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校企合作实训室进行实战演练。
目前正值校园招聘季,与本科院校“就业难”形成对比的是,宁波城市职院却“风景这边独好”。为保障学生高质量就业,这所连续5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8%左右的高职院校,“好就业、就好业”已成为该校就业工作新常态。
高职生从“好就业”到“就好业”
近5年来,宁波城市职院毕业生的社会需求,一直保持旺盛的趋势,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8%左右。在浙江省教育评估院公布的2012届毕业生一年后就业率排名中,以98.23%的就业率名列浙江省高职院校第二。在第三方调查机构麦可思公司的调查统计中,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情况,也普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但是宁波城市职院的目标并没有停留在此。近年来,学校在保持高就业率的同时,更关注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积极帮助毕业生从“好就业”走向“就好业”,很多毕业生成为了就业大军中不折不扣的“佼佼者”。
盛孝龙,该校2013届毕业生,现就职于宁波和美金峨园林建设有限公司。短短一年时间成了公司骨干,担任景观项目部项目经理,年薪16万元。曾参与主管的工程有“宁波水木清华二期工程”、“奉化金钟路改造工程”、“奉化西坞水环境工程”等。
卜静娜,该校2013届毕业生,现就职于杭州中汇会计师事务所。毕业当年,一次性通过被称为“中国最难的三门考试之一”的注册会计师6门科目的考试。据会计专业教师吴慧萍说,“像她这样毕业半年内,就一次性全部通过的概率,可能只有千分之几”。
这些毕业生的优秀,源于自身的努力,也得益于学校就业工作“重质轻率”的思维转变。近年来,学校通过以责任文化打造职场软实力、以校企合作锻造求职真本事、以四大工程服务就业指导全覆盖等方式,多措并举,全面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以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打造职场软实力
2009年开始,学校以《职业素养与职业发展》课程教育教学为引领,以模拟或真实公司制为实践平台,实施三个课堂联动的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工程,使课堂教学认同、日常养成固化和社会实践提高三个过程有机融合。8个二级学院根据各自的专业特色成立了“集团公司”,每个班级也成立了“分公司”,将行业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引入学校,同学关系成了“同事”关系,往日的学生班长成了“公司”的“执行经理”,同学成了“公司员工”,学生的日常综合表现成为考核该“公司”经济效益的指标。
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扎实推进带来的明显效果,就是大大强化了学生职业道德、诚信品质、敬业精神、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职业综合素质。
以校企合作锻造求职真本事
近年来,学校实现开放、合作的社会化办学模式,校企合作经历了“顶岗实习”、“订单式”两个阶段,目前已步入以联盟化为标志的“深度合作”阶段。2011年,旅游会展、城市园林、创意设计等7个基于行业的产学研联盟成立。2012年在产学研联盟的基础上成立了滕头园林学院、九龙国际物流学院。2013年由学校牵头成立了宁波旅游学院、宁波市旅游行业指导委员会、宁波市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开启联盟化校企合作新模式。
目前,学校共建成11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187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每年订单式培养人数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63.4%,每年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人数接近当年毕业生人数的100%。
前不久的“双十一”大促,学校电子商务专业300多名学生与罗蒙公司合作,创下过亿销售额,并协助罗蒙问鼎天猫西服套装类目销售冠军。
以四大工程服务就业指导全覆盖
近年来,学校招生就业处牵头,各二级学院协力,建立了多层次、广覆盖的就业能力培训体系。以“就业能力提升工程”的形式,通过专家讲授、模拟竞赛、实践体验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拓宽就业思路、转变就业心态、提高求职技巧。近三年学校共举办校级综合性就业能力提升班6期,院级专题性就业培训班36期,培训学员达4360人次。
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措施,开展“小型化、专业化、行业化、专场化”的校园供需对接活动,实施“就业岗位拓展工程”。以2014届毕业生为例,共举办校园招聘会10场,就业宣讲活动30余次,推荐就业岗位近5000个,确保每一名毕业生顺利就业。
学校还积极做好“创业扶持引领工程”。2013年,《宁波城市学院学生自主创业资助申报办法》正式出台。近三年,毕业生的创业热情不断上升,根据第三方调查机构麦可思公司2012年的调查统计,学校毕业生毕业一年后的创业比例为4.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8%。此外,学校还通过“就业帮困援助工程”帮助贫困生就业。学校2014届家庭贫困毕业生共有460人,通过就业帮扶,100%实现就业。□宁波晚报记者 沈莉萍 通讯员 郑俊朋 文/摄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