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民生·城事 正文

余姚医生捐干细胞:我感觉自己好像多了个女儿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4-12-05 07:12:50   稿源: 宁波晚报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我感觉自己好像多了个女儿”

孙益在捐献造血干细胞。

□宁波晚报 记者 童程红 通讯员 张志平 姚圆圆

12月1日下午,余姚市中医院骨伤科医生孙益在省中医院捐献了110毫升的造血干细胞,第一时间被运送到北京,为一名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两周岁女孩带去了希望。

孙益是余姚市第4例、宁波市第35例、全省第21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昨天,提到这一次的捐献,孙益说:“这是我和这个小女孩之间的缘分,我感觉自己好像多了个女儿。”

记者从宁波市红十字会获悉,目前,我市已经有5500余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9年前就成为捐献志愿者

孙益今年33岁,是余姚市中医院骨伤科的一名主治医师。早在9年前,也就是2005年,还在浙江中医药大学就读的他,在一次班级活动中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孙益说,自己是学医的,对于这些能够治病救人的事,总有种义不容辞的感觉。

4年前,孙益接到了电话,他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了。但后来的高配没有成功。孙益的心情一度跌到了谷底:“听省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说,一共有5人初配成功,但最后没有一个高配成功的。可以想象,这对患者和家属是多么大的打击啊。”

今年9月的一天,孙益再度接到了省红十字会的电话。这一次,电话那头传来的是高配成功的好消息。“要知道,非亲缘关系间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几率不到十万分之一,这就好比中大奖啊。”孙益说,一放下电话,自己就高兴得蹦了起来。

为捐献不到3个月减重5公斤

孙益1.73米的个头,原本有70公斤,也算是标准身材。但为了让捐献更顺利,他觉得有必要让自己更精壮,于是每天抽时间慢跑、快走,3个月不到就减掉了5公斤。

他对饮食也颇为注意。高脂、高盐、油炸的食物根本不碰,烟酒不沾,连平时爱吃的小海鲜也吃得很少。孙益担心受捐者是过敏体质,自己如果经常吃海鲜,会不利于移植的顺利进行。

妻子和父亲都支持孙益的选择。孙益的妻子是北仑区中医院的一名医生,得知丈夫配型成功,她也很高兴。孙益的父亲多次嘱咐儿子不能半途而废。就连5岁的女儿,听说爸爸要用自己的血去救人,也认真地点了点头,但又心疼爸爸要抽血,要打针。

在等待捐献的近3个月时间里,孙益的“待遇”明显上升,在家里妻子不让他操劳,父亲变着法给他补充营养。

受捐者是个两岁的小女孩

11月中旬,孙益接到省红十字会的电话,说是受捐者病情稳定,捐献不久就要开展了。这时候,孙益才知道,受捐者是一个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两周岁小女孩,“两周岁,比我的女儿还小,人生之路刚开始,却要遭这么大的罪。”

11月27日,孙益入住省中医院准备捐献。连续4天、每天2支的动员剂让他腰酸背痛头晕脑涨。动员剂是一种刺激造血干细胞快速增殖并进入外周血管的药物,会造成人体多种不适,孙益的反应比一般人还要重一些。原来挨着枕头10分钟就能入睡的他,现在需要三四小时才能入睡,而且半夜都会醒来几次。院方提供了止痛药,但孙益没有用:“能扛就扛,吃药多少会影响造血干细胞的质量。”

12月1日下午,捐献开始了。过程相当于捐献血小板:捐献者双手手臂都连接着导管,血液从一端出来,经离心机分离造血干细胞后再输回体内。在近4小时的时间里,孙益一共捐献了110毫升的造血干细胞。这些“生命种子”当天就被运送到北京,移植到了小女孩体内。

编辑: 崔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