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科教·卫生 正文

宁波大学理学院本科导师制助推学生成长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8-01 07:25:44   稿源: 东南商报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给学生家里打电话,他父母接电话后还以为我是在诈骗,他们质疑,本科生还有什么导师?”、“低年级学生问高年级学生,本科生导师是干什么的,高年级学生回答:请吃饭的。”……日前,宁波大学理学院一场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研讨会上,导师们关起门来进行了集体“吐槽”,其间,更多导师分享了和学生在一起的温馨体会。

国内高校的研究生导师制已经非常成熟,而如何给本科生配备导师,导师“导什么”、“怎么导”却是困扰已久的问题。宁波大学理学院于2012年推出本科生导师制,经过三年时间的建设,已有近千名学生受益,并且探索出了一条特色路径。

周 浩 游玉增 吴立爽

按需分类:导师身上贴标签

“我想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就选C吧。”、“惨了,上学期几门课没过,我选择A吧”……听着,这可不是做习题,这是到了每年选换导师的时候了,宁大理学院的学子们又在“看菜下饭”了。

据了解,宁大理学院建立了“按需分类,个性指导”的导师制工作框架,以学生需求为导向,根据导师自身特点,首创将本科生导师分为四种指导类型,并对各类导师的工作职责、考核办法等进行明确,以此提高导师工作的针对性。

根据导师的指导特点,理学院将本科生导师分为四大类:A学业型导师、B科研型导师、C学科竞赛型导师、D素质培养型导师。

同时,理学院要求每一类型导师至少承担1项专项职责,例如A类学业型导师,里面的专项职责有A1指导学生考研、A2专业选择、A3培养学生教学技能、A4指导有退学警示的同学等,科研型导师则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发表论文、申请专利、指导学生参加科研立项等,学科竞赛型导师指导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类学科竞赛,素质培养型导师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有了这样的分类,理学院学生选起导师来就方便多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学院网上选导师时有将导师分类,比如有些擅长科研创新,有些擅长心理辅导,有些擅长帮助学习差的同学等等,非常人性化,这样我们就能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导师。”理学院12数基班魏沐阳同学说。

对于导师们而言,指导起学生来也有了针对性。“本科生导师既不像研究生导师,也与辅导员不同,辅导员很难有足够的精力去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本科生导师制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分类后,学生下一步想干嘛就很明确,我就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给予帮助。”理学院本科生导师李传忠副教授说。

本科生导师制实行后成效明显,近两年,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宁大理学院获国家级奖项34项,其中全国数学建模竞赛连续两年获多项全国一等奖;本科生考研率位列全校前列;因获得学分不够而被退学的学生人数更是直接降为零。

2013精算专业的张馨玮同学,曾因第一门精算课程考试未通过,一度对专业的认可度急剧下降,曾有放弃学业的想法,导师多次和她交流,并帮她分析美国高校的学习环境等,最终她成为学院首批6名赴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学习并获得奖学金的学生之一。

两张考核表:请客吃饭也是工作

“请别忘了填写一下表格”。每到6月中旬,理学院教务办老师都不忘提醒学院每位本科生导师填写一份导师自评考核表。在这份表格上有“和学生谈几次心?”、“与学生餐叙几次?”等考核内容。“看来,请客吃饭也成为我们的一项工作了。”有导师打趣地说道。

为更好地开展本科生导师制工作,在制定本科生导师制度时,学院就要求本科生导师们每学期至少完成指导内容的“五个一”:和每位学生谈一次心、和学生餐叙一次、走访学生寝室一次、参与学生活动一次、帮助学生解决一个问题。

除了导师的自评表,考核的依据还有一份学生的评价表作为对照。这张表上有对导师的评价、建议等内容。

考核激励政策必不可少。理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工作按学年考核,考核等级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

每年6月中旬,学院本科生导师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导师自评和学生评价情况,按不超过导师数20%的比例,讨论确定考核等级为“优秀”的导师。完成基本职责的导师考核等级确定为“合格”,反之为“不合格”。

从近两年的考核结果来看,“关心学生学业情况”的导师比例为100%;“定期与学生交流沟通”的导师比例为95.5%;“指导学生职业规划”的导师比例为94.4%,大部分导师都在学业、就业、考研等方面帮助学生解决了实际问题。同时,在学生评价的结果统计中,有27位导师评价是所带全部学生都满意。

考核、表彰多管齐下,理学院导师们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受益的当然是学生。

理学院11级科学教育专业的周一凡便是其中之一。当很多同学都认定了毕业后要做一名中小学科学老师时,在导师的帮助下她却有了自己的信念———继续读研深造,探索学术高峰。

四年来,她积极参加各类科研和竞赛。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都获得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同时,在导师的指导下,她的项目“一种捕鱼渔网及其分鱼收集装置”入选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并且,她以第一发明人的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也已获得授权,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在毕业前她以学院第一名的综合成绩获得推免资格,被浙江大学直博录取。

回首走过的四年大学路,周一凡对学院的本科生导师制给予了很高评价,她满怀感情地说:“我的每一步规划和成绩都是在导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完成的。”

一份简报:报上报下的师生情

“2014年的某天的某节课,小编发现这样一条微博:‘这是我迄今为止见过最帅的物理实验老师,实验小王子思密达’‘楼老师,你的物理实验课这么受学生们欢迎,你自己知道吗?’没错,这位老师就是我们理学院的楼慈波老师,而这位学生是我们13科教班的某位可爱女生。”……

这段活泼的文字摘录于一份简报。这份简报正是宁大理学院推出的专门针对本科生导师制的简报。为扩大导师制宣传力度,挖掘好的导师榜样,理学院开始制作导师制工作简报。每月一期,发给全院导师,以此为契机进行导师制工作的交流和推进。

简报的推出成了学院本科生导师制的一个交流园地,在简报上有导师和学生隔空谈话、有评选优秀导师、有最新的导师和学生活动信息……“我们通过简报把好的做法、经验展示出来,是希望能给所有导师们一个触动。”宁波大学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吴立爽说。

除了报上的互动,在报下,理学院把“学生成长导师制”与主题活动结合起来,通过丰富多彩的师生活动,搭建各类师生互动平台,尽可能为师生创造面对面零距离对话的机会。例如,开展“奔跑吧”师生趣味运动会、“春天里”师生素质拓展活动,通过参与性极强的比赛,使师生的关系向“朋友”转变;推出“导师开讲啦”课堂,每月定期邀请优秀导师为学生们带来专业学习、考研就业、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指导,增强学生学习理科的趣味性。

理学院12数基班的倪炜军说:“刚开始我并不怎么主动,都是老师先发我短信,我回一下,直到上学期参加了师生趣味运动会,我发现老师甚至比学生的积极性还要高。就是从那次活动开始,我觉得跟老师的关系突然近了,渐渐地就开始主动联系老师了。”

导师徐炳振教授的手机中永远能秀出一段图文并茂的小视频,都是他自己制作的和学生在一起的照片集锦,他说:“这项制度给我们老师搭建了走近学生、帮助学生的平台。”

宁大理学院执行院长诸跃进说:“下一步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实施多元化的导师选聘机制,如通过建立‘朋辈导师’队伍,由优秀学生来指导带动周边同学;建立‘夕阳导师’队伍,请热心的退休老师来指导学生;建立‘校友导师’队伍,请校友企业家、教育工作者等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通过内聚外引,发挥不同导师群体的指导优势。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