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群像
老干的开山修路之举,虽然当初有不少村民怀疑,却也有很多村民佩服其勇气。受其愚公精神的感动,去年4月开始,包括张帮万、盛云平、陈国平、钱万国等老人在内的很多村民,陆续加入到开路队伍中来。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一支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开路志愿者队伍由此组成。
70多岁的张帮万记得很清楚,去年4月初,他们几位老人决定,跟着老干一起开山修路。第二天,老人们把几根毛竹扛到了跃龙岗,在山岗上插上了三面红旗,那里将是他们的终极目标。
大家一边配合着把老干开出的初具雏形的山路加固拓宽,一边规划着在山道沿途建设配套设施。考虑到村民长时间登山会累,几个人就在山上的竹林里就地取材,在半山腰的平地上建了个养生竹亭。
造这个亭子颇费周折。村里没钱,购买材料的费用都是老人们自掏腰包。刚开始,老人们想用换下的废弃水泥电线杆做柱子,可以省点钱。村里的拖拉机手张国夫连夜将水泥杆子拖到山脚,可水泥杆子太重,老人们实在抬不上山,最终放弃了这个方案。改用毛竹材料,由村里的木工陈国平、张财全等人自行设计,施工。
考虑到登山的人容易口渴,陈国平还自掏腰包买来水箱和水管等材料,把山泉水接到了竹亭旁边;怕村民天黑走山路看不清道路,大家又自筹资金2万元,买来22盏3米高的路灯(杆),靠人力搬运至山路上的各个点,由村民张国恩负责安装接电……
龙屿村村支书张伟兴对村民们的义举评价颇高。龙屿村以前交通不便,出门就是三道岭,只有一条公路与外面相通,村民以种田和卖毛竹为生,艰苦的条件造就了村民吃苦耐劳的品质。如今,以老干为代表的村民将这种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开山修路,村里没花一分钱,全是老人们自己掏腰包。
如今,这条山路已经开始造福乡民,临近几个村的村民也到这里登山健身。村里对村民的义举也大力支持,调来挖掘机对开出的山路进行拓宽,村里还打算开出更长的山路,把村庄周边的10个山峰连接起来。
而这支开路志愿者队伍已有成员50多名,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虽然很多老人都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但大家同梦共勉,克服了一个个困难。
山高路远,愚公的故事还在继续。老干说,如果能筹到足够的钱,还要把这条路一段一段地铺上去,在跃龙岗的最高处造座两层楼高的瞭望塔,供游人登高望远。 东南商报 记者 樊卓婧 程鑫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