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突发·现场 正文

余姚田螺山遗址发现六千年前人工种植茶树遗存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7-01 06:49:47   稿源: 现代金报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如何断定是茶树而非其他?

形态、结构、茶氨酸含量皆相符

据了解,田螺山遗址此后又分别于2006年下半年、2007年上半年和2008年上半年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对于发掘中出土的疑似茶树根,一起参与田螺山遗址合作研究的日本东北大学植物学教授铃木三男和金泽大学考古学教授中村慎一进行了木材显微切片检测。

他们发现,这批树根芯部无髓,年轮的方向变化显著,年轮界限不明显,导管和纤维的细胞壁很薄,纤维直径及放射组织细胞较大。这些特征首先表明,出土的这批标本确为根部木材,而且这些树根的显微结构与栽培茶树一致,可以初定为茶树。

同时,为了妥善保存这些出土树根,考古人员将树根浸于清水中,并为防止树根变质,其间多次换水浸泡。2008年12月,部分树根和浸泡树根的水液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进行化学检测,经色谱检测,树根和水液都检出有茶树特征性成分茶氨酸。

而据以往的茶学研究已知,除茶树外,茶树的近缘植物茶梅中也含有微量的茶氨酸。为了进一步验证田螺山出土的这批树根是否属于其他山茶属植物,有关方面专家于2009年10月26日在遗址附近挖取了茶树及近缘植物红山茶、油茶、茶梅、山茶根样本;2011年5月12日在考古现场提取了出土树根样本,同时在田螺山遗址周围再次挖取活体茶树、山茶、油茶和茶梅树根,送到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色谱检测。

测定结果表明:田螺山遗址出土树根中有的茶氨酸含量达1493微克/克,接近活体茶树主根1881微克/克,而山茶、油茶和茶梅中的茶氨酸含量极微。从树根形态、解剖结构、茶树特征性化合物——茶氨酸含量等三个方面综合鉴定结果,由此断定这批树根为山茶属茶种植物的遗存。

如何断定是人工种植茶树遗存?

成片扎根于人工挖掘过的熟土浅坑

孙国平研究员举例表示,在田螺山遗址的第一次发掘中,在距地表1米多深的土层曾出土两片不规则浅土坑。

在略深的一个坑中,坑口范围土色呈深青灰色,与周围区别明显,且土质湿软,其间可见较密集的点状褐色腐朽植物痕迹。往下发掘,逐渐更大地暴露一些枝条状、块状或球状的植物根茎,含水量大,并从周围泥土中清理出一些碎陶片和烧土块等生活废弃物。浅坑坑口距地表深度相似,显露土色也与前者接近,只是边界范围不甚明确,根须分布比较集中,粗细共计达45根左右。

孙国平说,首先从平面分布位置关系来看,它们靠近干栏式建筑的一些带垫板柱坑,而且没有被周围同时期的密集柱坑打破,由此判断它们与这些柱坑代表的建筑单元原本应具有空间上的有机联系,“也可以说,这两片根须就处在干栏式建筑的附近。其次,这些原生的根须,成片扎根于人工挖掘过的熟土浅坑,基本可以排除其自然生长的可能性。”考古发掘表明,它们属于先民在此人工种植树木的遗存。

此外,在众多的出土文物中,其中一件小陶器有半环形把手,另有洒水小嘴,形同民间常用的小茶壶。孙国平说,这也佐证6000年前田螺山村落的人们已开始人工栽培茶树,并使用陶器煮茶、喝茶。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