃人尽鉏经。”这副对联,还有一段来历:
过去,鸡鸣三遍方为天亮,农户也以鸡鸣作为下地种田的闹钟。村民世代口口相传,少年陈汉章勤学苦读,往往在公鸡未鸣时,就到约园读书。
朗朗读书声,惊醒四周的村民,让他们误以为天已亮,可以下地干活了。
在陈汉章的影响下,村民们都带经而鉏,“鉏”通“锄”。也就是带着经书,背柴砍柴,一有空闲,就抓紧读书。
陈维旺说,祖父弥留时,一一吩咐儿孙辈:“书要多读”。在祖父的影响下,孙辈们每日遵嘱学习三小时,每日读书练字,从不停辍。
陈汉章的一生,致力于史学研究,弘扬国学的发展与人才的培养。
当代不少著名学者、文学家、历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如冯友兰、顾颉刚、范文澜、茅盾、许德珩、季羡林等人,都出自他的门下。他总纂的民国《象山县志》,被誉为江南四大名志之一。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