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科教·卫生 正文

宁波教育系统结对余姚晓云村 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7-11 10:18:44   稿源: 中国宁波网-东南商报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宁波教育系统结对余姚晓云村

柯宏伟(右二)和村民在祠堂前合影。(资料图片)

晓云村,地处宁波余姚山区,是一个常住人口仅550人的“老人村”,在建设“美丽乡村”的道路上,它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7月8日,宁波市教育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陈纪明等一行带着帮困资金和物资,结对慰问该村8户困难党员,助该村20户困难群众实现“微心愿”。早在今年初,宁波市职教中心柯宏伟老师被选派至村里开展为期2年的农村指导员工作,短短4个月,他帮助农户解决鸡蛋滞销问题,为山区孩子寻找结对企业,为开发村里旅游资源出谋划策,充分展现了宁波教育的支农情怀。

李 宁

“老人最需要的是米和油”

7月8日,天空飘着细雨,早上9点,宁波市教育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陈纪明等一行出发前往晓云村。车子驶进山区后,一路上,山色空濛,翠竹掩映,溪水潺潺,远处还有人雨中闲钓。上午10点半左右,终于看到了隐藏在大山里的晓云村。

在村支书的带领下,宁波市教育局一行马不停蹄走访村里的党员群众。临近中午,村里的道路上少有人烟。晓云村方建刚村支书介绍说:“村里实际人口2500多人,但常住人口只有550人,其中空巢老人253人,孤寡残障32人,年轻人一般一年回来1~2次,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老人。”

宁波市教育局一行一边了解村里的情况,一边拐进了一条小道,沿着狭窄的石头台阶往上,由于布满青苔,雨天湿滑并不好走。在一个老式的木构房内,见到了年过八旬的老书记褚士元,他是村里的老党员,老婆身患残疾,夫妻俩都在晓云村土生土长。陈纪明为老人送上了现金和生活物资,老人们高兴地连连道谢。

“由于没有人照顾,我们会不定期上门调查,看看老人们缺什么。每户的答案几乎都一样,缺的最多的就是米和油,还有电扇等家电。”方支书说。

之后,宁波市教育局一行走访慰问了褚士尧、方海尧、姚爱玉等8户党员,他们之中,有的身患疾病,有的孤苦无依,有的生活困难。“希望这次的物资能给这些老党员们带来一些帮助,解决他们最迫切的实际问题。”陈纪明说。

据悉,宁波市教育系统结对晓云村以来,每年都会到村了解乡情民生。除了扶贫助困,还出资建设村子的基础设施。2013年,受台风“菲特“影响,村里的晓鹿溪道受损。市教育局得知后,专门出资修复了该溪道。

随着晓云村旅游业慢慢起色,来这里度假旅游的人开始多起来。进进出出的车辆没有地方停放,这个问题一度困扰着方支书。在宁波市教育局的帮助下,村里建起了停车场。“除了能够解决停车问题,每年旅游淡季,村民可以把砍下来的竹子堆放在闲置的停车场。”方支书说,“晓云村山林面积9794亩,大部分都是竹子,之前都堆在门口,路旁,很不美观,现在好了,一举两得。”

“只要是自己能做的,都会竭尽全力”

今年年初,宁波市职教中心柯宏伟老师被选派至晓云村,开展为期两年的农村指导员工作。刚一上岗,柯宏伟就接到了修订村规民约的任务。村规民约引导着一个村的风气民俗,对晓云村还不甚了解的柯宏伟,感到“压力山大”。

通过一次次向村支书、妇女委员、老书记、老党员等了解村情,一次次挨家挨户实地调研,柯宏伟发现,晓云村有个褚氏宗祠。

褚氏宗祠位于晓云村上村东溪西侧,始建于清道光,光绪年间重修。据相关考证,晓云村褚姓村民多为唐代永徽四年宰相、书法大家褚遂良后裔之一,一脉相承,有着共同的传统与规范。

“我一下子有了灵感,村规民约就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通过挖掘祠堂的传统内涵文化,取之精华,这些是最贴近村民的。”柯宏伟兴奋地说。

在晓云村,柯宏伟的主要工作是基层综合治理,从村庄的综合布局规划到居家养老互助模式的探讨,从村规民约的修订到化解邻里矛盾等等,不一而足。

前不久,李家塔村的养鸡专业户王乾坤犯了愁,由于缺乏客源,散养鸡蛋卖不出去。“这么好的鸡蛋,在城里有时候还买不到,肯定会有人要的。”柯宏伟得知后,在朋友圈里发动亲朋好友,推销起鸡蛋,最终卖了100多箱,共计1万多元,这让王乾坤乐开了花。

作为一名教师,来到晓云村后,当了解到村里的教育情况时,柯宏伟吃了一惊:“村里只有一所学校,全校45个学生,1~9年级共10个班级,30名老师。”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他找了一家企业商谈结对助学的事情。“只要是自己能做的,我都会竭尽全力。”柯宏伟说。

为村子到处奔波跑了近2万公里

“村子的发展需要产业支撑,村里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尚未完全开发。”为了拉动村里的旅游业,方支书、柯宏伟等人铆足了干劲。

据悉,晓云村风景秀丽,走进村子,很远就可以看到一座高高的拱形石桥,横跨在晓鹿大溪之上,这就是白云桥,初建于唐贞观年间,重建于清光绪十六年,历史悠久。桥下碧水长流,四周山麓巍峨,美不胜收。

据村里人回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晓云人把毛竹捆绑叠成竹排,通过水路把“山里货”运到宁波贩卖。而如今,一到夏季,橘色的橡皮艇顺溪而下,云河漂流让很多游客慕名而来。

“除了云河漂流,白云桥,村里还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柯宏伟介绍说,“新四军浙东纵队后方医院重建项目就坐落于此,常年免费开放,开展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为社会各界提供纪念先烈的活动场所。”

为了宣传晓云村的旅游特色,柯宏伟广发信息,广拉赞助。目前,村里正在全力开展新项目香泉湾度假村,为了项目的场地问题,柯宏伟在村里、乡里和市里之间来回奔波,短短4个月,已经开车跑了近2万公里。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