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宁波新闻联播 > 镇海 正文

“火焰山”边的英雄——张鹏涯的钢铁人生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7-03 09:53:39   稿源: 镇海新闻网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火焰山”边的英雄——张鹏涯的钢铁人生

人民代表聘书(刘万伟  摄)

响应号召  万里支疆

新中国成立前,新疆不能生产一斤铁,一斤钢。当地的铁器工具都是由内地或苏联供应。

王震将军当时是新疆军区代司令员,他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决定在新疆建一个钢铁厂。这就是后来被毛泽东主席称为“十八罗汉”之一的新疆八一钢铁厂——毛泽东曾把 “一五”期间我国建设的3个大型钢铁厂、5个中型钢铁厂和包括八钢在内的18个小型钢铁厂比喻为三皇五帝、十八罗汉。

1951年5月,王震到上海考察,他决定把闲置的益华钢铁厂搬迁到新疆。经中央与华东局协调,益华钢铁厂的全套设备以极低的价格转让给了新疆。此外,他还动员益华钢铁厂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以及家属支援新疆。

8月初,在动员会上,张鹏涯以工人代表的身份,向党支部、新疆军区代表表态,表示服从分配,愿去支疆,为新疆钢铁事业而奋斗。之后,他把妻儿送回镇海老家,又返回上海等待支疆出发的日子。8月中旬,益华钢铁厂工人及他们的妻儿300多人,在火车的一声呼啸声中,出发了。

火车经过南京是用船摆渡。进入陇海线,开到西安时,需要改乘汽车。解放军开来20多辆美制10轮卡车,每辆车上坐12个人,车上还有10只钢锭模。钢锭模压低,倒是减少些道路的颠簸。

出了嘉峪关,一眼望去,人烟稀少,都是戈壁滩。有人思念家乡,暗暗流泪,还有两个人溜号。

河西走廊的尽头,是新疆与甘肃交界处,汽车队开始紧张了——据说此地还有土匪没有肃清,他们到处流窜,常常袭击单车。前面车队加上机枪,车上的解放军战士都拿着步枪。

从甘肃到新疆,几乎没有路。车队开开停停,还不断出现毛病。一车停下,其他车辆就得相陪,他们几乎天天要到半夜才到达宿营地。

一路上,尘沙扑面,吃的馒头都是夹沙的。西北偏僻,建国初期人民生活极度贫困,远比不上南方。在这里一筐鸡蛋几十只,只卖一元钱,一只大烧鸡也才一元钱。

从上海到迪化(今乌鲁木齐),他们一共走了18天。迪化是新疆的省会,可“马路不平,电灯不明,电话不铃”。那时候城内几乎都是黄土路,交通工具多是毛驴车、马车,很少能看见汽车。解放军的汽车队又向西开了四十多公里,终于到了目的地头屯河区。

上海支疆队伍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和热情的招待。每天,支疆工人八个人一桌,吃的是四菜一汤,有鸡、肉、萝卜、白菜等,而解放军那时吃的是粗粮,支疆工人的待遇当时真是非常好的。

从此,张鹏涯就扎在了迪化。除了1954—1962年妻子在八钢做绘图员时,两人在一起度过了8年,更多的时间是与妻儿分离的,主要靠电话和通信联系。电话很贵,很少打。寄一封信一般要15天,长的话要20天。镇海、迪化,两地的邮差是情感的传递员。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