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着力践行履职为民,努力促进民生持续改善
助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投入力度,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社会事业发展与群众期望仍存在一定差距。为此,我们针对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问题,在认真做好前期调研的基础上,以主席会议形式组织召开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协商交流会,邀请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与政协委员、市民代表进行协商交流。针对委员和市民代表提出的诸多问题,区政府和相关部门主要领导认真解答,并就如何做好下一步工作作了说明和承诺。我们还组织委员视察了区文化艺术中心和澥浦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对如何更好发挥公共文化平台的公益性和惠民性提出建议。
倾情服务群众。坚持以促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努力做好服务群众工作。组织委员对西门菜场改造、农村截污工程、体育公园建设等政府实事工程,开展专题视察,并对工程建设情况加强跟踪监督,积极助推民生工程落实。发挥界别优势,根据征集到的群众“微心愿”,把界别活动与服务群众有机结合,围绕连心解忧“四送四促”(送文化、促提升,送医疗、促健康,送科技、促发展,送温暖、促和谐)主题,举办“界别活动周”,开展了赠书送智、广场咨询服务、联合视察“五水共治”、医疗健康讲座和“走亲连心”大走访等五方面活动。活动期间,区政协机关和各界别工委共举办各类活动26项,现场服务群众800余人次,走访群众600余人次,助推解决了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扩大了政协影响,展现了委员风采。如举办的有200多名群众参加的健康医疗讲座,深受群众欢迎和好评。
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注重创新群众工作方法,畅通和拓宽各界群众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组织开展“委员联系群众”活动。委员们深入村、社区、企业,与群众加强交流,既当各界群众的“代言人”,又做政协与群众的“连心桥”。深化创新政协工作联络室、委员工作室等履职载体,将其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要抓手,专门召开现场会,作了总结推广。推动各镇(街道)联委会通过政协工作联络室等载体,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努力打通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社情民意信息也有了更多的源头活水。一年来,区政协向市政协、区委区政府共报送社情民意信息600多条,有5条被中办和全国政协采用,其中有关油气管线使用年限问题的建议被中常委批示。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在全市政协系统和区党委系统名列前茅。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