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李良裕老人指出《新碶镇志》中的错误。 (记者张丹旭摄)
北仑新闻网讯(记者 张丹旭)近日,家住新碶街道高塘街88号的李良裕老先生致电本网,称“由新碶镇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上海辞书出版社于2005年12月出版的《新碶镇志》存在大量错误,其中书中表格数据错误率高达90%以上,文字内容错误也非常多。”
为了求证此事,记者来到李良裕家中。在老先生家中二楼,记者看到在一张不大的茶几上摆满了书籍、资料、笔记和眼镜,其中两本《新碶镇志》已被老先生翻得破旧不堪。据他的侄子介绍,老人虽然文化程度只有小学水平,但是从事过会计出纳工作,对数字非常敏感,自得到这本书开始就不停地翻看、计算,如今这两本书都被翻得破不成形,书上被注满了笔记,页面也翻起页脚,出现脱页现象。
多张表格数据均有不同程度错误,内容涉及多个章节
翻开《新碶镇志》,李良裕老人开始讲述这本志的错误。“这本志最大的问题就是数据错误,错误率在90%以上,前后数据统统对不上。”老人一边翻一边气愤地说。
《新碶镇志》42-44页是一份《1949-2003年新碶镇人口变动统计》,李良裕表示此表数据全部错误,以新碶镇2002年人口数量为例:当年新碶镇总人口为66156人,人口变动的两部分分别为自然变动增加314人,机械变动增加1428人,通过简单计算就可知当年的人口变动合计为1742人,这也就是2002年较2001年的人口增量,但是表格却显示人口增量为2866人,与1742人相差甚远。记者也随即对此表的其他几组年份数据进行计算,果然如李良裕老人所述,错误甚多。“从42-44页这份表格全部是错误的,每一年的数据都是自管自的,上下不能相连,都是经不起推敲,错误百出。”
上述错误还需要通过简单计算才能发现,但在第三编《开发》下属第二章第一节《海关》内多个表格却存在明显数量级上的错误。《1997-2003年北仑海关监管进出口贸易量情况》一表中,2002年的货运进口数量是8位数,总运量也是8位数,但是出口货运数量却出现了惊人的11位数。光出口货运量一项数据就比进出口总货运量大了250多倍。《1997-2003年北仑海关缴库税收情况》一表也存在上述问题,各年份单是征收税款这一项数据就大大超过了合计数据。
记者随即翻看了《新碶镇志》的其他表格后发现,包括《1996年暂住人口情况一览》、《1953-2003年家畜年末存栏数》、《日照及百分率》、《2003年主要街路商业分布情况》等在内的多张表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计算错误和前后数据矛盾,内容涉及《建置人口》、《自然环境》、《农业》、《商业》等下属多个章节。
姓氏统计重复出现,有的内容前后矛盾表述不清
除了表格数据错误,李良裕表示很多文字前后矛盾,让人哭笑不得。在第五编《农业》下属第四章第二节《家畜》文中,明确表述上世纪90年代新碶镇养猪业逐步规模化发展,至1999年养猪户达144户,户均养猪401头,这样算来应是57744头,但其后又说1999年全镇养猪30322头,系历史最高。这种明显的错误,让记者也目瞪口呆。
更为明显的错误出现在第一编《建置人口》下属第二章第二节《人口结构》中的姓氏结构内容,该部分主要统计新碶镇户籍人口中不同姓氏的人数数量。其中百人至五百人的姓氏共54个,包括姓“邵”的175人,姓“竺”的109人。可奇怪的是在十人以下姓氏中居然再一次出现“邵”和“竺”这两个姓。而“刑”和“元”两个姓氏,在十人以下姓氏中竟然分别出现两次,也让人摸不着头脑。
不仅如此,李良裕还表示在姓氏结构中“葛”姓被遗漏,“胡”姓的文字描述中也存在错误。文中说高塘许胡老胡家是出自柴桥芦江胡氏,李良裕表示这是明显错误的。“高塘许胡老胡家原本姓姚,是东汉大将军姚期之后,在明朝时改姓的胡,与柴桥芦江胡氏没有关系。”李良裕说,“这些都是胡氏后人亲口告诉我的,他们还流传一句话叫‘姚胡不对称’,指的就是‘胡’姓与‘姚’姓原本是一家。”
由于李良裕老人自小生长在高塘,加之年轻时又爱听老一辈讲当地的风土民俗、人物故事,所以对高塘本地,乃至新碶地区的情况都比较熟悉,特别是一些自身经历过的事情或是年轻时经常走过的道路,总是记得特别清楚。
说到道路,李良裕又有话说,他表示这本镇志中所述60年代前新碶通往县城的4条乡村道路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错误。
据老人所述,第一条路错误主要是途径点的顺序错误,从新碶到镇海县城应该先过长山桥,再过高河塘,而书中所写高河塘在先,长山桥在后;第二条路书中所述“算山至江南系镇大公路路基”,而镇大公路并不往算山方向走;第三条路,李良裕直言道路根本不存在。“这条路不仅途径点顺序有误,东西方向也搞错了,去镇海县城居然还要经芦江,芦江是在柴桥的。”李良裕说,“第三、四两条路不仅路段与前面两条路有重复,而且还属于绕路。”按找老人的话说,如果绕路也能算的话,那么从新碶先绕道至宁波也是可以到镇海的。
相比较而言,文字内容错误并没有数据错误那么多,主要集中在文字重复、语言前后矛盾、内容表述不清或表述错误这些方面。当然,李良裕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很多文字方面的内容需要当地熟悉情况的老人来辨别是否存在错误,自己对整个新碶的了解毕竟有限,只是对自己生活的片区了解较多。
相关人士建议,制定勘误表或订正后再版是可取的解决途径
在李良裕看来,上述错误只是《新碶镇志》所有错误中的九牛一毛,按照他的话说这本书上的错误真要细讲起来,三天都说不完,同时他要求将这本《新碶镇志》销毁重编。“这本镇志绝不能留下来,留下来只会误导以后编志的人,现在还知道这本志存在大错误,以后没人知道了,会拿这本错志继续来参考,所以决不能留下。”李良裕气愤地说,“现在趁我还活着,如果区里要求还要再编《新碶镇志》,我可以帮忙,但是这本志必须要销毁,如果不能销毁,我还会与出版社打官司。”
为了核实《新碶镇志》错误,寻求最终的解决途径,记者随即又先后走访区档案馆与区地方志办公室。区地方志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一本书存在错误是可以理解的,《新碶镇志》存在错误是可以确定的,但是否真有那么多错误,首先要联系主编,毕竟主编是最清楚情况的人;其次,所有的错误需要通过第三方机构验证,不能只听一家之言。
而区档案馆有关负责人通过查看以及简单的计算后发现该志的确存在大量错误,但是他觉得要召集销毁的可能性非常小。“这本书出版已经近10年了,要再统一回收销毁的难度非常大。”该负责人说,“如今也只有两个办法,一是相关部门组织人力进行错误核实,制定勘误表。另一种办法是认真订正后重新出版。”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