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航归来的高级士官群体。(通讯员提供)
北仑新闻网讯(通讯员 宛敏武 孙智超)有这样一群水兵:他们服役少则17年,多则30年,平均年龄43.8岁,有的已年逾半百。他们中有两人荣获全军爱军精武标兵,13人荣立二等功,69人获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
他们就是东海舰队某潜艇支队高级士官群体。
一支心系打赢的龙骨脊梁
隆冬,大洋深处,一艘潜艇待令执行水下发射任务。
舱室内,身着蓝迷彩、肩扛几道“粗拐”的发射技师姚奇峰,正静待发射“零秒”的到来。“发射!”指令既出,只见姚奇峰布满老茧的双手运指如飞,甄别要素、装订参数一气呵成。
鱼雷精准命中目标!此役,标志着共和国新型潜艇已完全具备水下大深度发射能力!
面对成功,姚奇峰露出欣慰的笑容。这位1986年入伍,见证几代潜艇转型发展的老兵,已成功发射了数百枚雷弹。
当年,作为国产潜艇首任发射技师,姚奇峰如履薄冰。从指令传递到操作动作、从接触按钮到运指用力,都进行了数万次的规范和练习,终于成长为支队名副其实的“第一指”。
从下达命令到鱼雷发射不过短短几秒,为练就这份“秒功”,姚奇峰苦练了7年。
那年初春,某艇担负战雷发射任务。一系列准备完备,潜艇进入发射倒计时。然而,正当“读秒”之时,发射管前盖却无法打开。危急关头,姚奇峰挺身而出,采取紧急措施,避免了重大事故。
“平时百炼成钢,战时亮剑必胜!只要有他们在,再大的任务都能完成、再大的恶仗都有底气!”该支队支队长胡信才如是说。在他的眼里,这个高级士官群体就是“刀尖上的刀尖”。
盛夏,上级组织潜艇超视距实射雷弹训练。潜艇潜伏深海,指挥员正在焦急等待一份报文。
报务室内,二级军士长杨东慧屏住呼吸。随着一张密密麻麻的数字报文从操作台吐出,杨东慧立即进行翻译、拟制报文,如精确的计算机程序一般,数秒内一份涵盖航向航速、经纬度等打击要素的电文,就放在了指挥员的案头。
任务圆满完成,面对上级发来的贺电,指挥员心中知道:正是杨东慧的快速翻译,为打击赢得了时间!
那年,上级组织潜舰对抗,艇长召集官兵建言献策。一级军士长王文生提出了瞬间快速下潜再机动攻敌的新战法。
潜艇瞬间快速下潜,极其考验舵手操纵水平,与会人员几乎同时把目光投向王文生,而他却拍着胸脯下了保证。
演习那天,该潜艇主动暴露在舰艇搜索范围,正当“敌”舰抄杀过来时,潜艇却插向海底避“敌”攻击。关键时刻,王文生死死控制潜艇姿态,快速浮至“敌”舰尾,打了对手一个出其不意。演习复盘时,当得知是一名士官的建议改写了战局,导演部举座皆惊!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该支队高级士官群体每年提出的意见建议达300多条,有的成为指挥员的独门绝招,有的纳入战法创新数据库,有的则被直接编入了院校教科书。
一支身怀绝技的时代标兵
2009年6月,120余位国内科研院所专家齐聚江城武汉,为一名士兵研发的成果作最后鉴定。
鉴定会上,一身戎装的内燃机技师刘雁武,从原材料配比、密封圈耐腐蚀性、耐高温性、密封性和弹性等方面,对研发成果作了详细介绍。最终,与会专家全票通过,一种新型密封圈研发宣告成功。鉴定结束,一些专家向刘雁武抛来橄榄枝,提出要与这个“大兵”合作搞科研。
“专家与士官一起搞科研立项、院校来函邀请士官授课、教授专程来向士官请教,这些新鲜事在支队已司空见惯。”该支队军务科长王刚的一席话,让笔者对高级士官群体心生敬畏。
2013年初,北方通用动力集团公司和中国船舶某研究所分别发函,感谢三级军士长、支队轮机技师吴刚排除重大故障一事,声称吴技师至少为厂家挽回了200万元的经济损失。
前不久,一艘靠泊潜艇因海水进入燃油系统导致柴发机组无法启动,短时间内精密偶件将受到严重腐蚀,数小时内可导致高压油泵报废,十几小时内可导致千万余元的柴发机组报废。该艇虽处于厂家保修期,但厂家在千里之外,远水解不了近渴!时间分秒必争,排除故障刻不容缓。很快,业务过硬的吴刚成了最佳人选。结果,他不负众望,经过紧急工作,成功排除故障。
“高级士官虽是战士身份,但干出来的活有时比专家还绝。”该支队政委徐四清由衷感叹。
采访期间,恰逢潜艇学院来函,特邀支队15名高级士官赴学院授课,笔者提醒让正接受采访的电工技师潘远平回去“准备准备”,一同接受采访的官兵插话,“没关系,他就是给教授上课也张口便来。”
