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民生·城事 正文

质量至上 宁波轨道交通建“百年”民生工程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4-10-23 06:54:37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质量至上,建“百年”民生工程

9月份以来,轨道交通“质量月”活动在建工程全线展开。今年轨道交通“质量月”活动以“落实质量责任,实现‘三个提升’”为主题,分“动员部署、专题活动、总结提升”三个阶段进行,先后开展了现场观摩交流会、工程质量隐患整治、试运营服务质量提升以及主题摄影比赛等各项专题活动。

我市轨道交通建设始终突出质量为先,以精细化管理,坚持把好材料工艺关、质量管理高精度和严格落实参建单位主体责任,对工程质量从源头开始进行全过程管控。开工以来,已交工验收的工程质量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冯瑄 徐昭 章才金文/图 

笔直挺拔的墩身,整齐划一的箱梁支架,一尘不染的钢筋加工模板……远望过去,钢筋搭建现场宛如一幅幅风景画。这是前不久1号线二期大碶站“质量月”现场观摩会上的场景。

目前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已经投入运营。2号线一期工程建设正“快马加鞭”,按照计划明年底将投入试运营,届时宁波将形成“十”字轨道交通网络。随着出行更加便利、交通更加顺畅,不少市民开始关注“宁波地铁质量怎么样”、“建设过程中如何把好质量关”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今年的宁波轨道交通“质量月”期间,记者采访了我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安质处相关负责人,揭秘打造“百年工程”的“密码”。

密码①

制度优先,“三检制”责任落实到人

质量管理,制度是保障。几年来,轨道交通先后出台了验收管理办法、试验检测管理、关键工序验收管理和安全质量问责制等14项质量管理制度,建立企业自检、社会监理、政府监督三级质量保证体系,明确建设单位、参建单位和项目负责人三级质量责任制。“我们严格控制每个施工工艺和工序的质量,保证每一个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各级质量管理对象的检查覆盖率和检查频率。”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安质处主任工程师邹玉生说。

与之相配套的,轨道交通还建立了质量责任追究考核机制,每年与参建单位签订质量安全责任状,对存在质量问题的施工、监理单位给予严厉的违约金处罚。

密码②

严控源头,把好原材料质量关

为了打造精品工程、百年工程,轨道交通坚持把好材料关,对工程质量从源头开始进行全过程管控。对轨道交通工程的主要材料如钢筋、混凝土、盾构管片及防水材料实行统一招标、统一管理,严控原材料质量。

“这样的模式在全国地铁领域里算是不多的。”市指挥部安质处相关负责人说。例如明确要求使用闽江砂,杜绝使用淡化海砂,碎石要求经过反击破处理和高压水冲洗,并使用专仓存储。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隧道管片生产所用的钢筋、水泥、碎石,特别是防水材料以及管片模具、拼装过程中所用的“U”型螺栓等全部是实行“甲控”或“甲供”。

不同于土建材料的“甲控”或“甲供”,轨道交通机电设备安装实施“甲招”。在机电设备招标阶段,兼顾材料的“优质”和“低价”,实现“好中取优”的目标,如在车辆、牵引系统、信号系统、屏蔽门等项目设备招标中均选择了行业内性能最稳定、技术最领先、业绩最丰富、安装维护最方便的优秀企业,从而保证机电工程的设备材料质量、单体调试质量,关键设备材料检查率达到100%。

密码③

“样板引路”,创新工程质量验收机制

为了对工程质量过程进行有效管控,轨道交通建立严格的工程质量验收机制,推行质量红线。加强关键工序、节点条件、首件验收(样板工程)和单位(子单位)工程的质量检查和验收,重点做好隐蔽工程质量分阶段验收。

“样板引路”是我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验收机制的一种创新。栎社国际机场站是2号线一期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和公共区装修的先行“样板工程”。

在今年“质量月”期间的一次观摩会上,记者在栎社国际机场站看到,站台区所有屏蔽门均已经加盖塑料膜并在外围用铁栏杆保护,设备区的空调处理机组都包裹了保温装置,今后运营时冷气在传输中不容易降温。而在站厅层,已有一个基本完工的300多平方米的公共装修区域。无论是吊顶,还是立柱,都采纳了中式窗格,用上了“云纹”图案,在吊顶的色调上采用了深蓝色。

作为机电安装和装修的“样板站”,意味着今后2号线一期工程部分站点的机电设备安装、公共区装修和主要施工工序的质量要以其为参照,统一标准、严格设计要求和规范。据悉,除栎社国际机场站外,还有客运中心站、外滩大桥站、大通桥站等车站将作为2号线一期机电设备安装和公共区装修的“样板站”。

密码④

着眼长效,持续推进标准化建设

宁波轨道交通持续推进质量管理标准化建设。五年来,通过3条线的建设,轨道交通已确定土建、机电工程质量评定标准,规范混凝土浇筑、防水材料铺设、盾构管片生产与拼装等关键工序的标准化管理,制定了《工程质量检测技术与管理》、《盾构管片破损修复管理规定》和《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标准化》等一系列标准化文件,严格控制每个施工工艺和工序质量。

为形成工程质量管控的长效机制,轨道交通统一结构形式、采用成熟可靠、易于操作的工艺,形成了三个方面的设计标准:一是基坑设计的基础指标和原则要求;二是高架墩身、箱梁等材质和规格等设计标准;三是现场调整的适用指标,比如承台顶标高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进行多大范围的调整,由施工和监理单位根据现场情况调整。

建立“三大中心”,质量管控“无死角”

目前轨道交通已构建监控中心、测控中心和试验检测中心三个中心,作为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保证各层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开工以来无任何质量事故发生,已交工验收工程质量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监控中心“管”安全。第三方检测单位通过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和现场的互动机制,建立“三图四表”作为数据分析,提供专业的技术分析和监测管理服务。同时,第三方监测单位对开工的站点每周进行1-2次抽检,保障监测深入到底。

与此同时,风险咨询单位在工程开工前,要对整条线路进行总体风险评估,对重大风险源制定控制措施;同时,通过现场巡检、视频监控和监测分析,对重大风险源进行动态监测。当监测数据超过设计指标或认定的报警控制值时,监控中心就会发出预警,及时召开预警专题会议,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测控中心“控”质量。测控中心为施工单位提供测量技术保障,并对关键工序实施复核把关,简单来说就是对工程进行跟踪定位服务。数据显示,开工至今,该中心累计对工程复核把关超过1560余次,合格率100%。三条开建的轨道交通线路已完成的67条盾构顺利贯通,合格率达100%。

试验检测中心“检”样品。作为轨道交通建设独立的第三方检测单位,对整个工程实体进行检测,集中完成所有监理单位的平行抽检试验,要求监理单位的平行抽检频率为施工单位的20%。2009年轨道交通开工至今,中心已经进行了4.5万个(组)样品检测,样品合格率达99.5%。

编辑: 陈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