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宁波新闻联播 > 镇海 正文

“火焰山”边的英雄——张鹏涯的钢铁人生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7-03 09:53:39   稿源: 镇海新闻网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火焰山”边的英雄——张鹏涯的钢铁人生

新疆工作三十年荣誉证书。

河中遇险  井下救人

在紧张的赶工期间,张鹏涯还有许多难忘的记忆。

1952年秋天,新疆突下大雨,天山上的冰雪也在融化,山洪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山下的木材眼看要被洪水冲走。

张鹏涯等八钢工人全部跑去抢救木材。跑到河边,看见浑浊的洪水发出咆哮声,水流很急。怎么过去?张鹏涯自幼在大海边长大,水性不错,就试着游过去。怕危险,他叫同小组的人在岸上等他。水急且深,他潜入河底摸着石头爬行过河,冰冷的河水冻得他全身发麻。

快到对岸时,有人喊:“张鹏涯,快救金祥!”原来,同事顾金祥被水冲走了。张鹏涯不顾胳膊疼痛,咬着牙再去河里。河对岸有早前来的工友使用的竹排,由于没有力气了,再像之前过河已不可能,他想用借助木排下河,但情急之下一脚踏进木排上的绳索圈套里,木排放进水中后,拉扯着他随波逐流,情况非常危险。

经验告诉他,在水中千万不要张口喝水,否则会被淹死。他紧紧抓住木排不放,忍不住就上浮呼吸一口气,一直坚持了5分多钟,木排被水推到岸边,他才获救。可惜的是,工友顾金祥被河水冲走,牺牲了。

还有一次是在上世纪60年代。炼钢需要用水,一般时候用自来水,可有时自来水压不够,这时候就要用到地下水了。

新疆冬天特别冷,八钢地下水的阀门都安装在井下2—3米深处,否则会被冻住,根本打不开。

有一天,张鹏涯远远看到有工友在用耙子往井下边捞什么,他就走过去。原来,下去打开阀门的年轻工友一个接一个没有上来,在井上的工友害怕了,不敢再下去,就想用大耙子把工友弄上井。

张鹏涯看了后,觉得不行,这样的铁耙子会使昏迷的工友受伤的。“你们去拿根绳子和氧气罐来。”张鹏涯大声地对井边慌张的工友说。他判断工友们是沼气(甲烷)中毒,他把氧气罐打开,往井下喷,以冲淡沼气,再背上一个氧气罐,身上绑着一根绳子,下井去救人。下去后,张鹏涯把三名工人一个接一个绑在绳子上,井上的工人再把他们往上拉,张鹏涯最后一个上井。下井的三名工友由于沼气中毒时间过长,全部死亡。为此,张鹏涯到现在也很悲伤。念叨着: “要是早去三十分钟就好了。”

说起这起事故,张鹏涯说,那时候的人文化水平低,基本安全知识没有。要是那三名工友背上氧气罐、系上绳索,也许就不会出事,真是白白死了。

在八钢一干就是30年。张鹏涯从一个普通电焊工,做到修理厂车间主任、机动科副科长、机械厂副厂长、劳动服务公司经理、集体经济管理处副处长等职。1981年,57岁的张鹏涯提前退休。回顾在八钢的三十年,张鹏涯简单地说,不枉此生。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坚硬,什么都不惧怕。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这样的斗争中、在艰苦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面前不颓废。”张鹏涯以及他那一代的钢铁工人都可以如此自豪。他在吐鲁番火焰山不远处工作,每天接受高温的炙烤,他是“火焰山”边的钢铁战士。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