潘远平确实厉害。那年远航,出海第五天空调无法正常启动,全艇上下期待潘远平的结论。只见他把鼻子贴在控制箱上闻了闻,当即断定分压电阻烧坏,然而该型电阻没有备件。精通装备的潘远平迅速从设备控制箱里找出同一阻值的电阻,安装后空调运转起来。
“部队建设需要专家教授,也需要解决具体问题的能手。特别在潜艇部队,像潘远平排除故障手到病除,是一种权威,有时连专家教授都难以替代。”该支队副支队长江宏伟坦言。
令人称奇的是,许多疑难杂症,高级士官通过电话“问诊”就能解决。一次,兄弟部队一艘侦测船的发信系统和终端机出现故障,舰队机关打电话向杨东慧求援。老杨“听诊”后,当即拿出处置方法,对方按此方法一试,果然灵验。
“其实知识积累得越多自己越没底、心里越害怕、压力反而越大!”技师肖海生坦言,他执掌的专业,仅带着一名新兵,中级士官“断档”,出海期间领导全指望他,他怕出错、怕解决不了问题……
高手常思怕!“怕”字当头,让这个高级士官群体人人奋勇争先,在精通专业上做足了文章。
那年,已担任技师的肖海生受命临时改选专业,新专业是潜艇跨时代发展的标志,但厂方提供的资料不全,连院校教员也知之甚少。肖海生一头扎进知识海洋绘图演算,光绘图的铅笔就用掉了40多支。凭着一股虎劲,他编写了27本教材,压缩了36条操作流程,改写了科研所提供的部分设备操作说明书,成了该专业的“开山鼻祖”。
“不论是博士出身的建造师,还是院士身份的设计师,装备使用的最后定论还得过高级士官这一关。”接装过程中,厂家一些不过硬的项目就是被高级士官“卡”下来的。
一次潜艇试航时,主控板继电器接触器损坏,差点酿成重大事故。故障分析会上,厂方一口咬定:问题出在人员操纵上。
这时,坐在一边的吴新强忍不住说:“我断定是产品设计缺陷!”随后他不仅指出问题所在,还当场提出了改进方案。次日,厂方按此方案开始批量生产设备。“平时较真叫板,战时保命保赢。”吴新强始终认这理。
一支敢于奉献的铁血硬汉
过硬的技术,给高级士官带来荣誉,也带来新的考验,曾有不少用人单位和私人老板想“挖”走这些“金疙瘩”。
那年,无线电技师王广发出差上海,一位开公司的同学对他说:“老同学,回来跟我干吧,保你年收入不低于20万。”出差归来当晚,他便和妻子商量,准备离队去同学那里。
“那怎么还留在了部队?”笔者诧异。王广发说:“第二天,我把情况反映给艇领导,领导一而再,再而三地劝我,最后连支队首长也来做我工作,是领导一句话把我给拉了回来。”
“什么话?”笔者问。王广发激动地说:“领导说,高级士官都是用金子铺出来的,想走是自私,是对党的事业不负责任。我王广发穷是穷点,说我不负责任我可不答应。”
“我后悔当初提离队,现在想想还红脸。住别墅我是为自己在干活,住舱室我是为国家干活,这价值本身就是无价。”王广发一脸欣慰。
是什么让高级士官舍弃繁华富裕,选择潜隐幕后、身居舱室,铆在狭窄闭塞的战位上?“忠诚、坚持、责任!”该支队政治部主任周建明给出了答案。
一支军队、一个国家,需要忠诚的人,去从事奉献的事业。采访中,笔者了解到一名高级士官的“奉献轨迹”——
2003年7月16日,电工技师潘远平和妻子在驻地刚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就接到出海通知。结果出海训练7天,妻子一个人在部队招待所呆了7天。2006年6月妻子面临分娩,潘远平休假陪妻子待产。正当妻子入住医院准备生产的时候,他接到一项特殊任务,只能含着泪吻别了妻子,一步三回头地走出了产房。分娩当天,他正随艇潜伏在深海大洋。2009年春节,一场三人婚礼在浙东某乡村举办。婚礼上,三岁儿子站在潘远平夫妻中间,当亲朋好友举杯祝福声时,妻子紧紧地抱住他,失声痛哭,这个补办的婚礼来得太迟了。2013年7月,潘远平母亲溘然离世,按理说驻地与自己家乡只需3小时车程,可这短短的3小时他却难以抽身……
那年5月,海军下达专项任务,刚做完结石手术的轮机技师杨志诚,第二天就参加出海。在海上,尽管他每天吞下大把的消炎药,但还是连续尿血一周。
去年11月,已宣布退役的一级军士长刘胜地向艇领导申请:参加最后一次出海!半个月后潜艇快返航时,他像与亲人告别一样把执掌阀门管路摸了又摸,走下舷梯时,含泪向潜艇敬了最后一个军礼。
同样即将退休的一级军士长于治军,每天依然爬进舱室搞装备、跟出海,艇领导劝他“休息休息”,他总是那句话:干一天就少一天了!
甘将此生长报国,誓为今世铸龙骨。以艇为家,勇担重责,他们深知:担子越重、行得越远、潜得越深,国家越有底、对手越没底!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