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两个石浦村,一个在象山,一个在台东。
其实,在台东的石浦村的名字是“富冈新村”。但是,村民们更愿意将它称为“小石浦村”。那是因为,在这里居住的他们都来自于大陆浙江象山县的石浦镇渔山岛,他们一直认为自己是石浦人,根在石浦。
象山石浦
石浦是象山县最大的沿海城镇,石浦渔港有着600余年历史,地处东海之滨、象山半岛南端,素有“浙洋中路重镇”之称。
石浦早在秦汉时即有先民再此渔猎生息的记载。在唐宋时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渔商埠、海防要塞。
渔山岛是石浦镇所辖的一个最远的海岛渔村,也是中国领海线基点所在。
象山石浦的渔山岛的标志——有”远东第一大灯塔“之誉的北渔山灯塔。
石浦渔港古城
象山石浦是长三角地区距离台湾最近的港口,距基隆港(台湾岛北端)约200海里,历来是对台工作的一扇窗口。石浦港设立了台湾渔轮专用码头,为台湾渔民提供抢修、补给、医疗等多方面服务,得到台湾渔民的好评,称赞石浦为”台胞之家“。
象山石浦
象山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感人故事不少。
1990年3月19日上午,正在石浦港内修理主机故障的台轮“金富胜11号”船长林木火,突然接到台湾渔会通用求救信号称,基隆港世晖渔业底下的台湾“嘉洋号”船员王文和,在海上作业小腿被绞网机卷断,血流如注,生命垂危,大陆官方立刻指示台湾医院、边防以及台胞站,立刻成立抢救小组,随海军5318高速炮艇赶往出事海域顺利救回,王文和被及时送往医院,脱离生命危险。
台东“石浦”:一个从大陆复制到台湾的村庄
台东县与象山县的自然环境、产业特点十分相似。而“小石浦岛”的存在更是将海峡两岸的两个滨海县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小石浦村”就是台东县的富岗新村,依山濒海,村前的富冈渔港是台东县的两大渔港之一,港外就是浩瀚的太平洋。村内有一座“海神庙”,供奉着一位特别的神灵“如意娘娘”,只有在海峡两岸的两个地方才有供奉,除了台东的富岗新村,就是象山县的石浦。
小石浦村村民在海神庙祭拜如意娘娘。
半个世纪以来,石浦渔山岛人在台湾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如今已发展到第五代了。然而他们的传统信仰和习俗始终没有改变:每年农历六月十八(池府王爷生日)、七月初六(如意娘娘生日)、正月十五元宵节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祈求风调雨顺,合境平安。逢年过节,家家户户包麦饼筒、做鱼滋面、鱼丸、八宝饭、春卷。除夕之夜,出门再远也要回家吃团圆饭......这些习俗和大陆的石浦一模一样。
小石浦村人在制作石浦传统菜肴“鱼滋面”。
海峡隔断了两岸的交通,却隔不断两岸人的思念。
蒋根娥和姐姐蒋宝凤都出生于石浦家湾村。蒋宝凤16岁那年嫁给了渔民银宝,在1955年被带到了台湾。父母听闻消息后抱头痛哭,母亲更是天天以泪洗面,盼望蒋宝凤能回来。没想到,一去天涯两相隔,竟成生离死别。
2008年,蒋根娥终于盼来了阔别半个多世纪的姐姐蒋宝凤,这一年蒋根娥75岁,蒋宝凤81岁。
蒋根娥一直珍藏着姐姐蒋宝凤早年在台湾的全家福。
2011年蒋宝凤又一次踏上回乡之路。姐妹二人参加了在石浦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开渔节,面对主持人的采访,这对被台湾海峡阻隔了半个世界的”姐妹花“紧紧抱在一起、泣不成声......
蒋宝凤(左)和蒋根娥这对“姐妹花”相拥而泣。
两岸中国梦
台东小石铺村:柯受球的中国梦
柯受球,我是台湾台东县小石浦村海神庙的主任委员。1948年出生在浙江象山县石浦镇渔山岛,1955年,国民党军队从渔山岛撤退是,把全岛的村民带到了台湾。我是家里的长子,当时一起到台湾石浦的有奶奶、爸爸、妈妈还有二弟柯守城、三地柯受良(1997年飞跃黄河的“飞人”)共六口人。我们无时无刻不再想念家乡石浦,整整想了几十年,这才能够回到家乡看看。
我的梦想是,祈愿两岸姐妹越走越近,越走越亲,带给家乡人民风调雨顺,社会平安,带给世界永久和平和友好。
小石浦村柯家的合影,后排左三为柯受球。前排左三是他的母亲李小花,手里拿着他们全家在大陆探亲时在石浦东门岛拍摄的合影。
象山石铺村:赵阿清的中国梦
我叫赵阿清,是浙江象山县石浦镇的渔民。1950年出生在石浦檀头山岛,3岁的时候,阿爹在海上捕鱼被国民党军舰抓到渔山岛去了,后来又去了台湾,从此就没有了音讯。
1966年,终于收到了阿爹的来信,信里的阿爹已经在台湾换了名字,娶妻生子。1988年,阿爹第一次回家探亲,我们都认不出对方,知道几位在场的老渔民认出来我阿爹,我们才相认痛哭。
我的梦想,就是希望祖国能早点统一,我们本就是一家人,阿爹现在年纪大了,我希望他的有生之年看到两岸统一,我也能为阿爹对尽点孝心。
图文节选自《两岸石浦人》一书由浙江省档案馆提供象山档案馆授权发表
图片新闻 | ||||||||||||
|
||||||||||||
|