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这10年,老师们明显感到入学孩子在体格上的变化。
“现在的家长更注重饮食搭配,给孩子吃生长奶粉、进口维生素、钙片等营养品,自然发育得好。”大一班的班主任老师周颖告诉记者。
她的班上共有27个孩子,其中9成身高超过1.2米。个子最高的超过1.3米,看上去像小学生。个儿小的孩子,也是由于入学年龄相对小,平均身高在1.12米。
“我们幼儿园每学期两次体检,变化大的孩子仅一个月就长了0.97厘米,过完年回来,明显壮实了。”周颖谈到,到了大班,孩子坐公交几乎都要买票。而五六年前,同样是大班的孩子只有8成的人超出这个水平。
保健老师陈燕还拿出一份由宁波市妇幼保健院在2006年下发的0—7岁男、女童身长(高)的参数标准。
当时,60个月(相当于5岁)男孩均值110厘米,女孩均值109.4厘米;83个月(相当于6.9岁)男孩均值1.213米,女孩均值1.203。这个标准沿用至今,但明显与实际情况已有差距。
“隔壁班级就有家长,跑来给孩子打证明,说是去办公交的优惠卡。”周颖觉得,现在公共场所设置的儿童免票身高标准明显落后了。
再来看一组全国的权威数据——国家卫生部从1975年起,每10年组织对几个重点城市及其郊区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抽样调查。
最近一次是在2006年,当时公布的结果显示:30年间,6岁—7岁组的城区男童身高增长了5.3厘米,女童身高增长了5厘米;而郊区男童、女童身高增长速度更快,分别达到7.6厘米和7.5厘米。
而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2012年发布《中国0-6岁儿童营养发展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儿童生长发育水平已“接近西方发达国家同龄儿童的平均水平”。
记者了解到,这些年国内不少地方陆续在对免票标准作出调整,如2004年杭州将公交车儿童免票线从1.0米提高到1.3米;2014年合肥市也将儿童乘坐公交车免票线从1.2米提高到1.3米。
部门回应
年内准备重新研究标准 暂不考虑按年龄来区分儿童票
昨天,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宁波市客运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宁波市儿童乘坐公交车免票的标准,出自2005年7月1日实施的《宁波市公共汽车乘坐规则》,现在仍在沿用。
记者查到,规则是这样表述的:每位乘客可以免费带一名120厘米以下的儿童乘车。乘客带两名以上(包括两名)身高在120厘米以下儿童乘坐公共汽车的,应当由成年人陪同,并按实际人数每两人合购一张车票。
对比全国第四次儿童体格调查的数据,2005年,6岁组男童平均身高118.7厘米,女童身高为117.7厘米。平均120厘米的儿童免票标准线,符合当时情况。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