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 帚。
塑料簸箕。
幢 篮。
蒋通元坚守竹编之梦
提到67岁的澥浦镇竹匠师傅蒋通元,好多人可能不认识他。可谁知道,早在10多年前,宁波电视台记者为了制作一档老手艺专题节目,在宁波大市范围内仅剩的十余名竹匠师傅里选了又选,选中他做现场展示。
蒋通元的技艺好在哪里?
他从门背后随手拿出一顶竹斗笠展示。
我们举起它往空中一照,顿时被竹篾的细致所征服:斗笠两层龙骨,靠近囟门的24根龙骨,外沿一圈48根龙骨,每一层龙骨之间压着的细竹条不多不少30根。这些精密的竹片,将阳光剪出了细细碎碎的影子。
这样一顶外形普通的斗笠戴在头上,轻巧、牢固,谁能想到竹匠师傅如此独具匠心呢?
蒋通元如今的工匠铺设在自家车棚。数平方米的小房间,半空中一只灯泡幽幽照射着,一根竹竿横在灯泡边上,挂着做好的竹篮。还有几个小物件搁在柜子上。
老竹匠显然不肯放弃旧日的好时光,一个人眯缝着眼睛蹲在地上,借着昏暗的灯光摸摸索索理着一堆材料:竹筒、竹段、竹竿、竹片、竹条。这都是不同物件的各阶段材料,事先剖好,做的时候随手一取,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毛竹原料是老人平日去市场购买的。
工具也简单:竹刀、锯子、剪刀,更重要的是一双手。
蒋通元是一个手巧的人,他的妻子兴致勃勃地拿出了多年累积下来的精致物件:簸箕、龙雕食罩、幢篮、果篮,甚至还有宝塔、凉亭等。做日常物件讲究一个精致,做工艺品则是讲究一种意境了。
蒋通元说,自己13岁入行,拜师学艺,手中的活一直没断过。50岁那年,他从镇海机床厂退休,在郑家街上(澥浦镇一条老街)开了一个篾竹加工场。老加工场的位置现在郑氏十七房景区内。回忆当时时光,店外人来人往,相熟的顾客笑眯眯走进来说一声:“蒋师傅给我打只幢篮,给囡囡添嫁妆。”
篾竹加工场内精致的物品一件接一件地做出来。有时到了吃饭的辰光,还不能放下手中的活。
蒋通元说,竹匠活不能急赶。一赶,活便会坏了,名声也就倒了。
蒋通元的篾竹小店开了好几年,慢慢地顾客越来越少了。倒不是蒋通元做东西偷懒、手艺不好,而是便宜的塑料制品盛起。“花5—10元就能买到同类产品,谁还愿意买竹器呢。”蒋通元不胜感慨。
现在,蒋通元做一只手工食罩,收手工费200元,加上原料100元。顾客得花费300元去买。食罩的活要整整做两天才完成,中间还要雕龙刷漆。对普通老百姓来说,食罩是家中常见常用的物件,谁会花这么多钱去买一只呢?即使它可以长久地用下去,也没有作为传家宝的意义。
一只300元的食罩什么样?蒋通元专门拿出来给我们看。食罩直径60多厘米,编成田字纹。有罩底、罩身、罩顶,安了龙骨。罩身花纹透气,眼子开得小,苍蝇飞不进去。罩顶盘着一条小小的竹龙——这是把手,便于把食罩拿起来。竹龙还专门上漆。这份手艺,很符合蒋通元一贯的精致。
如果是打篮子的话,最多一天两只篮子。
他又另外拿出了幢篮,做成古代多层食盒的模样。篮身用细万字纹编成,不透风。顶上的罩子用细竹片编出了四朵红玫瑰。这是结婚专用品,他做得格外用心。提手上安了铆钉,边缘的大龙骨上绘了四条龙。“这件东西,花钱都没地方买去。”蒋通元的老伴在边上说:“如今竹匠师傅很少肯这么用心做了。”
蒋通元这份手艺,没有徒弟。他说:“成败在一人。”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