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科教·卫生 正文

孩子在家是“话痨” 出门就成“闷葫芦”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8-19 06:52:29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宁波晚报记者 罗湘波

孩子在家是“话痨”,一到外面换个环境就躲躲闪闪,不愿说话。昨天,记者从宁波市心理咨询治疗中心了解到,现在有这样反差性表现的孩子越来越多,这类孩子有可能患上了选择性缄默症,这种症状多在3至5岁时起病,相对来说女孩比较多见。

换个陌生环境“小话痨”就不肯说话

昨天上午10点,晨晨妈带着孩子到鄞州首南街道一家幼儿园办理入学前的一些手续。妈妈在一边办手续,就让3周岁的小晨晨到旁边的游玩区玩。这时候,陆续有家长带着孩子进来。游玩区里,小晨晨看着周围突然多了不少小朋友,就独自走到一边选了个木马坐下。

等妈妈办完手续,一名家长跟晨晨妈说:“你女儿挺安静的,是不是平时都不说话的?”

“不会啊,在家里小家伙像‘话痨’一样,说个不停的,跟我们大人玩得也很好。”随后,晨晨妈仔细观察了小晨晨的表现,她发现,女儿一直在躲闪其他人,不管是小朋友还是大人找她一起玩,都不搭理人。

晨晨在家和在外面的巨大反差,让晨晨妈不免有些担心:“孩子平时都是外婆带,没有仔细观察过她跟别人的社交活动,我发现她在外面好像很恐惧,得了失语症似的。”

该幼儿园的叶老师说,这种反差性表现在孩子读小班时比较多见,特别是刚入园那会儿,很多孩子到了陌生环境都会有些不适应,从而变得少说话或不说话。但有些孩子到了幼儿园中班、大班,甚至是读小学后仍有这样的情况。

3至5岁的女孩更容易患选择性缄默症

面对熟悉的人,表现活蹦乱跳;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人,就不说话。如果长期表现是这样,就要当心孩子是否得了选择性缄默症,宁波市心理咨询治疗中心临床心理科负责人张子霁提醒。

这种病症起病时间在3至5岁,孩子刚上幼儿园的家长需要特别留意。相对来说,性格内向的女孩发病率要高于男孩。

导致孩子患上选择性缄默症的原因,通常跟家庭和社会脱不开关系。张子霁说,从临床观察来看,家庭成员争吵多,家长过于严厉或过度保护,都容易让孩子对外在的陌生环境产生退缩、恐惧感。

另外,现在城市里的孩子多数时间呆在家里,社群范围非常小。家里若是老人带孩子,那么出门一般也只和固定对象交流,这也是导致孩子患上选择性缄默症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家长就要留心了:孩子在需要言语交流的场合“不能”说话,而在另外一些环境能正常说话;这样的情况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孩子没有其他外语等语言障碍,也没有自闭症、智力发育迟缓等疾病。

据悉,在市心理咨询治疗中心,每年都有数例选择性缄默症的孩子进行治疗,年龄最小的仅3岁,大的则有10多岁。然而,因为家长的忽视,潜在患者数量非常大。

家长忌用指责性的语言逼孩子开口

应对儿童选择性缄默症,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孩子的社交以及家长合理的引导。

如果孩子在外面表现特别沉默,家长不要用“快叫人”、“怎么回事,你这样不礼貌”、“这孩子不懂事”等带指责性的语言,逼迫孩子开口。家长对孩子的“沉默”表现过分关注,孩子精神会更加紧张。

比较好的方法是,家长在外面应引导性地鼓励孩子进行语言交流。如多用“可不可以”、“小朋友等着呢,你是不是该跟对方说再见”等语言。在孩子表现出交往动作后,家长要适时鼓励。

此外,在孩子3至5岁时,要改变孩子的社交圈,设法让他多跟其他小朋友玩在一起。孩子之间会有自己的交流交往方式,他们在游戏中能逐渐消除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

张子霁说,儿童选择性缄默症和自闭症差别很大,他们的语言器官发育、智力发育都很正常,家长只要正确引导,并让孩子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就能改善。“因为城市的生活环境,使潜在选择性缄默症儿童数量越来越多,家长要提前留意,如果任其发展有可能影响到身心健康,引发社交障碍等问题。”

编辑: 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